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史无前例”运动初期在凤中的岁月里(七)(3)_风雨人生路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八十章“史无前例”运动初期在凤中的岁月里(七)(3)(2 / 2)

顿时之间,我还发现大多数具名的大字报,都是原来在长征串连当中,曾经组成的那各种各样时尚的串连队名称时,所采用过的那个“番号”。

直到现在,我还能够清楚地记得,就是在学校西大楼当路的一个墙壁上,就曾经张贴有一张极其显眼的大字报。它的标题为《工作组在学校都干了些什么?》

我清楚地记得,这张大字报的主要内容,是具体地全面揭露在这场“史无前例”运动前期,工作组在学校中是如何彻头彻尾地贯彻执行了刘少奇的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

你可要知道,因为当时的工作组,它并不是把斗争矛头真正对准那些党内的一小撮走资派,而是指向了一般的群众。

就是在那个时候,工作组的这种做法,实际上起到了转移革命斗争的大方向,完全背离了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

我还记得,大字报还具体地列举出曾经发生的一桩桩事实,并以无可辩驳的例子去加以引证。最后,大字报竟然以两句醒目的口号做为结束语:

“工作组立即撤出我们学校去!”

“我们无产阶级革命小将要自己进行闹革命,要自己解放自己!”

这张大字报最后的具名为“泽东思想红卫兵长征战斗队”。最后,签名者是44班周翠莲、张志强、黄尊富、周世彩等十多个同学的名字。

当年这张有理有据,且用词极富革命色彩的大字报一旦张贴。便在全校革命师生当中,瞬息之间,就引起了一场空前的大轰动。同时,凡是读了这张有理有据的大字报的人,都会引起共鸣。从而产生了一种谁也意想不到的效果。

此时,人们到处都在进行议论纷纷,还有不少“战斗队”便迅速地写出大字报,表示热烈支持和声援他们的这种革命的造反行动……

我还清楚地记得,当时我也积极地把到广州串连过程中,在沿途和广州参观串连当中,所抄录的一些大字报资料,重新加以整理。

然后,我便利用午晚休时间,摘抄写成了好几张大字报,在食堂附近的墙壁上张贴了出来。所具名为“井冈山长征战斗队”转抄等字样,并没有具体写出真名实姓。

同时,我还专门地搜罗了有关马、恩、列、斯,和伟大领袖、周恩来,以及中央领导同志,他们在论述“有成分论,不唯成分论,重在政治表现”的有关阶级路线方面的论述和讲话,并进行精心编辑、刻印,装订成小册子。

然后,就在学校师生当中进行广泛地散发,目的就是批判当时所盛行的“血统论”、“唯成分论,不看政治表现”的极“左”思潮。因此,曾经在学校和社会上,对于如何正确理解和贯彻执行党的阶级路线,产生过一定的积极影响。

以上这些,大多也都是周世彩同学在一次聚会当中,当回忆到这场“史无前例”运动当年的一些往事的时候,曾经多次对我所提到过的。

就是在我的印象当中,那场“史无前例”运动刚一开始,上级党委便按照以往搞进行“四清”运动时的做法一样,完全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向各类学校派出“工作组”,试图将这场运动按部就班地进行下去。

当运动一开始,它斗争矛头并不是对准党内走资本主义当权派。而是指向在历史和政治上以及在日常生活当中,曾经有过这样或那样的所谓“问题”的一般老师和群众。

特别是,出身成份、社会关系复杂的这类人群,自然而然就成为了这场运动的主要对象了。然而这种做法,完全与“5.16通知”和中央颁布的“十六条”,根本上是背道而驰的。

因此,在有不少地方所开展的这场运动,便就这样在无形之中,便走到了群众斗群众的邪路上去了……

果然不出我们所料,过不了几天以后,也许是上级的通知下来吧。于是,原来先前上级派往凤山初中学校的“工作组”的那个姓王和另一个同志,便马上销声匿迹般地从学校当中撤离了。

他们便各自重新返回原来的工作单位去,继续进行“抓革命,促生产”。这样一来,由工作组直接领导和左右的前阶段学校的这场“史无前例”运动,便就这样地结束了。

究竟,往后这场“史无前例”运动,又将要如何地进行下去呢?那么,就只好再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正是:

小将串连返学校,狠向“路线”猛开炮;

张贴标语大字报,“工作组”呀被赶跑。

欲知后事如何,请君往下细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