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孙策走后,孙绍就是吴夫人的心头肉,不管因为什么事情要把他送到许昌曹『操』的眼皮子底下,吴夫人都是千不肯万不肯的。
周珩也觉得事有蹊跷。
皇帝今完听命曹『操』,将孙绍送到了皇帝那里也就等把孙绍送到了曹『操』手上,曹『操』的狠辣大家有目共睹,若是孙绍受封后强行留在京中,可不又是桩麻烦事?
但不管怎么说,这次终归是皇帝亲自下的诏,若是这么明着拒绝,便也有了让曹『操』等人攻讦他们江东的理由。
再说万许昌那边的只是想宣孙绍入京册封,就像初授予孙权将军的名号,并没有什么其他目的,他们在这里推三推四,反而成了他们江东理亏,心中有鬼了。
三人反复推导之下,最终还是决定先把孙绍送到许昌的黎王府上暂住,也算是进可攻退可守,不等完将他交予敌手。
这事自然还是要周珩请妻子往京中去信,请刘赟帮忙代为照顾。
吴夫人拉着周珩的手叹气道:“只是难为了阿越,今还要托她再给黎王殿下去信。”
周珩道:“黎王从前和伯符也算交,阿越又向看阿绍这个孩子,若是阿绍住到黎王殿下府中,日后能和府上郎结为连理……想来也不失为段佳话。若是将来阿瑛得以嫁来江东,倒是也能缓解阿越对儿的片相思之苦了。”
几人商定以后,孙权便亲自过来寻了孙绍,将事情的始末原原本本告了他。
自从孙策走后,孙绍比之从前更是低调了许,几乎日日留在家中读习武,也让许不怀意的事者无从在他身上下手。
孙绍的安静让江东许人都忘记了这个原本孙策正统继承人的存在,而他自己也再想不到,远在许都的曹『操』和皇帝,竟然突然间注起了这个远在江东的他。
孙尚香这日正过来给孙绍送新做的衣裳,听了孙权这话也直皱眉:“他们都已经打过了袁绍、袁术、刘备,『逼』得刘表不得不奋起自保还不够,还想把手伸向我们江东。”
孙权叹气道:“究竟是他占了正统,皇帝也不得不听从他的安排,我们在这里说无益,只得想法子把他们对阿绍的算计降到最低。”
孙尚香也道,孙权的想法对此次事件而言,的确就是最的办法,但心中依旧觉得十分不舒服,听他又说起打算把孙绍送去黎王府上,孙尚香的脸『色』才稍稍了些。
“阿绍你启程之时,定将荀家阿姊交给你的信带着,去到京中后交给阿瑛。上次跟着阿兄去许都城中,我也曾有幸过阿瑛,不论相貌、人品还是才情都是等的,即便是整个许都城中,也找不出比她更的郎了,到时你有什么难处,尽管问她便是。”
孙绍应了下来。
就在孙绍启程以后,京中又来了新的旨意,要孙权派送自己的弟弟或者儿子到朝廷做官。
这便是明显的送质子入京的意思了。
曹『操』先让人请走了孙绍,再让人来孙权送来这条旨意,若是孙权同意了送人质进京的事情,便可以拿人将孙绍给换回来,若是孙权不允,那么孙绍便有可能扣在许都,久久不得回江东。
对送人去许都为质这件事,孙权招来了江东为官员进行商议,致得出“不能在此事上妥协,受制人”的结论。
孙尚香和吴夫人虽然也认同这个观点,在心里极是担忧着已经前赴京中的孙绍。
曹『操』这招先斩后奏也实在是高,今江东已经对他的算计有所晓,可孙绍远在许都对曹『操』的险恶用心无所,自己虽然派了人快马给孙绍报信,但孙绍已经提前走了将近十日之久,又何能够追上。
只怕还不等送信人去到许昌给孙绍报信,孙绍便已经曹『操』扣留在了许都城中。
==
许都,景园。
入春之后,章氏总说觉得自己疲懒,身上乏力得,刘赟想着刚过完新年,朝中无事,便带着章氏去了南梁泡温泉。而今家中没了大人,刘衡和刘城两个兄弟也放飞了自我,早就去了某位通侯家公子办得酒会。
孙绍带着荀越、孙尚香和孙权的信物抵达景园后,才发家中大人都不在,还是在郭府上课的思齐提前回到景园接待了他。
