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从这次慰问演出看起来,果然是名不虚传,一点不错。
其实,在全部的演出过程中,最令我难以忘却的是最后的一个节目。一个男高音演唱的一首《乌斯里船歌》。
一直到了四十多年后的今天,我还记忆犹新。当然,也跟以后的几十年以来,我还常常喜爱唱它有关:
“啊朗赫赫呢哪……
啊朗赫呢哪赫呢赫呢哪
啊朗赫赫呢哪赫雷给根
乌苏里江来长又长
蓝蓝的江水起波浪
赫哲人撒开千张网
船儿满江鱼满舱
啊朗赫拉赫呢哪雷呀
赫啦哪呢赫呢哪
白云飘过大顶子山
金色的阳光照船帆
紧摇浆来掌稳舵
双手赢得丰收年
啊朗赫拉赫呢哪雷呀
赫啦哪呢赫呢哪
白桦林里人儿笑
笑开了满山红杜鹃主席领上幸福路
人民的江山万万年
啊朗赫赫呢哪
啊朗赫呢哪赫呢赫呢哪
啊朗赫赫呢哪赫雷给根……”
这首来自东北赫哲族世代流传的民歌,它不但民族气息浓重优美,且唱起来婉转动听,琅琅上口。难怪,在演出时,将它安排在出演顺序的最后。
随着,这个男高音演员所唱的这首赫哲族世代流传的民歌《乌斯里船歌》演唱的结束,全场观众顿时之间,便全都站立起来,进行长时间的热烈鼓掌。
虽然,那张蓝色大幕跟着节目的结束,便徐徐地落了下来。但是,观众还是那样依依不舍地,长时间也不愿意离开。就在将近一个半小时的慰问演出结束十多分钟后,我们三人才便一起慢慢地离开了大礼堂。
在以后,我们三个还在这里,一块看过两场阿尔巴尼亚和南斯拉夫以二次大战为体材的战斗故事片。尽管,虽然都是一些经常看到的老掉牙的影片了。但是,还一样觉得有一种异常新鲜的感觉……
正是:
兄妹三人观表演,男女私情摆跟前;
演出动人鼓士气,歌舞精彩实罕见。
欲知后事如何,请君往下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