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夫的要求自得到宁欣的满口应诺。
招待所那边拿回来的菜并不多,毕竟他们平日里也是提供个工作餐。非特殊情况也没有什么宴请,所以不能备太多的菜。
有一芹菜,一块后腿肉,一盆绿豆芽,几根苦瓜。唯一的亮点是拿回来一鸭子还有一包慈菇。
慈菇在新南其实并不少见,是这东西现在还没有人特意去养殖,所以数量比较少。想要买到有几分靠运气。
所以看到它,宁欣很是高兴。
鸭子招待所那边已经处理干净,送来的时候是一整光鸭,倒也省不少整治的功夫。
宁欣先将鸭子剁大块儿,汆水,后和慈菇一起红烧,后又用其他的菜做芹菜炒肉,醋溜绿豆芽。
看时间还多,又有静帮忙,最后宁欣兴之所至,将剩下的一块儿肉剁碎,掺上泡发切碎的黑木耳,还有一点点红萝卜碎丁,打茸。镶在苦瓜里做苦瓜酿肉。
这苦瓜酿肉制作方并不难,不过是将苦瓜去瓤切断,后焯水,嵌入打好的馅料,后放入煎锅煎制。
煎熟煎香之后再倒入调好的调料收汁入味算是完。
可苦瓜毕竟是蔬菜,这又要煎又要最后收汁,想要既保持它青嫩的颜『色』,鲜滑的口感,又要让馅料和苦瓜完好的贴合在一起,不散开,这还需要点功夫。
好在这道菜是以前爷爷夏天最喜欢吃的时令菜,『奶』『奶』为做好可是下一番功夫的。
而且还特意传授宁欣。
虽辈子没有做过,可一拿起苦瓜,宁欣觉得手感一下子来。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麻烦,将这道又好吃又好看的苦瓜酿肉做出来。
今天吃饭的人数比较多,工作组员加上石正义还有宁欣姐妹,一共有十二个人。
单靠这四个菜肯定不够。
于是宁欣去花圃掐紫苏,拿回来切碎和鸡蛋搅拌均匀,做紫苏煎蛋。将家里还剩下的几根黄瓜和西红柿做凉拌黄瓜和番茄鸡蛋汤。
最后再现在家里常吃的盐渍鲜翠衣也盛一盘子凑数,总算是凑够七菜一汤,勉强算是够吃。
宁欣在厨房里已经开始拿菜凑数,外的人却不知道。他们一个个看在工作上都是精英,全是能独当一的,可在家务上全是门外汉。
不也不拿来那么一点菜,却完全想不到根本不够吃的问题。
王大夫此行来的目的,一来是看看院子,而最重要的是要来考察一下宁欣。看看她是否真的如胡云平所说,懂医理,在帮人调养身体方确实有自己独特的方。
毕竟论起这方,他才是专业的。
和宁欣聊天,又跑一趟凉茶铺,王大夫觉得自己已经观察的差不多,现在剩下要尝一尝宁家的凉茶和膳食是否真的那么神奇。
所以此刻的他是最闲适的,甚至都有空坐在那个竹椅上摇着蒲扇乘凉。
可这地方离厨房最近,他刚坐一儿被从厨房里传出来的阵阵香气吸引住。
不仅是王大夫,那几个研究员,还有在院子里测量的设计院的同志也开始一遍一遍往厨房的方向瞥。刚才忙的时候还没意识到,这儿大家都忽觉得肚子怎么这么饿!
宁欣将番茄鸡蛋汤烧好,让静用大盆盛一盆米饭,后人一起从厨房里出来。
她这才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院子里已经撑起桌子,所有人几乎都已经到齐,全部在桌子旁边徘徊,等着她开饭呢!
因为人多,刚才石正义特意让助手在招待所借一个圆台,还有四五个板凳。
将宁家的桌子抬出来做底,台放上去,坐十来个人没一点问题,还松松快快的。
此时之前端出来的菜都已经在桌上摆好,很明显大家都在等着她们到开席。
看到这儿,宁欣赶紧将汤放在桌子上,后招呼大家落座:“不好意思,今天开饭晚,大家都饿吧?饿多吃点啊,我今天蒸整整一大锅米饭,不敢说能让大家吃好,但肯定能保证大家吃饱的。”
“哈哈,宁,你太谦虚。这菜还在厨房我们闻着香得不得。这还叫不能保证吃好?我们都馋的口水都要流下来!”
“是啊,宁姑娘,你做饭的手艺是真不错!将来你们那『药』膳房开业,是你掌勺吗?那我们到时候说什么也得特意来捧捧场。”
……
王大夫是这一群人里最德高望重的。他带头向宁欣示好,表现出很和善的态度,其他人也没有最初的生疏,全都放松下来。
一顿饭可以说大家吃的都很满意。
宁欣做的慈菇烧鸭还有苦瓜酿肉获得人们的一致好评。大家都说是在京城的馆子里,能够做出这样水平的厨师都不多。
宁欣当知道这是大家抬举她,话都捡着好听的说,可听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而王大夫则对她做的紫苏煎蛋的兴致浓郁一些,一盘蛋他自己差不多吃半盘。
最后还不忘悄悄的问宁欣:“这紫苏,是你们家花圃里的那些?”
