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刘辩的才华,文韬武略他是知道的。而且刘辩的身份还那么贵重,现在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管是身份上,还是才华上,他都比蔡文姬厉害,所以都是蔡文姬配不他,这样自己,蔡邕想着自己早些把女儿交给刘辩,他绝对是赚的。
而且明眼人都知道,当今天子年幼,是不可能管理朝政的。所以朝中一切的事,都是由刘辩和其手下管理的。所以其实,当今天子名义上虽然是刘协,实际上就是刘辩。刘辩想要当天子,随便自己拟一封圣旨就可以了。但是他不这么做,肯定是有原因的,如今董卓虽灭,但是天下还是纷乱不堪,尤其是各地黄巾乱党祸国殃民,还有各地诸侯纷争地盘,都是一些事。大汉江山自从经历了宦官之乱,黄巾之乱,还有董卓之乱三乱之后,实际上就是名存实亡了。
本来中央政权司隶这块地盘,都被董卓和其手下所占领,但是最后司隶硬生生的是把刘辩联合十八路诸侯,利用他的智勇给啃了下来。所以如今司隶的实权都在刘辩手中,而剧他今天入朝和一些老朋友的谈话中,他知道了,刘辩手下不仅文武多,武将中,更是有能伤败吕布的武将。而谋士中,有出名的毒士贾诩,还有水镜先生的学生徐庶,还有赵普等人,而且最让蔡邕吃惊的是,他的大弟子房玄龄竟然也归了刘辩,投效了刘辩,成为了刘辩手下的一个谋士,这才是最让他吃惊的。
要知道自从房玄龄从他那里学成之后,就一直了无音讯,原本蔡邕还害怕这天下大乱,房玄龄是被贼人害了,最后却不想房玄龄竟然跑到了刘辩这里,投效刘辩了。这就让他很吃惊了,他没想到他的大弟子竟然如此成了刘辩的谋臣,那他和刘辩的关系也就更好了,这样他把女儿交给刘辩,他显然也更放心了。毕竟他是天下大儒,又是汉臣,而他的弟子是刘辩手下的谋臣,他的女儿如果再成了刘辩的妃子,那他蔡家就真的和刘辩有着莫大的关系了。而且未来刘辩成为天子的几率很大,如果他真的成了天子皇帝,那他的女儿蔡文姬肯定要和刘辩的一众妃子在后宫争权,蔡文姬很聪明,这点蔡邕自然知道,而且有他的大弟子房玄龄帮蔡文姬,想来未来蔡文姬也不可能受欺负,这么一想,蔡邕越来越觉得他应该让蔡文姬留在刘辩身边了。
而除了这些点,他还听说了,司徒王允都把自己唯一的爱女给了刘辩当婢女,虽然那不是他亲生的,但是王允已经那么老了,显然早已经把他的养女当成亲生女儿了,连王允都愿意把自己的女儿献给刘辩当成婢女,那他蔡邕难道还比不过王允?当然是拼女儿上,蔡邕可不觉得这天下间有比他女蔡文姬长得漂亮,又有才华的女子。
蔡邕这么一想,随即面带笑容的看向蔡文姬说道:“你就听大王的话,留在大王身边好了。”
蔡邕显然是替蔡文姬答应了刘辩的话。但是蔡文姬却十分担忧的看着他,说道:“那父亲你呢?”
蔡文姬这么想,她要是留在洛阳,那蔡邕不是还是会回陈留吗。蔡邕虽然身有官职在朝中,但是自从董卓当政之后,他就成了地方官员,,管理陈留的圉县,所以蔡邕显然不会留在洛阳。而且她的家就在陈留,其实蔡文姬也很想家。她虽然很想和刘辩待在洛阳城里,但是她却也想家。
所以此刻,蔡文姬有些疑问的看向蔡邕问道。
蔡邕闻言,抚了抚自己的胡须,说道:“我自然是回陈留郡了。”
他这么一说,刘辩明显发现了蔡文姬小萝莉眼中的不舍。这可就不好了,刘辩心中一阵慌张,蔡邕要回家,但是蔡邕的家在兖州,不在他司隶啊。
虽然你说兖州现在是刘岱的地盘,刘岱和他的关系也好。不过兖州是兖州,司隶司隶,他现在的兵马能管理一个州就已经不错了,兖州的事,他是直接交给了刘岱去处理了。
但是这么一来,蔡邕说回兖州,那蔡文姬肯定也想和啊一起回去啊,毕竟蔡文姬就算再喜欢他,崇拜他,他刘辩也没有人家爹亲吧。刘辩这么一想,随即说道:“蔡中郎啊,你还回兖州干嘛,索性就一家人都搬来洛阳住吧。”
蔡文姬闻言,也是一脸期待的看向蔡邕,如果她一家人都能搬来洛阳那是再好不过的了,那样他既能和刘辩在一起谈论诗赋,又不怕见不到他的父亲了。
蔡邕闻言,摇了摇头看向刘辩说道:“陈留郡是臣的老家,臣还在更喜欢待在老家啊。”
而后他又看向蔡文姬说道:“文姬你就好好待在洛阳陪大王好了,闲来有空的时候到陈留看看我就好了。”
蔡邕显然还是更喜欢待在老家一些,比起洛阳的繁华和生活节奏,他显然更喜欢他老家一些。毕竟洛阳就算是再繁华,再有朝廷贵权,但是他确实是不习惯洛阳的生活。而且他如今已经快年入六十了,也快寿终正寝了。所以他也没有精力天天上朝了,他不像王允那样贪恋权势,他蔡邕早年一直是拒朝廷征召之命,直到后面无奈才到了朝堂当官。他可是一代大家,天下士子的楷模,所以即便是董卓当政是也对他特别的尊重。
如今刘辩想让他带着一家人留在洛阳,他显然是不想这么干的。但是蔡文姬不同,蔡文姬也快到了该嫁人的年龄了,即便她再有才华,没见过世面也是不行了。所以蔡邕想把蔡文姬留在刘辩身边,一是为了她好,二就是也让她自己一个人在外,好好成长一番。
刘辩点了点头,对蔡邕说道:“既然如此,那我就不勉强蔡中郎你了。”
刘辩也想了想,蔡邕已经入了晚年,自然是想安享晚年,不再朝堂勾心斗角,争权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