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就算她不说,初茗也看得出来的。
哪有戴着内造的金耳铛,一柄漏勺治服山匪,却在郊外摆面摊的老奶奶。
“还是我自己回去的好,不麻烦老奶奶了。”
既然婉言不能谢绝,那就直接说吧。
“你这孩子,客气什么。”老妇人笑得和蔼,“你是读书人家的女孩儿吧。”
这书香门第里出来的女儿家,是比她们这些将门里的孩子要斯文些,说话做事都是文绉绉的,看着就让人喜欢。
“并不是什么客气,只是自己并没有做什么事,不好劳烦长者。”
初茗面上笑着,可心里实在糊涂的厉害,眼前的事情到底是想不通。
“你帮我家大忙嘞,怎么说是没做什么事呢。”老妇人赞叹道。
“不值当什么。”初茗笑着推辞。
老妇人只当初茗是不好意思了,想了想,决定换一个办法。
“姑娘姓什么,家住在哪里,以后也好登门感谢。”
初茗哭笑不得,看来今日肯定要说出个子丑寅卯的,不然真的没法离开了。
“老奶奶,我姓燕,就在着城中居住,只一点小事,不必谢的。”初茗说的比较模糊,但也算是应答了。
眼前这位老奶奶很和善,并不像有什么不好的心思,大约就是个古道热肠之人吧。
但即便如此,也不好因为只是说了句话,真的让人家谢自己什么,那也太说不过去了。
老妇人得知这个伶俐的小丫头姓燕,想了一想,开封府内的那些人家里,并没有什么燕姓人家。
这孩子看上去也不像有意欺瞒,许是她父亲官阶不高,再或是家中平常,不得而知也在常理之中的。
她大概因为女儿家面情薄,不好说得太过详细。不过不要紧,只知道姓氏也是可以打听到的。
老妇人看了看一脸单纯的初茗,笑着说道:“我夫家姓魏,在汴京南边住着,你若是得空可来我家中玩。”
姓魏,又有一身好功夫,别说整个汴京,就是走遍大江南北,恐怕也再难寻出这样一家人了。
初茗细细想了想,已经可以断定,这家人便是那个顶顶有名的魏家了。
没想到机缘巧合,竟然见到了他们全家老少,还真是意想不到。
老妇人见初茗面上并没有什么惊讶之情,依旧是一副纯然的模样,心里更是对她高看了几分。
她就说嘛,这个小丫头是很好的。
“多谢老奶奶的好意,若是有缘也是能见到的。”
初茗并不想因为去攀附人家什么,但也不能驳了人家的好意,于是只是礼节性的回复了一句。
老妇人和蔼的笑笑,心道这个小丫头倒是机灵的很。
初茗向老妇人行了一礼,又向老者和年轻妇人行了礼,带着金盏离开了。
走远了,尚觉得身后有目光相随,可也不好回头去看,只是继续走路。
“这个小丫头挺懂事的。”
“可不是,杭儿可要快些回来。”老妇人看着初茗远去的背影说道:“这么好的姑娘,可不是天天都能有,回来晚了,就被其他人抢走了。”
“如今定王一手遮天,边关的事未必不会插一脚,就是单说眼下的事,恐怕与他也有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