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贵妃点点头,表示认同他的法:“但我希望,面对生命,你要始终多一分敬畏之心,哪怕是你的对手,也应该尊重他们。”
“嗯!我记住了。”
皇贵妃掐了掐他的脸蛋:“为什么想让阿玛道你的想法?”
“他肯定赞同我的想法,既然有分歧,那就要制造矛盾嘛。”
胤佑把她的手从自己脸拿开:“我都这么大了,你还掐我的脸。”
“这么大怎么了,那你还会对着额娘撒娇吗?你能撒娇我怎么就能掐你的脸。”
“……”
最后,胤佑也没有把那小老虎带回京城。他把它交给了看守木兰围场的一个官员,并且嘱咐对方,好好照看,自己明年过来,再放它回到树林里。
七阿哥的吩咐,那人再怎么愿,也能答应下来。
木兰围场多的是野鸡野兔,饿这小老虎,是到了晚,得把他召回来,以防他被狼群叼走。
回到紫禁城,康熙第一时间带着众人道慈宁宫给太皇太后请安,老太太又提起想要回盛京看看。
康熙一愣,本来以为这件事情她已经忘了,于是许别人再提起,就这么过去。
哪道,太皇太后虽然年纪大了,记忆里也太好,但对于有些事情还挺执着。
但现在快到九月,就连京城的天气都在渐渐转凉,更何况东北。
康熙便安慰皇祖母:“老祖宗实在想去,咱们明年去,今年这眼看就到了深秋,天儿太冷了。”
太皇太后就那么看着他,看了很久,没头没尾的了一句:“玄烨长大了,我的玄烨长大了。”
康熙以为她这是有些糊涂了,还以为现在是他刚亲政的那几年。
哪道太皇太后话锋一转,冷着道:“现在都道糊弄我这个皇祖母了。”
“……”
康熙连声着敢:“明年开春,天气暖和一些咱们就启程,到了盛京正好是夏天,那里凉快,咱们秋天再回来。”
老太太这才暂时满了,便再什么。
从慈宁宫出来,胤佑忍了忍,实在没忍住。
所有人都各自回宫的时候,他对康熙道:“乌库玛嬷虽然年纪大了,但是她什么都道,什么都记得。如果阿玛做到的事情,就要答应她,答应她,就要让她失望。”
父子俩站在乾清宫前面的广场,今日的风很大,衣袍猎猎作响。
康熙背着手看着儿子:“那你有没有想过,乌库玛嬷已经八十了。从京师到盛京有多远你道吗?”
他半眯着眼,看那一面用来每天测风向的旗子:“朕每次带着她去畅春园,一路都得万分小心,更何况去一趟盛京。”
胤佑:“那我带她去,一路我照顾她。我们慢慢走,过走多久,总能到盛京。”
康熙转过头来看他一眼:“是你想去吧。”
“……”
就算是胤佑也会承认:“我是想让乌库玛嬷有遗憾,我希望完她所有的心愿。”
康熙屈起手指在他脑门敲一下:“回去读你的书去!”
读书是可能读书的,第一天回来,什么也得好好休息休息。
胤佑在自己院子里坐住,出门去别的院子找兄弟们玩。
九阿哥和十阿哥又在八阿哥院子里,十阿哥没能跟着皇父塞巡幸,缠着两个哥哥给他讲围的事情。
九阿哥起自己用短剑猎杀两鹿的事情,那叫一个洋洋得,鹿是怎么被侍卫赶到自己身边的,他又怎么短剑刺入鹿的胸腹,鹿肉和鹿肝烤起来多么多么好吃……
又到他们从草原抓了一小老虎,可惜皇父让带回京城。
十阿哥眼里满满的羡慕和向往,然后又有些失落:“道我什么时候才能跟着阿玛一起出去打猎。”
“快了快了,你现在已经十岁了,定明年就可以一起去了。”
胤佑在门口了一会儿,也没进去,转身又去了四阿哥的院子。
一走进院门,他没看到四阿哥,却看到了十三阿哥,坐在回廊下,正一字一顿的背《千字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岁,律吕调阳。”
胤佑想起额娘过,十三阿哥小时候养在翊坤宫,过得并好。其实他还有两个妹妹,一个五岁,一个两岁,都是养在别的妃嫔宫,并是他的生母庶妃章佳氏亲自抚养。
胤佑走到廊下,坐在十三阿哥身旁,问他:“秋收冬什么?”
“藏,收藏的藏。”
“对,是藏,西藏的藏。”
十三皱起眉头:“可是,四哥叫的是藏,是收敛的思。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
才六岁的小娃娃就这么好糊弄,要是四阿哥得好。胤佑好认输,搂着他的肩膀:“好吧好吧,是七哥骗你的,确实是藏。”
十三阿哥道:“是七哥在考我。”
胤佑从哪里『摸』出颗糖递到他跟前:“小十三想想吃糖?”
十三阿哥点点头:“想!”
