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一网打尽【一更】我老婆的军功章有我……_穿成皇帝的竹马伴读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80章 一网打尽【一更】我老婆的军功章有我……(2 / 2)

范开带着人去追查江凭身上金笔的出处,楚老爷的伙计深入凤翔城的各角落。

没几天,范开那边就有了结果。

“纸墨和笔迹都查到了,是玄武街上一代笔先生用的纸墨和笔迹,有人口述,他执笔。塞纸条的金笔,是城外一老工匠做的,金笔上有他的记号。”

“代笔先生和老工匠,认得是谁来找他们的吗?”

“认得,正好这几天,宫里要给新科进士画画像,就带他们去看了画像。”

宋皎问:“怎么样?有结果吗?是不是进士里的人?”

范开点头:“是。”

宋皎了然:“是章墨章探花。”

“没错,殿下猜中了。”

“他原本就心中不平,恐怕是某次进宫的候和李煦勾结上了。可他一点都不聪明,怎么会自己去找人?”

“否则也不会连考年,年不中了。”范开问,“那殿下,们现在要立即捉拿章墨吗?”

“嗯。”宋皎点头。

“那李煦呢?也要抓他?可是他从头到尾并未『露』出马脚,要抓他,恐怕证据不足。”

“先不动他,们也动不了他,他不重要,他背后那些散布谣言的人才重要。”

范开道:“可是楚老爷那边的伙计,近都没有消息传来,近好像也没有什么新的谣言,总是江凭的那些事情,他们不用出面,这件事情也传得煞有其事的。”

宋皎勾起唇角:“那就给他们制造一新的谣言。”

他拢了拢双手:“范开叔,你派人去捉拿章墨,悄悄把他带走,不要表现出是抓他的样子。再让伙计们今天晚上注意着,如果不出意外,今天晚上,‘宋小殿下为保庆国『奸』细江凭,派人捉拿探花章墨,章探花无辜冤’的谣言,就会在凤翔城里传开。让他们留意一下,看消息是从哪里传出来的,及来报,有人都准备着,晚上们要出一趟门。”

范开有些迟疑:“可他们要是不知道章墨抓呢?”

“不会的,事情发展到现在,整凤翔城都在他们的谣言之中,他们一定会刻注意着这件事情的动向。能把齐国朝廷的声望再往悬崖那边推一把,他们不会放这机会。”

“好。”范开点点头,当即点了几人,带着人离开了。

这一整天,宋皎都留在家里,给谢沉寄了一封信之后,就开始看书下棋,等外面的人传消息来。

中午的候,范开回来了。

“章墨经捉拿,连同证一起,放到了陛下的案头。”

一整下午都风平浪静,傍晚,宋皎和爷爷正吃饭,没吃口,范开又来了。

“殿下,来了来了。”

宋皎当即放下碗筷,用手帕擦了擦嘴,跟他一起出门去。

“爷爷,先走了。”

宋爷爷笑着问:“等一下回来吃饭吗?”

“不了,和范开叔在外面吃。”

宋皎和范开一起出了门,一小伙计见他们来了,连忙迎上来。

“殿下,在东市,原本正在绸缎铺旁边的凉茶摊喝茶,隐约听见有人一唱一和地闲话,什么‘章探花小殿下派人给抓走了,是范开范统领亲自抓的人,小殿下为了保榜眼,以把探花给抓走了’,得有鼻子有眼的,来的候,经有好些人围着他,听他讲了。”

范开问:“通知了就近的士兵没有?”

“通知了,通知了,军爷在凉茶摊上看着,一带来找殿下和范统领。”

“好。”范开朝他点了点头,“来人,带这位小伙计下去领赏钱,论功行赏。”

“多谢范统领,多谢小殿下。”

范开把官帽摘下来,丢给随从:“立即派人把东市几出口围住,其他人换便衣,今晚来一锅端。”

没多久,无数便衣装扮的士兵悄无声息地前往东市,一身便衣的范开跟在宋皎身边,宋皎一副富贵人家小公子的打扮,正红的圆领袍,脚蹬云靴,头系发带,手里牵着一只大黄狗。

带着系统逛夜市。

华灯初上,才是东市热闹的候。

宋皎牵着大黄狗,在来“家丁”的开路下,一路畅通无阻,到了伙计的凉茶摊上。

摊子上围着不少的人,人群里不传来惊呼声。

宋皎和范开若无其事地往人群里走,一边走,一边听他们话。

“不会吧?陛下怎么会放任小殿下这样做事情?且小殿下人挺好的,你别瞎。”

“怎么不会?殿下和那庆国『奸』细江凭亲近,为了保他,一间不就犯傻了吗?恐怕是江凭通敌证据确凿,小殿下找不到给他开脱的办法,就只好解决章探花了。”

“章探花抓总是真的吧?你们自己去看看嘛,章探花真的殿下派人抓走了,现在恐怕……唉,生死未卜……”

下一秒,“嘭”的一声巨响,范开抓着话那人的衣领,按着他的脑袋,将他的额头狠狠地砸在桌上。

收到信号,便衣的士兵立即行动,将不远处没来得及卸货的庆国商队的人,全部按在地上。

人群这样忽然的变故吓了一跳,范开让人把他们都留住,随后朗声道:“老子就是带走章探花的那人,老子今天上午抓的人,只带了自己的亲信,你是怎么知道的?”

宋皎也道:“就是小殿下,今天上午下令抓的人,因为章探花里通敌国、陷害同僚,这件事情,本是朝廷机密,你是如何知道的?”

那人范开按在桌上,强自辩解道:“……看见章探花一天都没出门……”

宋皎一只脚架在长凳上:“你一庆国商队的伙计,第一天来到凤翔城,为什么会知道章探花的府邸在何处?”

