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第67章这一段上山的路蜿蜒崎岖……_[清穿]七皇子的团宠日常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67章 第67章这一段上山的路蜿蜒崎岖……(2 / 2)

胤佑抓着太子的衣服,紧紧地贴着他,不说话也不动。

“这……”

太子拍了拍弟弟的小手,想他说,让他在院子里等自己,屋内就传来了太皇太后的吩咐:“让他也一起进来吧。”

胤佑跟着太子进入禅房内,果然,阿玛额娘、乌库玛嬷都在。可除了他们三人,还多了个尚。

尚坐在蒲团上,双手合,闭目,嘴里不知在念些什么。

胤佑想,这位大概就是乌库玛嬷要见的神秘任务了。

从侧面看,这个尚胡子花,眼角额头有不少皱纹,显然已经不年轻了。

胤佑不清楚他是谁,也不知道乌库玛嬷为要来见他。

皇贵妃招了招手,胤佑便站到了额娘身旁。母子俩用眼神交流了一番,她警告儿子,不许『乱』说话。

这时候,康熙忽然开口,打破了屋子里面的宁静:“太子来了,你看看他吧。”

太子不是第一次跟着汗阿玛来五台山,也隐约知道山上住着这么个人物,却从未见过。这还是第一次,亲眼见到传说中的……帝。

听到太子来了,尚也没动,愣是念诵完经文,这才站了起来,也没转身,唱了声“阿弥陀佛”,这才说道:“你们不该来。”

太皇太后看着他,浑浊的眼眸中像是投入了一粒石子,溅起细微的波澜:“我今年七三,以后也没什么机会再来。”

这话好似刺痛了方,那尚坚硬的外壳忽然有了裂痕,紧接着碎裂、坍塌。

他抬起头看太皇太后,嘴唇翕动,最后却只轻叹一声:“我一直认为自己前世就是个僧人,每次到寺院,看到那里窗明净便不愿宫。若不是担心您挂念,我早就剃度出家了。”

太皇太后闭了闭眼,这话听起来就分不靠谱。若是早就想出家当尚,那当年董鄂妃不合礼法,不合祖宗规矩的宠爱封赏是怎么事?

但是眼前的人毕竟是她的儿子,唯一的儿子。无论他做出多少荒唐事情,始终是她的儿子。在她古稀之年有一群孙子、曾孙围绕膝前,她仍是记挂着这个儿子,想要最后来看看他。

康熙站在一旁,于这个父亲倒是显得很冷漠。他从小在宫外长大,宫的时候,阿玛已经把头发都剃了。无奈之下,彼时还是皇太后的博尔济吉特氏只能外宣称皇上身染天花,危在旦夕。

他自己起了个法号叫行痴,在五台山出家二多年,都混成了长老,也忘不掉那个他一生钟爱的人。

玄烨比他适合做皇帝,这让他心里的愧疚减轻不少。

他看太子,虽然年纪不大,但看得出来,是个教养很好的孩子。

随后,他将目光落到了皇贵妃身边的胤佑身上,这个小娃娃长得实在漂亮,让他恍然想起了他的四阿哥——那个没有名字但有荣亲王称号的孩子,若是他能长大,也应该是长成这样才。

老尚脸上竟然有了点煦的笑意,道:“这是……”

太皇太后胤佑招了招手,小家伙立刻跑过站在她的身旁。

“这是皇帝的七阿哥。”

胤佑也抬起头来,好奇的看着他,觉得他虽然老是老了点,但容貌气质却不差,看得出来,年轻的时候应该……

想到这里,胤佑忍不住扭头看了看自己阿玛,惊讶的瞪大了眼睛:“你你……你我阿玛长得好像!”

老尚伸出手,拂了拂小皇子的头顶:“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胤佑往太皇太后身边靠了靠,有点不适应生人的触碰。太皇太后却说道:“别怕,他是你玛法。”

“!!!”

在场众人都知道方的身份,他已经是个在二多年前驾崩的人,站在眼前的不过只是个镇海寺的僧人而已。

但胤佑不知道“玛法”是什么,他从来也没有用过这个称呼。

太皇太后他解释:“就是你阿玛的阿玛。”

这次小家伙是真的惊讶道说不出话来,原来阿玛也是有阿玛的,而且阿玛的阿玛还活着,关键是阿玛的阿玛不就是乌库玛嬷的儿子吗?

