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仿佛刘伯温,一直都是东汉末年的一个读书人一般。
接下来陈玄机利用系统,测算出了刘伯温现在身处冀州,在甄家担任教师一职。
知道这么多,就已经够了!
于是陈玄机站起身,对曹公公说道:
“我要去一趟冀州!”
曹公公闻言一愣,然后小心翼翼的说道:
“主公,可是为了刘伯温之事?
主公不需亲自前往,
只需要将令牌交给老奴,
老奴去走一趟就行了。”
陈玄机摇摇头道:
“刘伯温非比常人!
我须亲自去走一趟!”
曹公公闻言也就不再说什么了,对陈玄机施礼道:
“那老奴现在去准备一下!”
陈玄机点点头,却又像是突然想起什么似的说道:
“诸葛亮呢?”
曹公公说道:
“诸葛亮正在草庐里读书呢!
读的是主公给他的那些书!
读的可认真了!”
陈玄机点点头道:
“你先下去忙吧!
我去看看诸葛亮!”
曹公公答应一声便下去了。
陈玄机则朝诸葛亮的草庐而去。
诸葛亮自从那日告别家人,便一路朝太行山而来。
一路上跋山涉水吃了许多苦,终于见到了陈玄机。
陈玄机也没有让诸葛亮失望,
一番交谈下来,诸葛亮更加确认,
只有陈玄机这样的人,才佩当他的老师!
诸葛亮当即就对陈玄机行了拜师礼,并且在太行山住了下来。
陈玄机对这个徒弟也很照顾,将旁边的一座小山包给了诸葛亮。
诸葛亮在这里搭建了一座草庐,并且在草庐旁开垦出二亩田,一边读书一边耕种。
这也算是劳逸结合吧!
陈玄机到来时,诸葛亮正在读书。
见到陈玄机到来,诸葛亮连忙起身,恭恭敬敬地对陈玄机施礼道:
“老师,你怎么来这里了,
有事的话,叫人传唤我过去就行了。”
陈玄机点点头,从诸葛亮手中接过书一看,只见诸葛亮正在看《杂经》。
《杂经》是陈玄机编撰的一本书。
陈玄机将后世的许多知识,杂七杂八都编撰在这一本书里,故此起名为《杂经》。
这里面的知识,在现代人看来都很普通,
但是在三国时代,这里面的每一样知识,都是石破惊天的!
诸葛亮自从读了这本书之后,便视陈玄机为天人,
对陈玄机的敬仰,简直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陈玄机放下书本说道:
“孔明,为师马上要出一趟门,
暂时将太行山这边的事,交给你打理!
也算是对你的一次考验!
如果有你处理不了的事,
就飞鸽传书通知为师!”
诸葛亮闻言吃惊的说道:
“老师,你要出门!
如果有什么事的话,让弟子代劳就行了!”
陈玄机笑道:
“孔明,这事你代劳不了!
你等我回来!
我会带回一个叫刘伯温的人!
你和刘伯温都是智谋之士,
你们可以当面比拼一下,互相讨教!”
陈玄机说完就扭身朝外走去。
诸葛亮对着陈玄机的背影躬身施礼道:
“孔明谨遵师命!”
【作者题外话】:求银票,求收藏,求评论,求金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