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琪宗一边嗫嚅地说着,一边看着汪世平的脸色。
王海荣看汪世平没有表态,他转念一想,开口问道:“廖总,你有什么提议吗?”
“我有一个人选。”廖必成大方地说道。
“哪位?”王海荣追问。
“项目开发部经理杨增。”廖必成朗声说道,“这个资料本身就是他全面整理出来的,我只是做了梳理总结,我认为他最合适。”
这时所有人都看向汪世平,只见他长出了一口气,看了看在座的众人,说道:“想必廖总对杨经理是非常认可,那么就定下来,由杨增担任本次收购项目工作组组长。”
“那么我提议汪琪宗主任担任副组长,该历练也需要历练呀,是不是。”王海荣的提议非常好,副组长,既不用承担主要责任,又可以光鲜履历。
汪琪宗向王海荣投来感谢的一暼。
“我刚才提议汪主任做组长,现在看来副组长也是可以起到历练成长的作用的。”杜聪华给刚才打起了圆场。
“我也认为合适。”向建茹表示道。
“琪宗资历尚浅,经验有限,实在难堪大任。”别看汪琪宗喝了一肚子洋墨水,但是说话有时候喜欢带文词。这都是汪世平为人爱好中国传统文化,所以汪琪宗平时也就特别重视对中国传统知识的学习储备。
“汪主任不要谦虚了,当仁不让。”王海荣笑着鼓励道。
“好了好了,既然大家都这么鼓励你,也是时候多历练历练了。”汪世平终于发话了。
“既然如此,那我就勉为其难吧,我保证一定虚心学习,努力工作!”汪琪宗这时也绽开了笑容,他意气昂扬地表态道。
y市希元集团迎来了又一个工作日。
董事长武希元早早的就来到了公司,这是他长期形成的工作习惯。
这位在商海中浮沉二十载的强人,曾经缔造了许多光辉业绩。
他出生在西南大山的一个小村庄里,那里地处偏僻,土地贫瘠,武希元祖祖辈辈就靠种地编竹篓为生。
在他15岁的时候,他第一次跟随亲戚的脚步走出大山,来到y市,从此他就发誓不再回去。
刚进城那会,他做过小工苦力,扛过沙包水泥,吃了许许多多的苦。即使这样,他也觉得自己的生活比曾经好了太多太多,用他的话说,那就是开始有了盼头了。
后来他又在偶然的机会下学会了开车,一个货运公司的老板看中他的踏实肯干,雇他跟车。
慢慢的,他自己考取了大车驾照,开始正式当上了货车司机,负责往来东北的长途货运。
从此,武希元开启了新的人生。
武希元头脑灵活,在货运的过程中看到了商机,利用自己运货的便利条件,开始做起了倒爷。一次又一次将各地的新奇商品引入刚刚开始发展的y市,积累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后来在r国的一次变革中,他瞅准机会,大发横财,陡然而富。此后创立了希元贸易公司,开始正式走上崛起的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