小家伙皱着眉头思索了很久,直到他们走出镇海寺都没能过神来。

康熙特意将两个儿子单独叫身旁,叮嘱他俩这件事情谁都不能说。太子一聪慧敏锐,极懂分寸,稍微想想就明此事的重要『性』。

康熙不放心的是胤佑,这小崽子是个意外。他担心儿子口没遮拦,一不小心就将事情抖落出来。

小家伙拍着胸脯想他保证:“阿玛不让说的事情,我谁也不会说。”

他刚做出保证就皱起了眉头,不无担心的看了一眼阿玛,看了看太子哥哥,张了张嘴,欲言止。

此时,禅房里没别人,就他们父子三个。

康熙看了他一眼:“想说什么就说!”

胤佑咬了咬下唇,道:“阿玛的阿玛以前也是皇上吗?”

“嗯。”

“哇~”小家伙忽然一把抱住了太子,“太子哥哥,你以后还是别当皇上了。”

“……”

太子莫名其妙,还有点惊慌,赶紧看汗阿玛的脸『色』,不出所料,方的脸已经冷得像冰一样。

胤佑也转过头来看阿玛,眼中满满的担忧心疼。康熙颇为诧异,他竟然被儿子心疼了,这究竟是什么情况。

他朝胤佑招了招手:“怎么事,你究竟想说什么?”

胤佑伸出手,『摸』了『摸』他的脸,『摸』了『摸』他的辫子:“太子哥哥当皇上的时候,你是不是就要当尚啦?”

想到这里,小家伙更难过了,忽然扑过楼阿玛的脖子:“不行不行,我不要阿玛当尚。”

太子:“!!!”

康熙:“……”

帝王缓缓地吐出一口气,看着扑在自己怀里的傻儿子,既忍不住想揍他,想圈住手臂抱紧他。

这小崽子脑子里成天都在想些什么?因为他玛法出家,阿玛当了皇帝,所以他哥如果当了皇帝,他阿玛就得出家。

康熙的手最后落到了他的后背上,轻轻拍了两下:“你把心放进肚子里,你阿玛是不会出家当尚的。”

小家伙长舒了一口气:“那就好。”他抬起头来看阿玛,“别担心,等你老了我会照顾你的。”

康熙抱着他从椅子上站起来,招呼太子:“走,銮。”

的心情似乎比来的时候轻松了许多,到达京城之后,他们在南苑住了两天。这里是木兰围场建好之前,康熙经常打猎的地方。现在好是春季,不宜捕猎,康熙便陪着太皇太后住了两天。

期间,他带着太子、大阿哥胤佑了趟孝陵,祭酒、行礼举哀。次日,至仁孝皇后、孝昭皇后陵。

这次胤佑特意留意了一下太子的反应。他脸上的表情淡淡的,比起个月前,好了许多。但总归是祭奠母亲,心里总归有一份哀思之情。

康熙儿子们的学习抓得紧,宫第二天便要求他们开始上书房读书。

这个月来胤佑的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康熙便他:“小七要不要上书房与兄长们一同进学?”

小家伙想了想,道:“上书房读书是不是就得搬出承乾宫?”

康熙沉『吟』片刻:“你还小,暂时不用。”

胤佑笑道:“那我也不,我只要容若教我读书。”

最小的胤禩也已经年满四周岁,他看到哥哥们全都已经开始读书,自己也有些待不住。

但他才刚卫佳氏相认不久,不想这么早就离开自己的额娘。平时他见不到汗阿玛,最后只能想了个办法,承乾宫找到了他七哥。

胤佑以为弟弟是过来找自己一起玩,开心的拉着他在院子里跑来跑。还嚷着要进拿最漂亮那个蝴蝶风筝,弟弟一起乾清宫的广场上放。

胤禩却拉住了他:“七哥,我有件事想跟你商量一下。”

两个人来到承乾宫偏殿的廊下坐着,胤禩便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你们都开始读书了,就我一个人呆在后宫,一点也不好玩。”

胤佑大惊:“怎么会不好玩呢?”

他是个从来不缺乏好奇心的孩子,就算是一个人趴在草丛里数蚂蚁都能玩很久,还能缠着皇贵妃他讲一下午的故事,睡觉之前接着听。实在不明,他们的寂寞。

胤禩说道:“九弟弟还那么小,他们不能陪我玩。”

胤佑看着他:“可你也是个小孩子呀。”

“我只是年纪小,其实我什么都懂。”

胤佑他:“那,你是想上书房读书吗?”

