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联最近的比赛都淹没在英超的“快餐之战”的舆论轰炸中。
外界的注意力似乎从曼联气势如虹的战绩,转移到了赛后更具噱头的球员冲突上面。
总的来说,这场在酋长球场带走的平局是令曼联士气上略微受挫的。
若是抛开比赛而论,曼联应该满足。
可联想到之前是九连胜开局,比赛中又两度领先最后被阿森纳逼平,尽管是在酋长球场,可还是让曼联众将感到非常不满。
曼联与阿森纳的平局让切尔西渔翁得利。
第十轮拿到了胜利的切尔西缩短了与曼联的积分差距,从7分变成了5分,同时又扩大了与阿森纳的差距,从6分变为8分。
周中联赛杯曼联再次挑战曼城,穆里尼奥派出了大量年轻球员与替补征战联赛杯,崔朕干脆就没进大名单,他要应付接下来的联赛与欧冠比赛。
曼联2:1力克曼城成功晋级下一轮,球队内的年轻球员得到了合理锻炼。
由于博格巴受了轻伤,周末在主场迎战南安普顿的比赛穆里尼奥派出了姆希塔良、费莱尼、崔朕和马夏尔的组合。
马夏尔显然比一周前的状态有所回升,埃雷拉则刚复出,比赛中没有频繁爆发,比赛中曼联最大的亮点还是来自崔朕与马夏尔。
但比赛的进程却一波三折。
崔朕率先在上半场第20分钟助攻马夏尔破门,随后令人意想不到的画面出现了。
南安普顿的锋线双煞,查理-奥斯汀,塔迪奇在上半场结束前居然各进一球完成了逆转!
在走回更衣室的路上穆里尼奥一直低头若有所思。
上半场曼联的中场体系出了问题,主要是在防守方面。
无论崔朕身后是费莱尼还是姆希塔良,如果崔朕察觉到身后的队友要上前,或者前锋线上需要更多后插上的威胁,那么崔朕就会卸下组织任务果断上前。
但在球员特点上,姆希塔良向前的积极性以及与费莱尼向前的积极性是同时存在的。
这打破了从前曼联双后腰的互补协作搭配平衡。
往前,姆希塔良的搭档是马夏尔,姆希塔良属于攻守兼备,能攻善守的角色,但这并不绝对保险,因为哪怕是世界级后腰,也无法保证每一次冲上前场时能打成进攻。让对手无法策动快速反击。
而当对手打出反击那一刻,尤其在英格兰这个节奏非常快的赛场上,后腰去到前场基本上很难再回追到禁区前形成屏障作用,速度快的后腰也许能做到回追防守,但回追与正面防守从形势上已经是变得被动。
所以姆希塔良身边的马夏尔也好。最近两个赛季的博格巴也罢,就变成了稳定的后防前屏障,至少保证曼联的防线即便被打反击,也具有后防铁三角的防守层次。
可当费莱尼与姆希塔良搭配在一起时,两人若一同向前,被对手打了反击之后,那么后腰线完全是不设防的。
更别说两人在过了半场的进攻中,职责上其实产生了冲突。
这是曼联上半场被对手反击击溃防线的重要原因,没有一个合理的防守层次,对手打反击实在太轻松了,只要把握好传跑时机就能轻易打穿防线。而与防守球员个人能力的关系不大,属于战略性失败!
穆里尼奥对此感到头疼,若是让姆希塔良不参与进攻,姆希塔良肯定不太乐意,他有中场组织与助攻的能力,为什么不用?
但又绝对不可能让费莱尼去打一个工兵防守型的中场。就算费莱尼愿意,穆里尼奥还怕睡不着觉呢。
不管怎样,着眼于本场比赛的改变,穆里尼奥中场休息时给姆希塔良下了命令。让他稳居后腰线确保防守不要再出问题!
姆希塔良以大局为重,自然没有任何异议地答应下来,只要博格巴伤愈复出,他自然就恢复了从前的角色。
下半场曼联在防守中的表现立刻好转,来到老特拉福德球场立足打防反的南安普顿没有获得太好机会,而伴随着时间流逝,他们的进攻积极性也越来越低。
曼联则开始通过远射频频向对手施加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