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又想方设法再利用一个我们家里所正在闲置的小米缸,将那些一时之间,暂时还吃不完的半肥瘦的猪肉放在小米缸内,从中利用队里所买回来分配给社员们的“肥料盐”,一层层地洒在这些猪肉的上面。最后,再将小米缸密封好后,就这样腌制起来。
到了以后,当我们需要吃猪肉的时候,再一小块,一小块地从这个小米缸中取它出来。然后,再用开水洗涤一下含在猪肉中的盐分,进行加工一下。此时,这些经过这样腌制后的猪肉,还同样像当初一般鲜嫩和香味可口。
这样一来,自然而然地对于我们这个包括小孩子也才只有三、四张口的这样一个温馨的小家庭来说,几乎就已经能够完全保证,和解决了差不多大半年时间,家里的肉食和油食的这两个极其关键性的日常生活上的一个大问题了。
大家可要知道,其实,我当年所采用的这种腌制生猪肉的方法,还是过去在凤山初中学校的学生食堂当工友的时候,就亲眼目睹地看见学生食堂的保管员亚谢八所实践成功过的一个好办法。
有一次,亚谢八他曾经将食堂屠宰学校猪场的猪给学校师生加菜时,偶然之间,剩余下来的十多斤的生猪肉,他偷偷地便随手放在食堂仓库的盐缸里,顺势用盐将它密封起来。
不觉之间,这十多斤猪肉,竟然腌制长达半年的时间之久以后,他才偷偷地,再重新拿出来,顿时之间,他便发现,这些经过生盐腌制半年之久后的猪肉,真是有点奇怪,竟然还是一样新鲜如初。
你可要知道,这样一来,当年对于我这个单单依靠每月仅仅只有30元,且家里又没有其它副业收入的民办教师的微薄工资。并且,家庭只有一个劳动力,又是有小孩拖累,家务繁重的一个外地女人在队里的收入是很低微的。因此,这盐缸所腌制的生猪肉,可真算是帮忙解决了一个大问题了……
自然而然,在到了七十年代的中后期,随着我们生产队的农、林、牧、副、渔的逐年有所好转以后,在过年所屠杀的生猪数量也有所增加。
渐渐地,就由当初只是能够屠宰两头,逐渐增加到了三头和四头,甚至更多。并且,每头生猪也比之过去要肥大得多了。
因此,我们生产队里的每家每户,在过年所分得的猪肉自然而然也多了起来。于是,那些在过年有猪肉剩余的家庭里,大家竟然也像我们这个“小小的家庭”一样,也用一些小缸子,开始学习腌制生猪了……
有诗为证:
有幸推荐当老师,免晒雨淋少劳苦;
养猪过年好计策,改善生活大好处。
我还能够清楚地记得,就是在每年欢庆新春佳节的这些令人难忘的日子里,我常常都会高高兴兴地来到别的家里,跟他们串门聊天去的。
当然,我往往一般就都是到以前我在生产队劳动中,常常跟他们进行交往最多的志来、志明、运荣、德清等人的家里去。
这样一来,自然而然总算是显得与其它一些人家来说,相对地是比较亲热,且又来得较多一些的了。
我还能够清楚地记得,在与他们之间进行促膝谈心地交流和聊谈起来的时候,常常都总是会说起一些在我们生产队里,在当我离开以后,所发生过的一些新鲜,且又是我所不可能知道的事情。
总而言之,当年我们彼此之间,所聊谈到的这些事情,对于我来说,在刚刚听闻起来的时候,顿时之间,总是会令我感到异乎寻常地惊讶,且有一种相当新鲜和有趣的那种感觉。
当然,在我们之间的交谈过程,常常都总是会在有意无意之中,会免不了总是会提及到在我们的村子上,一些年过半百的那些年老体弱多病的老人们,他们在“生老病死”的这个问题上的一些事情。
同时,就是还在有的时候,又会自然而然地议论起,在村子里那些年轻人当中,关于他们在私人问题上的“婚男嫁娶”方面上的隐私上去。因为,毕竟这些人生道路之中,都是每个人所必须得要亲身经历过的事情。
有诗为证:
欢乐愉快度新年,兴味盎然说不完;
天南地北都谈到,人间世事常感叹。
其实,自从我回到我们生产队务农以后的那些日子里,以及后来到大队当民办教师这七、八年的时间以来,在我们的生产队里,自然出生和自然死亡的人口,平均每年总共都会有十个八个之多的。这也是属于很正常不过的了。
但是,由于是因为年老体弱和犯上了一些不治之症以后,受到病魔所折磨,再加上当年的农村当中,普遍都是存在那种缺医少药的这个条件下,一些本来仍然还能够医治好的疾病,就这样地平白无故地给担搁了。
最后,大多都是就这样缺医少药的这个条件下,被夺走了他们宝贵的生命。
其实,当年类似像此种情况,却令人普遍地显得,并不感到有什么值得如此大惊小怪的事情。
正是:
遥想当年难过年,少肉无油够艰难;
想计用盐腌猪肉,钱少节俭度难关。
欲知后事如何,请君往下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