胤禩点点头:“我想读书,可是我不想搬出延禧宫。”

胤佑拍着手胸脯大包大揽的说道:“那我阿玛说。”

胤禩扑过亲了他一口:“谢谢七哥。”

胤佑使劲儿捏了捏他的脸蛋儿:“你是我的弟弟,我自然要疼你。”

当天晚上,康熙就来了承乾宫。胤佑将这件事情跟阿玛提了,康熙沉『吟』半晌,一个孩子在乾清宫学习就够吵的了,再来一个他得烦。

最后,他把胤禩安排了大阿哥,让老大老八开蒙。

大阿哥已经虚岁四,今年选秀好他指婚,然后开始选址建府,过两年就可以大婚了。

这么一想,康熙还有点高兴,当初因为前面四个儿子早夭,他还颇有些担心龙嗣题,现在可好,儿子都要成婚了,抱上皇孙指日可待。

四月中旬的时候,康熙接到了曹寅送来的奏折,要是他汇报这个月来江南的情况。好他新任命的江南制造赶赴任地,曹寅也准备收拾东,携一家老小返京。

送来的信中还不忘夹带私货,也纳兰写了句,要是交代他派人帮忙收拾一下曹家祖宅,曹家一家人抵达京城之后好住进。

曹寅要来了,胤佑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他阿玛一样开心。还康熙:“以后可不可以让子清也教我读书?”

康熙刮了一下他的小鼻子:“你怎么那么贪心,有容若还不够,还要子清。”

小家伙眨了眨大眼睛:“不可以吗?”

“不可以!”康熙逗他,“只能选一个。”

小家伙撅起嘴:“你们大人才做选择,我们小孩子两个都要!”

康熙别有深意的笑了笑:“那可不行,他来之后,差事朕都他安排好了。”

前些日子就说,等曹寅京,就他容若重新安排差事,这次他倒是说到做到了。

胤佑道:“那阿玛打算让子清容若做什么呀?”

此时纳兰就站在一旁,康熙看了他一眼,说道:“朕准备让子清慎刑司任员外郎。”

“慎刑司?”胤佑从未听过这个机构,“那是什么地方?”

康熙看了看纳兰:“你他解释。”

纳兰说道:“内务府七司之第五司,掌上三旗刑名。凡审拟罪案,皆依刑部律例,情节重大者移咨三法司会审定案。太监刑罚,以慎刑司处断为。”【注1】

胤佑听得似懂非懂,他的理解就是太监犯了错,受罚的地方。

而后他关心道:“那容若哪里?”

康熙抬起头来,看那张漂亮的脸蛋儿。纳兰今年也三了,容貌却他进宫时候没什么两样。

“容若嘛,翰林院任侍讲……”

听到“翰林院”三个字的时候,纳兰还有些高兴,这是他最理想的处。如果皇上能允许他上书房行走,那自然更好,他就可以名言顺的七阿哥做师傅,每天为他讲课。

而紧接着,康熙说道:“入值南书房。”

“……”

“入值南书房”这五个字就像了纳兰当头一棒,敲得他有点懵,抬起头来看了看康熙。方神态自若,没有显出什么不自在。

这个胤佑懂的,入值南书房就是在南书房行走,就像现在的高士奇一样。

可是这非容若所愿,这跟他之前有什么区别,他不过是从皇上的贴身保镖,变成了皇上的行政秘书。

看看现在的高士奇做的是什么工作,溜须拍马、恶意奉承,写的文章说的话,全都是极尽讨好之能事,目的只有一个——讨皇上欢心。

虽然南书房行走都是在翰林院选择才品兼优的文官充任,像他的老师徐乾学,还有朱彝尊、张英都干过这个活儿。

能够在南书房行走,从某种意义上讲,也相当于帝王的老师,那是莫大的荣耀与恩宠,旁的人求都求不来。而他,无论是御前侍卫,还是南书房行走,总是被康熙厚待的那个。

但这非容若所愿,他想象自己每天要像高士奇那样,说一些违背自己内心的话,写一些他根本不想写的文章,整个人都陷入了一种消极的情绪中。

临近五月,到了卢氏的忌日。

容若的精神状态一天不如一天,有时候胤佑讲解《诗经》,讲着讲着难免触景深情,忽然就愣在那里不发一言。

胤佑很担心他,想着第二天无论如他也不要读书了,他要缠着容若带他出玩,,他还要带上自己最喜欢的那个风筝。

可是第二天,他没有等来容若,而是等来了高士奇。方告诉他:“容若病了,在家休息,皇上命臣来为七阿哥讲学。”

胤佑:“……”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