“那你,七哥最好,你最喜欢七哥,我就给你吃糖,我还给你拿点心过来,桃花酥,杏仁酥,绿豆糕,金丝枣糕,萨其马,太后饼……”
他一口气了十好几样点心,把十三阿哥得一愣一愣的,直往肚子里咽口水。
胤佑搂着弟弟,轻声哄他:“吧。”
十三阿哥咬了咬下唇:“我最喜欢四哥。”
十三阿哥年纪虽小,立场却很坚定,决会被一两颗糖果收买。
胤佑收回手,把糖塞进自己嘴里:“那你别吃了,我额娘了,糖吃多了对牙好。”
“……”
这时候,四阿哥从花架后面绕出来,手里拿了把修建枝叶的剪刀:“你以为谁都跟你小时候似的,要有点心糖果,让你干什么都可以。”
胤佑又从荷包里倒了一把糖果出来,芝麻、花生、核桃,各种口味。又抓了一把松子和榛子,碰到十三阿哥跟前:“小十三,,你最喜欢谁?”
“我……”
十三阿哥看看胤佑又转头看向四阿哥,一脸为难的样子可把他七哥萌了。
“算了算了,我也好勉强你,我道你喜欢四哥,我就是给你看看。”
四阿哥无奈的着摇头:“一会儿他哭给你看。”
胤佑最终还是把所有的糖果和坚果都给了弟弟,站起来伸了个懒腰,忽然又站直了身体,拿手比划了一下,随即惊讶道:“哥哥!”
“嗯?”四阿哥抬起头来,“怎么了?”
“你瞧,我就比你矮了这么一点,定明年我就比你还高了。”
他还有三个多月才满十二岁,四阿哥都已经十四岁了,正是一个男孩子身量疯长的年纪。
可是,胤佑这么一,四阿哥看了看,确实,他好像并比自己爱多少。
胤佑皱起眉头回忆了一下:“我好像,比五哥还要高一些了。”
他小时候爱长个,一直是兄弟几个里面最矮的,甚至还没有比他小几个月的八阿哥高。以至于他长到了四五岁,还能在父母和哥哥怀里撒娇,心安理得的要抱抱。
也道从哪一年开始,他晚睡觉的时候,感觉两条腿别酸痛,尤其一到春天,有时候疼得没法好好睡觉。
但也正是这一段时期,身高窜得很快。
觉,他现在已经赶超了十多年来一直在身高遥遥领先的五阿哥。
四阿哥拍了拍弟弟的肩膀:“长大了。”
胤佑颇有些扬眉吐气:“我得找他比比看。”
四阿哥皱眉,刚夸他一句长大了,又干出这么幼稚的事情来:“现在?”
胤佑道:“我倒是想,过他应该在太后那里,我就去了,改日吧。”
他拉着哥哥的手往屋里走:“好久下棋,手有些痒了,哥哥陪我下两局。”
他拉着四阿哥往屋里走,忽然又想起什么,转过身来拉起十三阿哥的手:“走,七哥你下棋。”
三个人走进屋子,胤佑蹬掉靴子坐在炕,把苏培盛当自己近侍使唤:“苏公公,茶!”
七阿哥跟个姑娘一样,喜欢酸酸甜甜的口味。是梅子就是山楂,加冰糖就加蜂蜜。
苏培盛早就『摸』透了他的喜好,端来的茶一定是他喜欢的。
胤佑拍了拍自己身旁的空地儿:“小十三,过来!”
十三阿哥依言坐在他旁边,胤佑问他:“你,七哥和四哥,谁会赢?”
十三阿哥想也想就答道:“四哥。”
四哥是他到书房读书之后最亲近的人,叫他读书习字做算术,耐心而细致,十三阿哥最崇拜的就是四哥,谁来了都好使。
胤佑捏捏他的脸:“那,你看好了。”
几盘棋下下来,天已经快黑了,虽两个人各有输赢,但四阿哥明显感觉得到,现在是弟弟让着自己了。
他一个天学习领兵打仗的人,琢磨的就是如何给对手做扣,引人家往圈套里钻,走一步看十步,记忆力好,大局观强,跟他对弈,少输当赢。
胤佑又转过头去问十三阿哥:“小十三,我和你四哥谁更厉害?”
“……”
十三阿哥咬着下唇肯话,虽然他心里已经承认七哥厉害,但也愿出来,因为他就想在四哥面前承认别人更厉害。
胤佑这个社交达人,这么多年来就没有他搞定兄弟姐妹,就算是它的兄弟姐妹,他也三言两语就能与人拉近距离。
在十三阿哥这里,头一次发现,竟然有他七阿哥能征服的兄弟!