思齐也道,历史上的江东小霸王孙策生得仪表堂堂,英气十足,是江东数数二的美男子,作为他的幼子,想来孙绍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等到孙绍后,思齐才发,孙绍比自己相像中更是帅气夺目,叫人上便久久不能忘怀。
除此之外,孙绍的音也十分听,像是春日暖阳里干净的清风,不经意间就让人生出十足的感。
两人寒暄了足有刻钟的功夫后,孙绍便依着长辈们的嘱托,将荀越特意准备的信交给了思齐,思齐将母亲带来的信目十行地看完,立时就明白了孙绍的处境。
下情况不明,家中越少有人牵扯进了此事自然越。
即便是至亲之人也不例外。
今阿父和祖母都不在,两个兄长也要等到天黑时分才能回来。
思齐即让人准备了车马,将孙绍带出城外,安置在了她名下的处庄子内。
孙绍这两年看尽了人情冷暖,对事情的理解比起前几年更是上了大的个台阶,他自然也道思齐这般谨慎背后的含义。
没有质疑和询问,只有顺从和感激。
等切都安顿下来后,思齐便叫仆役为孙绍准备了酒席接风,自己则驱车回到了景园。
思齐刚回到景园,阿黄就过来通报,说是大王已经回府,太夫人没有回来,依然留在那边疗养。
思齐正要找人商议,便将孙绍之事五十地告了刘赟。
刘赟明白思齐的意思,也道这掩人耳目对府中和江东都有处,但还是觉得对孙绍的到来有些失礼。
“说起来,年讨伐董卓之时,伯符同我交,也曾我有恩,若是没有他的帮衬,我年可能会死在征战之中。今他已不在,即便没有你阿母的来信,我也会想尽法子护孙绍周。”
若是今日来京的人不是孙绍,而是孙权的其他弟弟或者子侄,他兴许未必会管,但这是伯符留下的唯子嗣,他不管怎艰难都要护住孙绍。
思齐轻轻叹了口气:“曹公已经注意到了江东异动,这次也是动了格,要想保得孙绍身而退,只怕并不简单。”
这其中的道理,刘赟自然也是道的,他想了想,道:“前儿陪你祖母去温泉时,恰恰遇上个客商,带了些甘柘过来,我吃着味道极,又同他购置了些种子来,正想着找块地试着也种种。不从明日起,你就同我起去外头庄子中,种菜钓鱼,静观其变可?”
思齐点头:“但凭阿父安排。”
第二日清早,思齐就叫人再备下了车马,和刘赟起又回到了庄子中。
昨天事发突然,时间也紧,思齐没有认去读荀越寄来的信。
今刘赟回城,有他顶着,今闲了下来,正是时机,思齐便将母亲的信再度取了出来,认认从头到尾又看了遍。
从母亲的信中,思齐读出了她对孙绍满满的感。
刘赟已经帮孙绍往宫中呈上了请的奏疏,刘协在宫中迟迟未发话,刘赟只得带着思齐继续在庄子里陪着孙绍。
经过几日的相处之后,思齐终道了母亲为什么会对孙绍这般喜欢。
孙策也是三国时期有名的美男子,孙绍肖父。生得也是剑眉星目,表人才。
在心中,母亲也曾介绍,孙绍是大家出身,自幼受到了良的教育,为人脾气温和,谦逊有礼,行事也周妥帖,像是个会心疼人的主儿。
将来嫁给他的人,定也会幸福吧。
果自己也有儿,或许喜欢的婿类型,也会是孙绍这。
孙绍来京的第七日,刘协派人传召,宣孙绍入宫觐。而就在昨日,刘赟从前任江东使者、时任侍御史的张纮口中得,曹『操』有了让江东孙权送兄弟、子侄入京为官的消息,而江东至今尚无反馈。
思齐记得,历史上的孙权是没有派人送质子进京的。
也就是说,曹『操』可能已经得到了江东那边拒绝送人的消息,利用了这次的信息不对称,准备借刘协的手,将孙绍扣留在宫中。
思齐机立断,对孙绍道:“刻钟后,我备车子在东门等你。请阿兄立时收拾那些必须要带回江东的物件,马上跟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