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荀彧透露消息(二)_三国之召唤天下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79章 荀彧透露消息(二)(1 / 1)

所以单看颜良的实力,战绩,真有些模糊了。给人一种他很强,却又突然被秒杀的反差,实在让人接受不来。

再看看文丑,他的实力就真的很强了。为什么那么说呢?文丑10余合败公孙瓒,并冲乱其军阵,又与初期赵云战60合不败。从吕布2合胜来看,文丑应该有黄忠、孙策、太史慈的实力,略强于徐晃、张辽、庞德、张郃,。至于对阵关羽,也很不公平。一是他箭射张辽,30合平徐晃,凭借兵的气势将其逼退,体力有很大的损耗。二是兵败心态失衡,加上关羽借助赤兔马猛冲过来更是一种威慑,明文说了,心怯,否则最少80合。

所以文丑的实力最多只是弱于关羽而已,但也绝对是当世一流猛将,比张辽,徐晃,张合等人绝对要强上一筹。

而此刻,刘辩听到荀彧说,一个少年,能拳败颜良和文丑?这简直是天方夜谭,不可置信啊。

武将的年龄和身体素质,是很影响他本身实力的。少年时期,人的筋骨还未长成,是比不过二十五六岁,巅峰时期的。颜良文丑现在应该是巅峰时期,二三十岁的时候。一个少年竟然能把他俩给揍了,那能说明什么?说明这个少年的武力最起码比颜良和文丑强上不知道多少。

而且荀彧说两柄大金锤,这才是关键啊。

要说三国里用锤的武将,刘辩还真找不到一个出名的。毕竟三国时期,大部分武将都是一柄大刀,或者一柄长枪作为武器,最多也就是戟了,哪有什么用锤的人,锤在当时都算是冷门兵器了。但是到了隋唐,大锤好像就流行了起来。

说起锤将,那四猛八大锤肯定要说说。四猛八大锤,第一金锤将不用看了,就是李元霸了。然后就是银锤裴元庆,铜锤秦用,还有铁锤将梁师泰。

李元霸作为使锤的代表武将,即便其实演义虚构出来的人物,但是也是深入人心。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太强了。李元霸作为隋唐武将的第一人,其实力可是堪比西楚霸王项羽的人物。其与隋唐第二条好汉宇文成都交手,殿前比试中,宇文成都用尽全力都无法撼动李元霸的一只手。轮到李元霸时,他挥挥手宇文成都就仰面跌倒。最后两军交战,宇文成都更是被李元霸活活撕裂。与隋唐第三条好汉裴元庆交手,裴元庆接了李元霸三锤,调转马头,落荒而逃。李元霸则哈哈大笑说,你接了我三锤,我就饶你一条命了。与隋唐第7条好汉罗成交手,罗成铁枪被李元霸一锤打断,罗成虎口震裂,落荒而逃。在四明山,李元霸一人冲阵,击败十八路反王二十三万大军,打死敌军大将五十多人。之后,一人冲阵,冲入一百八十万反王大军,一路冲杀,逼的十八路反王跪地投降。

可以说,李元霸在隋唐演义中,武力比任何人都强太多了。这就和秦汉的项羽一样。三国则不同,三国里,吕布实力即便是第一,能和他抗衡的还有赵云,典韦,关羽等人,但是隋唐里,就是李元霸一枝独秀了。

刘辩听荀彧的话,那可不就是李元霸跑到袁绍那边去了。

难道时空乱流中的三人,李元霸真的就跑到袁绍那边去了?但是李元霸傻乎乎的,是个弱智儿啊。他这不去那不去的,怎么就会跑到袁绍的地盘上去。而且他揍了颜良文丑,想来是因为颜良文丑惹到了他,这才被他揍的。那袁绍应该也不认识李元霸才是啊。李元霸打了颜良文丑,他应该找人去抓李元霸才是,怎么李元霸就成了袁绍的手下了。

难不成,是有什么人在给这二人找关系?如果说李元霸是个痴呆儿,但是其对亲人,对恩人还是十分有感情的。并没有到六亲不认的地步。

就拿秦琼救了李元霸一家,后来李元霸锤震四明山,就是不打秦琼。就是因为秦琼对他们全家有救命之恩。所以在此事上来看,李元霸打了颜良和文丑,却不打袁绍,反而成了袁绍手下的武将,这说明什么?这就说明其中有人在李元霸和袁绍之中说话善解啊。

荀彧说跟随李元霸一起去袁绍麾下的还有一个谋臣,那就说明,就是这个谋臣说服李元霸不打袁绍反而进其麾下的。

这人究竟是谁呢?李世民吗?按理说李元霸最听的,就是他二哥李世民的话,所以如果那个谋臣是李世民的话,刘辩还真相信。毕竟时空乱流连李元霸都搞出来了,带个李世民也有可能啊。

“主公,你怎么了?”荀彧明显发现到了刘辩此刻呆滞的状态,房玄龄,徐庶等人也发现了。

刘辩一听到荀彧在喊他,当即回过了神。他看了看荀彧,肃然道:“文若,你说你走的时候袁绍手下除了那员小将外,还有一名谋臣,那谋臣是何人,叫什么你可知道?”

荀彧闻言,恍然大悟。原来刘辩刚才的惊讶是因为这件事。不过那人向来神秘,好像就只对袁绍说过他的名字,而袁绍也从来没有向军中的人表明其身份,和名字,日常的时候,别人想见他一面都难,更别说他的身份了。

荀彧沉默了下,随即无奈道:“这……我倒真不知道。此人身份十分神秘,平日里很少出来。在袁绍军中,除了袁绍自己,好像就没人再知道他的来历和姓名了。”

刘辩闻言,沉吟了下,想着,那就没错了。

神秘人,指定就不是田丰和许攸二人了。那没的说了,就是除了上官婉儿之外,第一次时空乱流的三人,其他二人李元霸还有个未知的谋士,都跑到袁绍那里去了。

这下可就糟了,袁绍本就是官渡前的最大的诸侯,虽然其性格儿女私情,好谋无断,听不进正确的意见反而喜欢听信谗言。

不过那只是建立在一种情况下,就是他手下没有太强的武将,或者太厉害的谋士。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