唐冰萱见凌如华母子对这桃林十分向往,不解的看向凌如华。
虽然一般人家很少有足够的空间种桃树,但桃树成活不难,山中桃树一般都有,只是多少不定。
凌如华望着窗外的小院,回忆着曾经的生活,“我外祖父喜欢桃花,我小时候跟着两位老人住在湖州时,家中就种了一小片桃树;
不过,我们家里院子不大,也就种了十几棵,还是结果子的那种;
每年桃花开得娇艳时,我外祖父都会坐在家中院子里,独自品茗赏花;
等到桃子成熟时,外祖父也会带着我提着小篮子采摘......”
那是凌如华觉得这辈子最快乐无忧的日子,即便外祖父母年纪大了不能陪她玩耍,但总会陪在她身边看着她和小丫鬟玩。
沈剑星出生时,沈氏夫妇已经离世,从来没有见过二老,但却经常听母亲凌如华提起,即便当时他没有任何回应。
沈剑星听着母亲回忆童年,记不住全部细节,但却记住了母亲说曾外祖父喜欢桃花这件事。
他们母子近几年都是深居简出,还真没有看过大片的桃花林,对唐冰萱描绘的景色十分向往。
“那如华姐姐今日肯定不虚此行,这片桃花林我估摸着占据后山大半山头,面积十分壮观。”
午膳时,吃到寺里准备的斋饭,沈剑星明显喜欢,比平时的饭量多用了半碗饭;
若不是凌如华怕他年纪小容易积食阻止他,很有可能他会把剩下的半碗饭都吃完。
凌如华还是第一次见到儿子如此喜欢吃的饭菜,即便之前知冬带着沈剑星做出的东西十分美味,他也就是吃个七分饱。
见到儿子这样的生动行为,凌如华决定在庄子里多住几日,每天都带沈剑星来寺里吃一顿斋菜。
午膳后,几人歇息了片刻,在凌如华母子故作淡定实则焦急的模样中,唐冰萱笑着率先出门去后山。
此时的后山,果然桃花盛开,包裹在一片粉色娇艳的世界中。
上山时,唐冰萱早就准备好了要用的东西,几人在桃林中找到一处平地铺上草席褥子,席地而坐。
“我这次上山没有带琴,但让人带了纸笔,如华姐姐可要画一幅桃林图?”
唐冰萱深知凌如华继承其祖父画技,见到此情此景定会忍不住要描绘下来,所以早就有所准备。
“知我者,萱妹也。”
唐冰萱让护卫去寺里借了一张桌子供凌如华使用,她则和沈剑星坐在褥子上边吃边看。
沈剑星开始乖巧的和唐冰萱依偎在一起,后来可能是见到母亲凌如华太过专心作画有些好奇,起身前去观看。
因为沈剑星的特殊,凌如华并没有为他专门请先生教导,都是她自己闲着的时候耐心的教他读书识字;
绘画一途,凌如华教了沈剑星一些入门基础,让他自己琢磨练习。
沈剑星漫步到凌如华身侧时,凌如华的画已经有了大致雏形:
在漫山遍野的桃花林中,两位年轻少妇带着一个稚童游玩;
孩童正在探身拿着食盒里的糕点往嘴里塞;
一位少妇懒散的托着下巴看向桃林深处;
另外的一名少妇站在两人不远处看着他们侧脸微笑。
因为条件有限,凌如华画的十分简朴,但三人的情态却仿佛跃然纸上。
沈剑星不是第一次见母亲作画,却是第一次见到如此生动的画作,更何况他还是画中人之一。
因着没有调色盘上色,这幅画还不算完整,但就是如此粗糙未做修饰的画最是打动人。
凌如华画完后才注意到儿子沈剑星就在她的身旁,侧转身子蹲下来与儿子平视。
“星儿,觉得母亲画的如何?”
凌如华并没有期待儿子沈剑星能够开口回答,只是她已经习惯如此和儿子交流;
她也是和知冬学的,不论她在做什么,都尽量让沈剑星参与进来,让他感受到她的在意。
“好...看。”
凌如华和唐冰萱听着不连续又粗哑的声音,都目不转睛的看向沈剑星。
凌如华很少情绪激动,此时却是与平时大相径庭,焦急而欢喜的紧紧抱住沈剑星。
“星儿,你终于开口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