“是啊。”宁欣也轻声回答。
王大夫又仔细的品品,后重重的点点头:“凭这紫苏,根本不用那些机器测来测去,我相信你胡叔叔说的全是真的!”
饭后,宁欣主动找到石正义提出要去看房子,石正义大为高兴。
林秘书上午从宁家离开,直接去他办公室,和他说自己和宁欣的谈话。听后石正义心里多少还是有点担心的。
现在得宁欣这话,他当即打电话叫来当初负责找房子的办事员,从他手里拿来钥匙,非要亲自陪着一趟。
宁欣吓一跳,连忙说:“石叔叔,不用的。你忙你的工作,随便找个人带我去看看行,哪儿能让你和我一起去?”
“没事,都近的很。而且我也没去过,正好和你一起去看看,顺便也可以你参谋参谋嘛。”石正义看上去比她兴致还高。
他们去的第一套房子在巷子口的位置,距离马路隔户人家。距离他们家自己的院子,也不过有一百多米。
这房子现在是空置的,据那位办事员说,这也是一户私宅。不过之前的住户现在已经离开新南,在外地安家。
当初房管所通知要房子归还,那家来一个人,办办手续钥匙又留下来。
说委托房管所出售或者帮忙出租都可以,他们家不有人再回来住。
办事员房门打开,一行人进去。一进门,石正义被带起来的灰尘呛得连打个喷嚏。
这房子积不大,估计连宁家的一半儿都不到。院子正中也有一个庭院,边上还种着一棵石榴树。
是可能因为长时间没有人居住,那石榴树已经半死不活,树枝都枯一半。
看到这,不等宁欣说话,石正义先皱皱眉头:“不行。”
说完,他看向自己的部下:“怎么找这么一个院子?”
那部下顿时窘得脸通红,低声的解释:“当时说的要求是尽可能找这条街上的。可这个巷子里空置的房子有这一套。如果不选这个,能让人腾房子。”
“。”宁欣连忙摆手:“不一定非要这条巷子。我们点路没什么的,不要随便让人搬家。”
都是邻里邻居的,甚至还有很多人是从父辈起几十年的老交情。要是因为自己家的原因,『逼』着人搬家——
宁欣觉得这罪过可真担不起。
听宁欣这么说,那办事员也仿佛松一口气。
他再次看向石正义:“书记,还有一套房子,虽和这边隔一条马路,但是其实和宁家的院子是背对背。要不,咱去看看那套?”
石正义点点头。
办事员说得那个和这隔一条马路的巷子其实起来真不近。因为那个巷子最里是墙,背靠着市文化局的后院。
整个巷有一个出入口,正好在宁家的反方向。
所以,他们个人必须沿着现在这条巷子到头后再向东大概百米,转到那个巷子里之后再差不多十多分钟,才能到办事员所说的那套房子。
也是虽和宁家背对背,可从这套房子到宁家,保守估计路最少需要半个时。
也难怪之前办事员没有第一时间带他们来这里。
是,这次将门一打开,宁欣立刻喜欢上这个院子。原因无他,这院子的设计可以说和他们家现在住的那套简直一模一样!
也是一进门有一个影壁墙,进门后正屋间,东西厢房也各间屋子。唯一的不同是这个院子没有宁父亲手砌的花池子,架的葡萄架。
看到这儿,宁欣不知道怎么睛一酸,出声说道:“石叔叔,你们重新修那套房子的时候,能不能不动我爸爸砌的花池还有葡萄架?那是他亲手做的。”
这话说出来,石正义沉默。心里不觉也跟着有点难受。
他知道,这孩子的父亲去世到现在也不过个月的时间。
现在却因为国家需要,答应一家子搬离和父亲一起生活多少年的老宅。
而且至始至终,不仅没有表示出一点不满,还没组织提任何要求。
而现在,提出的唯一要求也是——想保留一点父亲的痕迹。
想到这儿,石正义点点头。语气郑重的说:“放心吧,我你的想和设计院的同志沟通的。我们一定尽最大努保留那处现有的样子。”
听宁欣这话,很明显她已经选中这里,那么第处的房子也不用看,。
确定这个结果,那个办事员也悄悄松一口气。
许是因为终于还算圆满的完任务,那人也没有之前那么紧张。
他甚至对宁欣提出建议:“宁同志,其实当初来考察这套房子的时候,文化局的同志跟我们说,这房子和你们家那套中间隔一道墙,那个墙是可以打通的。
据他们说,解放前的时候,这套房子都是一个房东的。其中一套卖私人,也是你父亲,另外一套后来由文化局出购买下来,局里的老领导做住宅。后来老领导退休,而且文化局也建家属院,现在这房子空置。
所以这套房子的布局一模一样,之间的那道墙也是房主在卖房子前特意加盖的,对边房子的布局都没有什么实际影响。要不你过去看看?”
听这话,哪里有不看的道理?
不仅宁欣,石正义也很有兴趣。人跟着办事员一起到正屋后,果见到一堵用青砖垒起的墙。
因为宁家正屋背并没有窗户,而正屋与东西厢房间,宁父还加盖单独的厕所和洗浴间,所以宁欣根本没往后去过,并不知道有这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