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抬头看去,好家伙,浩浩汤汤的一群人,纷纷涌入小跨院。
为首的夫人穿着一件家常的袄裙,梳起的发髻上挽着一枚玉钗,虽然装扮简单,却并未掩盖她的姿容。
她满面焦急,手中的帕子一直搅在手指间。妇人不是别人,正是初茗的母亲——燕夫人。
“初茗,初茗……”
燕夫人向来是十分在意礼数的,可现在她又是喜又是急,未走上石阶,便唤起女儿的名字。
与燕夫人同来的人中,伺候她的仆妇丫鬟自不用说,那个颧骨高高凸起,眼神精亮,头发梳的一丝不苟的刘嬷嬷,正站在燕夫人身旁。
“娘亲。”初茗闻声,忙从椅上站了起来,朝已经迈过门槛的燕夫人走去。
燕夫人一把握住初茗的手,不让她行礼。叫了声“我的孩子”后,将初茗一把抱住,当着所有人的面,低声哭了起来。
燕夫人这一哭,不管是站在兀屋子里的丫鬟仆妇,还是站在屋子外伺候的一群人,纷纷都拿出手帕抹起了眼泪。
至于究竟有没有眼泪并不是重点,反正有手帕遮着,谁也看不见。
这夫人都哭了,她们伺候的人若是再和橡皮筋似的,绷紧一张脸,传出去该笑话她们是石头心肠了。
一时间,屋子廊下,抽抽噎噎哭声四起。
初茗怔住,幸亏她住的小跨院并不临街。而且还隔着一道院墙,不然过路的人指不定怎么想呢。
不过看到燕夫人哭了,初茗心里不好受起来。
母娘亲对自己很好,那是无疑的。可在平日间,家中大大小小的人和事,人前人后的交涉往来。
娘亲无不是说一不二,能干精明,别说掉眼泪了,就是皱皱眉头都是不会的。
可如今,她却因为自己,当着家中所有人哭了。
初茗心里很不是滋味,抿着嘴道:“是女儿不好,娘亲千万别伤心。”
燕夫人见到了女儿,悬了一夜的心总算落到了肚子里。如今又听到初茗主动认了错,满心里的担心和生气已是去了大半。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燕夫人拿起手帕,拭去面颊上的泪水,笑着拉起女儿的手,坐了下来。
燕夫人仔细看了看初茗,见女儿除了衣服上沾了些尘屑外,精气神和平日间一般的好,便料到女儿这一夜并未受什么苦。
“昨天突然下了好大的雨,一时不得马上回来,让母亲担心了。”初茗低垂着眉眼,模样乖巧。
昨日是七夕,初茗出门并不违背什么规矩,可这整宿未回,就是大事了。
先不说名声不名声的,孩子的安慰是为娘最为关心的事情。
若说有许多人在身边也还说得过去,可初茗只带着一个金盏,燕夫人担心也是最正常不过的事了。
但就像初茗说的,昨日是突降大雨,那是老天爷的事儿,任是再大的规矩也大不过的。
“昨日在哪里避雨的,有没有淋到?”燕夫人关切的问道。
除了这问出口的话儿,自然还有燕夫人未问出口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