“章探花是读书人,原本在庆国国都考了年科举,三五天不出门都是常事,庆国读书人专门做了首诗赞他手不释卷,你这庆国人应当不会不知道,为什么他来了齐国,只是一天没出门,你就到处是本殿下抓走了他?”

那人自然支支吾吾地答不出来:“这…………”

“回答小殿下的问题,为什么你一口咬定是小殿下抓走了章探花?”

“……一糊涂,胡吹牛……”

“你一人胡吹牛,为什么和你一样,在商队的人,儿都爱胡吹牛?”宋皎转头,直视着他,“原来胡八道,就是你们庆国人的本『性』?”

那头儿,便衣士兵们,经把几商队的人都制服了,带到宋皎面前,让他们站一排。

宋皎牵着自己的大黄狗,慢慢地在他们面前走。

“从左边开始,实话,不肯实话的,就放狗了。”

他的目光落到左边第一人的身上,大黄狗使劲龇牙,『露』出尖利的犬牙。

宋皎淡淡道:“反正是无法无天的小殿下嘛,不瞒你们,其实这只系统,从小就是吃生肉长大的,刺啦一下……”

刺啦一下,大黄狗只前腿腾空,按在那人的肩膀上,把他的衣服给咬破了。

那人尖叫一声,拼了命地往后躲,却身后的士兵死死按住。

大黄狗张开血盆大口,温热湿重的呼吸就打在他脸上,那人一动不敢动,抖如筛糠,连话都不出来了。

忽然,宋皎掩着鼻子,往后躲了躲:“把他拉下去,污染市集环境。”

士兵拖着第一人,就像拖着一死人一样,把他拖走了。

宋皎的目光又落到第二人身上:“你……”

他没开口,第二人忙不迭跪下磕头:“小殿下饶命,小殿下饶命,。”

宋皎把牵着大黄狗的绳子在手上绕了圈,朝他扬了扬下巴:“嗯,你。”

那人痛哭流涕:“是庆国『奸』细,是庆国『奸』细,散布谣言,回到庆国可以领赏钱,以……”

宋皎踩着长凳,站上桌子,范开一把将那人提起来,也丢到桌子上。

宋皎朗声道:“你刚才什么,你再一遍。”

那人站在宋皎身边,哆哆嗦嗦:“是庆国『奸』细,散布谣言……”

“大声点!”

“是庆国『奸』细!散布谣言!”

“你散布了什么谣言?”

“小殿下徇私枉法,把章探花给杀了!该死,该死!”

宋皎一伸手,就把他推下去:“换一,今天把事情,跟齐国百姓都明白了。”

范开随手一捞,就抓住一人:“来,上。”

又一人他推到桌上,也是哆哆嗦嗦地站起来:“小……小殿下。”

宋皎上下打量了他眼:“你来齐国多久了?大声点回话。”

“……月!”

“你做了什么?”

“散布谣言!”

“了些什么?”

“今年科举不公,小殿下偏袒师兄。,江凭江榜眼是庆国『奸』细。”

宋皎把他也推下去,范开又换了一丢上去。

来来回回,宋皎就这样一一地审问,围观的百姓越来越多,全场屏息凝神,鸦雀无声,只听得见宋皎问话和『奸』细答话的声音。

宋皎就这样站在桌上,头顶一灯笼,暖黄的烛光洒在他的脸上与身上。虽然面容尚显稚嫩,可是目光却坚定,那烛光一直燃到他的眼底。

百姓们就这样看着他,像是看着小神仙。

问来『奸』细,问得宋皎口干舌燥的,他把后一『奸』细推下桌子,自己也踩着长凳,下了地。

他对范开道:“范开叔,把人都押回去吧。”

他又对在场的百姓们道:“回去给亲戚朋友们听,如果再遇到可疑人散播谣言,就近找官府。庆国不坏好心,想把们重新『逼』回土匪寨里,可不能中了他们的计。”

百姓们纷纷点头应是,宋皎回头,拿出手帕,把自己刚才踩脏了的桌子擦擦。

忽然,有一百姓带头喊道:“小殿下英明!”

随后无数百姓声齐呼:“小殿下英明!”

宋皎有点不好意思,把手帕收回来,牵着系统要走,然后就百姓们围住了。

“小殿下了这么久的话,喝点茶,喝点茶。”

“吃点心,小殿下吃饭了吗?拿着路上吃。”

百姓们基本做边,一边围着宋皎和范开,给他们投喂,一边围着庆国『奸』细,朝他们丢菜叶子。

这天晚上,宋皎就从范开统领的军队里挑了来人,就用收缴来的庆国商队的东西,把他们也装扮商队,派他们立即北上,前往琵琶洲。

齐国军队假扮的商队抵达之后,顺利打入当地商队的内部。

不久之后的一天早晨,草原上,庆国商队一走出帐篷,就直接撞进齐国士兵的圈套之中。

谢沉手拿长戟,骑在马上,看着他们一从帐篷里揪出来,送进笼子里。

谢沉和宋皎顺着这条线,一路『摸』到这些『奸』细的上线,没多久,齐国就发了一封义正言辞的奏章给庆国,要求他们对此事作出解释。

如果没有解释,或解释不能够让齐国百姓信服,国只好断交开战了,庆国留在齐国的质子李煦,将第一拿来祭旗。

石头城里,刘将军给朝廷写奏章,兴:“是殿下有法子,就派了几人来,事情就解决了。”

谢沉抱着手站在一边:“那给他记军功。”

“哎呀,小殿下又不是们这里的驻军,怎么给他记?陛下会给他记的。”

谢沉淡淡道:“那就给记。”

“啊?”

“法子是和他一起讨论出来的,传信用的是养的鹰。”谢沉理直气壮,“老婆的军功章有一半。”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