天『色』已晚,胤佑无奈能先回去,总结一下经验,改日再战。
回到宫里,胤佑的生活依旧如常,寅时起床跟着傅先生练剑,到了卯时换身衣服,跟着张勇学习兵法,下午再跟着傅先生读书,诸子百家,礼、乐、『射』、御、书、数,什么都学。
胤佑还专程拿出曹寅给他的那一部分《长生殿》和傅先生一起看,戏本除了长此,也标明了唱曲。
曲子选材范围很广,除了昆山腔,也有一部分其他剧种,南调北调都有,有些部分傅先生甚至还能唱几句。
胤佑着有思,也跟着哼唱。
这种闲书他也敢拿到傅先生跟前,师徒俩一起欣赏,万敢被书房的师傅发现,这要是被他阿玛道了,估计能让人拿棍子把他打得皮开肉绽。
自从两年前的乌兰布通之战后,噶尔丹在清军这里全身而退,但回去之后却发现老巢被侄子洗劫一空,更倒霉的是,疟疾在他的军队爆发,了数千人。
而后他动向大清认罪立誓,又书请降。回到他的莫西蒙古,安安心心夹着尾巴做人。
朝大臣都以为噶尔丹这次是真的臣服于大清,但康熙却这么认为。干二蛋已经年轻了,南犯原的梦想没能实现,他一定贼心,还会再犯。
于是,康熙宠幸调整了北疆的兵力部署,加强各边境重镇的守备力量,逃往漠南的喀尔喀蒙古编为37旗,与内蒙古49旗同列,又在内地与漠北之间设立蒙古驿站,在八旗兵组建火器营。
这天,胤佑被康熙招去南书房,到的时候,康熙正在里面和工部尚书以及诸位议政大臣议事。
没过一会儿,太子也来了,兄弟俩交谈几句才道,原来里面正在讨论修路的事宜。
康熙是个警惕『性』非常高的人,他从来相信噶尔丹是真心实投降大清,一日没能生擒,他一日会安心。
修路,修的就是西的道路。
巧的是,这些年来用烧制水泥的方式修筑的黄河堤坝,再没有发生过大规模决堤,足以见得混凝土的确比生土要坚固许多。
经过几年的研究,现在地方已经对烧制水泥得心应手,戴梓也被康熙调回养心殿继续研制火器,加紧训练。【百度百科】
既然如此,那就用水泥来修筑西征的路线。
其实这一仗能能打起来,什么时候打,还尚未可。但胤佑很是佩服阿玛的魄力,全方位的未雨绸缪,是所有人都能做到。
处理完政务,康熙把两个儿子召入南书房,也没再提修路的事。而是让他俩各两幅字来瞧瞧。
胤佑今天给他阿玛和太子哥哥展示了一些新技能,了一副隶书,寥寥数笔,勾勒一幅山水。
康熙反反复复的拿在手里看,喜欢得得了,最后给了他句评价:“正经的圣贤书好好读,诗词书画你倒是样样精通。”
胤佑咧嘴一:“我功夫还学得好呢,舞套剑法给阿玛瞧瞧?”
康熙摆了摆手:“改日再瞧。”
他又让魏珠把那套十二花神杯取来,泡一壶茶,让两个儿子坐下来陪他聊天。
父子三人的闲聊无乎最近读了什么书有什么领悟,太子一个人坐在那里得头头是道,他一向学问扎实,经史子集信手拈来。
胤佑坐在一旁,心里琢磨最近看的书,《长生殿》、《封神演义》、《喻世明言》……也道哪个出来,挨打能挨得轻一些。
算了,估计都会轻,为了避免挨这顿打,他决定跟他阿玛讲兵法。
这倒是太子没学过的,他是正经读圣贤书长大的,学的都是治国之道,弟弟讲兵书,还跟讲故事似的,就觉得有趣。
胤佑道:“我这是捡有趣的跟你们罢了,大多都是无趣的,了我怕你们睡着。”
他的『性』格比起兄弟都要活泼向,在康熙跟前话做事又大胆又拘一格,时常让他阿玛在想揍他和欣赏他之间反复横跳。
后来,话题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太子身。
“朕荣妃,太子妃有喜了。”
此言一出,太子就着低下了头,还哦有些腼腆。
胤佑了立刻瞪圆了眼睛,惊讶道:“哇,太子哥哥也要当阿玛啦!”
这事儿在宫里也算个秘密了,大家都挺为皇高兴,除了惠妃。
太子妃若是诞下皇孙,那是真正的嫡长孙,大阿哥再怎么努力,也比了。
惠妃的高兴也敢放在心里,并敢表现出来。
她与先皇后同时进宫,因为对方是索尼的女儿,所以做了皇后,而她是个庶妃。
她在心里和一个去快二十年的女人争了一辈子,到最后,却仍是什么也没有争来。
胤佑在承乾宫和皇贵妃聊起这件事情,他还挺『操』心的:“大哥家里已经有个小格格了,太子妃就生个男孩儿吧。”
皇贵妃正在看书,头也抬:“这可准。”
过了半晌,她见胤佑没话,又抬起头来问道:“小七以后也想生个男孩儿吗?”
胤佑皱眉,在这方面他实在出个喜好:“这是都一样吗,有什么区别。额娘喜欢男孩儿还是女孩儿?”
这个问题问得好,皇贵妃了:“我了你要生气。”
“我已经生气了!”
皇贵妃捏了捏他的鼻子:“我就喜欢你呀,你是男孩儿女孩儿我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