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他又兴趣盎然地对我说道:
“你可要知道,由于每年的冬烤烟的收入可观和基本固定。到了后来,我们经费充裕了,还减免了学生两个学期的学杂费呢。这样一来,就根本上初步解决了学校经费来源困难的问题了。从此以后,我们就再也不要让这些小学生再去采摘松果等这种危险和不安全的事情了……”
顿时之间,在当说到这里的时候,我似乎发现他的脸色徒然地变了,变得似乎是有点惶恐和不安的样子。
突然之间,他似乎又显得安然如故起来。也许,此时他是在庆幸在采摘松果的活动中,没有学生闹出事故的原因有关系吧…
“唉哟,那时候,我们真是想‘钱’想疯了一样,竟然,敢于让一年级的小学生爬树采摘松果。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呀,要是一个这么小小年纪的小孩童,如果要是爬树掉下来出了问题该怎么办啊。因此,后来我越想越后怕……”
在当说到这里,他又眉开眼笑地说道:
“总之,当年为了能够更快更多地为弄到学校的经费,就是什么样的鬼主意都绞尽脑汁地想过了。最后,还是家长们说得好:‘一定要做到安全第一,平安无事,这是最为重要的……’”
当他说到这里的时候,突然之间,我又想起,前些时候,王志中叔曾经对我说起,关于他在县城多方想法,按到一批紧缺的水泥的事情。我就将此事一五一十告诉锡富老师知道,他便马上对我解释道:
“……原来是这样的,学校为了做好石湖坡在鲤坡的那座小桥,我曾经听志兴队长对我说过,在黄树垠的王志中热心帮助下,利用他是县文艺队的副团长,通过种种关系,最终为良荔大队搞到了十吨紧缺的水泥指标。要我最快速度,以石龙校教学点的名义,到大队捞上一吨水泥,将这座小桥做好,以方便两个队的小学生来校上课和回家。当我汇报大队知道了后,他们慷慨的马上欣然同意……”
后来,这座小桥建做好了以后,每逢暴雨洪水暴发时,龙湖坡和坡嘴两村来学校上课的小学生,只是需要多走远一点的路程,让他们从水碾处的石桥经过,也是可以来到石龙校上课的。
因此,是否能做好鲤坡这座小桥,就是保证学生平安来回学校学习最为关键所在了……
特别令人难忘和感动的是,志兴队长,他还将石龙校当成是队里的一户社员看待。逢年过节,放塘捉鱼,队里杀猪,总是少不了石龙校的一份。
有诗为证:
勤工俭学门路多,群策群力献计好;
经费来源有门路,洪水猛涨有桥过。
又过了一年,正好是到了1977年的秋冬这个天气寒冷时节了……
此时,我家的那个最小的孩子“八狗”,他出生已经是一周岁的小孩童。长得白白净净,显得胖墩墩的,成了一个上下两个村子里,人见人爱,人见人抱,人见人疼的一个可爱的胖小子。
但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家里就只是单单剩下了小兰和还在怀里吃乳的小“八狗”在陪伴她了。因为,此时的六妹,她也送去凤山高中学校,跟小六狗一起,让父母亲两个人一起看护和打理他们了。
可是,此时留在家里的小八狗,因为白天小兰还得要出生产队上的工。而家里又没有人看护打理他。于是,就不得不将他抱去给宗玉在家里做家务的亚金帮忙看看。
你可要知道,我那小兰的乳水一贯以来特别充足,小八狗常常吃不完的时候,就只好将它挤压出来白白地扔掉。
后来,隔壁领居的小平的小女儿出生时,因为乳水一时不足,就只好常常抱来给小兰帮忙喂养。实际上,小兰已经成为了一个名正言顺的“乳妈”了。
因此,小兰和小平这两位异姓,且娘家是天各一方的女人,在平日里,简直就像一对亲密无间的同胞亲姐妹一样亲密。在每次出队上工的时候,几乎都是同去同回,形影不离。
那时候,家里饲养肉猪的饲料不够。因此,她们每天天未亮时,就悄悄爬起床来,带上工具,披星戴月地来到文江,或富新或其它老远老远的八月薯地里,捡拾掉在坡地上的干红薯叶巴。
偶然之间,要是发现红薯地裂开,有红薯露出来时,她们常常会顺手牵羊地把红薯当场挖掘出来,迅速地装放到薯叶巴底处,暗地里偷偷收藏好,又假装若无其事般地继续捡拾薯叶。
要知道,反正当年这些红薯地的红薯,大都是生产队集体所有。同时,此时也极少会有人起得那么早的。因此,她们干此种不光彩的事时,被人发现的机率是极低的。简直算是平安无事一般。
也许,是尝试到了甜头吧。因此,一连几年的秋冬时节,每当清晨天未蒙蒙亮时,她们早就按照昨天晚上的预先约定,按时“出工”去了。
后来,当我知道了后,就指责这样的做法不好,绝对不能做这种不劳而获的贪小便宜的事情。捡拾地里的红薯叶巴可以,但不能偷挖集体的红薯。要是被人发现,一经传开,你这个当老师的老公的脸往那搁啊……
就这样,经过我多次苦口婆心地说清道理后,她才渐渐地有所收敛。再也干这种偷鸡盗狗的行档了。
正是:
小兰小平好姐妹,时时事事互关爱;
披星戴月捡薯叶,顺手牵羊大不该。
欲知后事如何,请君往下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