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羊角哀舍命全交_今古奇观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二章 羊角哀舍命全交(2 / 2)

两死诚何益?

一生尚有恃。

贤哉左伯桃!陨命成人美。

角哀捱着寒冷,半饥半饱,来至楚国,于旅邸中歇定。

次日入城,问人曰:“楚君招贤,何由而进?”

人曰:“宫门外设一宾馆,令上大夫裴仲接纳天下之士。”

角哀径投宾馆前来,正值上大夫下车。

角哀乃向前而揖,裴仲见角哀在虽褴缕,器宇不凡,慌忙答礼,问曰:“贤士何来?”

角哀曰:“小生姓羊,双名角哀,雍州人也。

闻上国招贤,特来归投。”

裴仲邀入宾馆,具酒食以进,宿于馆中。

次日,裴仲到馆中探望,将胸中疑义盘问角哀,试他学问如何。

角哀百问百答,谈论如流。

裴仲大喜。

入奏元王,王即时召见,问富国强兵之道。

角哀首陈十策,皆切当世之急务。

元王大喜。

设御宴以待之,拜为中大夫,赐黄金百两,彩段百匹。

角哀再拜流涕,元王大惊而问曰:“卿痛哭者何也?”

角哀将左伯桃脱衣并粮之事,-一奏知。

元王闻其言,为之感伤。

诸大臣皆为痛惜。

元王曰:“卿欲如何?”

角哀曰:“臣乞告假,到彼处安葬伯桃已毕,却回来事大王。”

元王遂赠已死伯桃为中大夫,厚赐葬资,仍差人跟随角哀车骑同去。

角哀辞了元王,径奔梁山地面,寻旧日枯桑之处。

果见伯桃死尸尚在,颜貌如生前一般。

角哀乃再拜而哭,呼左右唤集乡中父老,卜地干浦塘之原:前临大溪,后靠高崖,左右诸峰环抱,风水甚好。

遂以香汤沐浴伯桃之尸,穿戴大夫衣冠;置内棺外椁,安葬起坟;四围筑墙栽树;离坟三十步建亭堂;塑伯桃仪容;立华表,柱上建牌额;墙侧盖瓦屋,令人看守。

造毕,设祭于享堂,哭泣甚切。

乡老从人无不下泪。

祭罢,各自散去。

角哀是夜明灯燃烛而坐,感叹不已。

忽然一阵阴风飒飒,烛灭复明。

角哀视之,见一人于灯影中,或进或退,隐隐有哭声。

角衰叱曰:“何人也?

辄敢夤夜而入!”

其人不言。

角哀起而视之,乃伯桃也。

角哀大惊!问曰:“兄阴灵不远,今来见弟,必有事故。”

伯桃曰:“感贤弟记忆,初登仕路,奏请葬吾,更赠重爵,并棺椁衣衾之美,凡事十全。

但坟地与荆轲墓相连近,此人在世时,为刺秦王不中被戮,高渐离以其尸葬于此处。

神极威猛,每夜仗剑来骂吾曰:”汝是冻死饿杀之人,安敢建坟居吾上肩,夺吾风水?

若不迁移他处,吾发墓取尸,掷之野外!‘有此危难,特告贤弟。

望改葬于他处,以免此祸。

“角哀再欲问之,风起忽然不见。

角哀在享堂中,一梦惊觉,尽记其事。

天明,再唤乡老,问:“此处有坟相近否?”

乡老曰:“松阴中有荆轲墓,墓前有庙。”

角哀曰:“此人昔刺秦王,不中被杀,缘何有坟于此?”

乡老曰:“高渐离乃此间人,知荆轲被害,弃尸野外,乃盗其尸,葬于此地。

每每显灵。

土人建庙于此,四时享祭,以求福利。”

角哀闻其言,遂信梦中之事。

引从者径奔荆轲庙,指其神而骂曰:“汝乃燕邦一匹夫,受燕太子奉养,名姬重宝,尽汝受用。

不思良策以副重托,入秦行事,丧身误国,却来此处惊惑乡民,而求祭祀!吾兄左伯桃,当代名儒,仁义廉洁之上,汝安敢逼之?

再如此,吾当毁其庙,而发其家,永绝汝之根本!”

骂讫,却来伯桃墓前祝曰:“如荆轲今夜再来,兄当报我。”

归至享堂,是夜秉烛以待。

果见伯桃硬咽而来,告曰:“感贤弟如此,奈荆轲从人极多,皆土人所献。

贤弟可束草为人,以彩为衣,手执器械,焚于墓前。

吾得其助,使荆轲不能侵害。”

言罢不见。

角哀连夜使人束草为人,以彩为衣,各执刀枪器械,建数十于墓侧,以火焚之。

祝曰:“如其无事,亦望回报。”

归至享堂,是夜闻风雨之声,如人战敌。

角哀出户观之,见伯桃奔走而来,言曰:“弟所焚之人,不得其用。

荆轲又有高渐离相助,不久吾尸必出墓矣。

望贤弟早与迁移他处殡葬,免受此祸。”

角哀曰:“此人安敢如此欺凌吾兄!弟当力助以战之。”

伯桃曰:“弟,阳人也,我皆阴鬼;阳人虽有勇烈,尘世相隔,焉能战阴鬼也?

虽苕草之人,但能助喊,不能退此强魂。”

角哀曰:“兄且去,弟来日自有区处。”

次日,角哀再到荆轲庙中大骂,打毁神像。

方欲取火焚庙,只见乡老数人,再四哀求曰:“此乃一村香火,若触犯之,恐贻祸于百姓。”

须臾之间,土人聚集,都来求告。

角哀拗他不过,只得罢了。

回到享堂,修一道表章,上谢楚王,言:“昔日伯桃并粮与臣,因此得活,以遇圣主。

重蒙厚爵,平生足矣,容臣后世尽心图报。”

词意甚切。

表付从人,然后到伯桃墓侧,大哭一场。

与从者曰:“吾兄被荆轲强魂所逼,去往无门,吾所不忍。

欲焚庙掘坟,又恐拂土人之意。

宁死为泉下之鬼,力助吾兄,战此强魂。

汝等可将吾尸葬于此墓之右,生死共处,以报吾兄并粮之义。

回奏楚君,万乞听纳臣言,永保山河社稷。”

言讫,掣取佩剑,自刎而死。

从者急救不及,速具衣棺殡殓,埋于伯桃墓侧。

是夜二更,风雨大作,雷电交加,喊杀之声,闻数十里。

清晓视之,荆轲墓上,震烈如发,白骨散于墓前。

墓边松柏,和根拔起。

庙中忽然起火,烧做白地。

乡老大惊,都往羊、左二墓前,焚香展拜。

从者回楚国,将此事上奏元王。

元王感其义重,差官往墓前建庙,加封上大夫,敕赐庙额曰:“忠义之祠”,就立碑以记其事。

至今香火不断。

荆轲之灵自此绝矣。

土人四时祭祀,所祷甚灵。

有古诗云:

古来仁义包天地,只在人心方寸间。

二士庙前秋日净,英魂常伴月光寒。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