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王飞老师过去真的曾经是一个干食堂炊事工作出身的吗?”
后来,我在这些年轻老师的再三恳求下,便把这个“为革命烧火!”的故事,原原本本地对他们说了一遍……于是,这些年轻老师听了以后,无不感慨地说:
“王飞老师,你不论干什么工作,都是那么认真和踏实,真不愧是我们年轻人学习的好榜样……”
亲爱的读者,你也可从下面这几篇当年我所写的日记当中便会知道,我对这些年轻老师所说的这个“为革命烧火!”的故事其中的整个细节了……
1965年4月1日
今天晚上,我们学习了主席的《愚公移山》一文,收获很大。
凡事一定得要有愚公志,要相信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是无穷无尽的,尽管山很高却不会再增高了,挖一点就会少一点,为什么挖不平呢?主席的教导,使我想起了在工作中的一些问题。
像改烧谷壳以后,后来一个人得要烧三个灶,起初忙得简直不可开交,差一点就被这些困难吓倒了,开始认为不可能一个人进行烧三个灶的。
但我仔细地检查起来,根本的问题还是在于自己害怕困难,向困难低头。没有那种“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愚公志。
我决心听主席的话,今后凡是碰到困难的时候,一定要想到愚公移山的精神,去排除万难,争取胜利。
1965年4月2日
要为革命烧好火,必须不断地对各种新出现的私心杂念进行斗争。人的主观因素彻底发挥了,才能更好地发挥技术,把火烧好。
刚做好的新灶开始烧时,又不通风,谷壳灰很多。虽然所烧的谷壳多,可是还有时候连饭也蒸不熟。
杨华云老师和朱光富支书就亲自下来,和我进行了详细分析与研究。
他们指出,火烧不好,饭做不好不是灶的问题。主要是头脑里因循守旧还大多,“革命”二字还太少。并告诉我要好好学主席著作,破除守旧思想,增强革命精神,去掌握新事物。
对,于是我就去进行学主席著作。主席说:“决定战争胜败的是人民,而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
我想,人和武器的关系是这样,人和灶的关系不也是这样吗?这样,我更有了勇气和信心。
我经过自己摸索了好几天后,反复实践,终于摸出了新灶的特点:谷壳不能下得大多。
于是,我便改小一些下谷壳的入口处。从这以后,烟囱就不再冒白烟了,灶火也很响很旺起来了。
因此,所烧的谷壳也跟着便由过去每餐需要16、17箩之多,下降到了只需要9箩左右了。
1965年4月13日
在放农忙假前,我一个人烧两个谷壳灶已够紧张的了,现在必须要一人烧三个谷壳灶,能行吗?
我思想上武装了不怕困难的思想。但又承认困难,分析困难,因为烧三个灶,要出灰,担谷壳,每隔半分钟就要捅一下。
但是,明确了一个人管了烧火,其余的同志就可以有时间去干其他的事。所以,只要振奋革命精神,充分发挥主动性、灵活性、计划性,使程序化、习惯化,就可以搞好它。
我学习了主席语录:“我们需要的是热烈而镇定的情绪,紧张而有秩序的工作。”我合理地安排了工序,使能把火烧旺。
首先,一来到我便弄净灶里的灰,这需要十分钟。然后,用五到八分钟同时生三个灶的火。过了一会,便把三个谷斗放满。这时,我便起灰到外面倒,在这过程注意捅谷壳灶。
由于基本功过硬,能打破过去有人认为,一个人干三个谷壳灶不行的思想。有时,我还能利用一些时间去扫扫地,抹一下其它地方。
1965年4月14日
我负责烧火,弄得周身黑黑的,像在灶肚里爬出来,很不好看。一些人笑我是灶头猫。
但是,我认识到,好看不好看,不在于一个人的职务和外表,而在于一个人的思想和行动。我烧火是为革命而烧火。
因此,我在干革命工作,干革命工作就是最好看的。
正是:
炊事工作本平常,局长当众来赞扬;
重看当年旧日记,勾起往事一桩桩。
欲知后事如何,请君往下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