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笑道:“这可真是个好消息啊,如此一来,我们的实力就更强大了,南部地区,彻底的平定。这将意味着,以后我们的敌人,就只剩曹操、袁谭、孙权了。”/p
“是啊...。”/p
想到晋国的前途,两人都不由笑了起来。/p
“孙权远在江东,短时间内,是不会主动参加中原大战的。我们的敌人,实际上只有曹操、袁谭。这两大诸侯,看似强大,有五个大州,但实际上武器低劣,跟我们的没法比。我敢断言,如果陛下肯下决心,发起中原会战的话,我们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p
“是啊,这得看陛下的意思了,我们只能从旁建议。”/p
说了一会儿话,李儒起身离开。/p
***********/p
这一日,洪南终于回到长安城。/p
“恭迎陛下。”/p
“免礼免礼,都起来吧。”长安城城门口,洪南骑在马上,朝众人道。/p
贾诩、李儒、孙简、朱儒等,都围拢了过来。/p
“文和,近几个月来,长安有什么事吗?你们军机处,总管天下,可不能懈怠啊。”/p
“陛下放心,军机处从不敢懈怠。”/p
队伍从街上过,百姓夹道欢迎。/p
一边走,贾诩道:“几个月来,我们的炼钢基地,发展迅速,增添了好几个工厂,他们保证,在明年春季结束前,完成好陛下交代给他们的任务,造好二十万套最坚硬的钢铁武器!”/p
“好。”/p
洪南道:“这也就是说,等到了明年,我们就能武装起二十万精锐了?”/p
“是的。”/p
“那我们得提早做准备啊。”/p
......../p
一路回到皇宫,御膳房早就备好了膳食。/p
洪南让几个大臣留下,同洪南、典韦等将,一起用膳。/p
“文和,孙大人。我们现在的兵力,已经达到一百二十多万,加上各地郡县兵,实际总兵数量,近两百万。如此多的兵力,我感觉可惜啊。”/p
“可惜?”众人不懂。/p
洪南解释道:“可惜了粮食啊,两百万军队,一年下来,要消耗多少?我一直在盘算着,什么时候能削减兵力,走精兵路线。”/p
贾诩轻笑:“陛下又想精兵简政啊。但臣以为,如今完全没有那个必要。”/p
“怎么?”/p
“与其削减兵力,不如让这些士兵,去跟曹操、袁谭打一仗,我相信,一定能取得不小的成果。”/p
洪南笑着,摇了摇头。/p
“陛下何意?”/p
洪南道:“打仗,靠的不是兵多,兵再多也抵不住精兵强将,抵不住先进的武器。就比如益州之战,我们说是十几万人,其实真正参与战斗的,只有区区一两万人。可为什么益州军就是敌不过呢,一再的兵败。这决定胜负的,其实就是武器。”/p
“再则,像以前曹操侵略我北方三大州,出动了上百万的军队,我们分布在各地的老百姓,纷纷参战,我们参战的人虽然多了,可牺牲也大啊,动不动就死伤数万人。这可都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