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辩随即看向贾胖子和荀彧,徐庶,秦琼,赵普等人,他说道:“此时召集你们前来,确实是打扰到了各位休息。不过本王也确有要事,要和诸位说说。”
众人一听刘辩有要事,个个都变的老老实实的坐在位置上。众人异口同声道:“主公你有什么要事?”
刘辩看向众人,肃然道:“从明日起,我就要和赵云,罗成两位将军学习武艺了。这一学,我也不知道要多久。所以我召集你们前来是想和你们说,从明日起,军中要事,朝中政事,还有各郡的事情我都不会过问了。”
什么,刘辩要闭关学武?一众谋士都长大了嘴巴,不可置信。要知道学武可不简单,应该是特别的累,和痛。荀彧,贾诩等一众谋士可都不愿意去学武,因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太苦,太累了。
而学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成,大部分人都要花费数年乃至十数年的时间才能出山。而那些学成的人,大多数也都是战死沙场,如吕布,赵云这样的武将,可以说是少之又少。这样吃苦,吃力不讨好的事,一众谋士们都觉得只要傻子才会干。纵有一身勇武,倒不如他们在幕后运筹帷幄来的更好些。
而且刘辩此刻在众人看来,应该是往文丑,谋士发展才是啊。怎么他就突然想学习武了。要知道在徐庶,荀彧等人看来,刘辩能写诗能作赋的,而且写出来的东西还都是千古难寻,他们是自叹不如。
所以如今天下士子也都给刘辩戴上了一个头衔,那就是天下第一才子!
要说起洛阳王刘辩,那现在天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是天下第一才子啊。写出的诗赋就连那些大儒们也自叹不如。如今刘辩竟然说要学武,这是闹哪样啊。
“主公你这是为何?你有如此才华,为何要去学武?这不是浪费你的才发吗。”贾胖子也很不解啊,于是他就看向刘辩问道了。
你现在这么小都有这样的才华了,再去求学几年,没准就能成孔子那样流传千古的贤者了。但是刘辩如果把这些时间都放在学武的心思上,那不就浪费他的才华了。一众谋臣们肯定是不同意他学武的。
贾诩话落,徐庶,荀彧等人也是同问道:“是啊,主公身份贵重,怎么能去学武呢?”
最后,就连秦琼这个武将都是说道:“学武不易,主公你要三思而后行。”
在他们看来,刘辩的身份如此高贵,竟然去学武。学武的那些人一般都是家中贫困的人而已,那些家中有些身世的士子们,都是拜师读书的,哪里有去学武的。而且刘辩身边又不是没有武将保护,他手下那么多武将,他就算自己去学武又能学的比那些武将强吗?这不是多余的事吗。
刘辩闻言,摆了摆手,肃然道:“我意已决,诸位不必劝阻了。从明天起,我就要学习武艺。”
刘辩和贾诩他们的想法不一样,刘辩自知自己可没有什么才华,那个所谓的天下第一才子的头衔,不过是他知道那些人诗赋而已,他自己显然是不会写的。所以他其实根本不是什么才子,但是如今如果他再不学武,未来他就真的是文物两不全了,那时候就算有系统帮他,但是没有武艺的他也太容易被杀害了。
“唉。”贾诩哀叹一声。
徐庶,荀彧等人也是无奈道:“好吧,好吧。”
没办法啊,刘辩是主公,他们是臣子,他们自然不嫩阻挡刘辩的选择。而且学武也不是一件坏事,他们显然也体验到了上次差点被一群土匪给杀死的滋味。刘辩想学武,显然是因为他不想拖累那些武将,也是因为他是为了自己着想。他们显然不能因为自己的想法就去阻止刘辩的想法,这肯定是不对的。
刘辩听了他们的话,随即点了点头,说道:“从明天起,朝中政事,各郡的民事都交给荀彧,徐庶,赵普,贾诩,房玄龄你们几人管理。然后军中的事,一概由秦琼,廖化等人管理。”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道:“是。”
“好了,天色已晚,诸位且回去休息吧。”刘辩随即让众人回去。
众人纷纷离去后,只有荀彧一人还迟迟不走,刘辩随即问荀彧为何不离去。
“文若啊,你还有事吗?”刘辩问荀彧道。
荀彧略作迟疑,说道:“主公,如今袁绍正在幽州和刘虞争夺幽州的地盘,自从公孙瓒死后,袁绍就占领了公孙瓒的地盘,而袁绍此刻已经派大军前往冀州增援他的大将颜良,准备一举攻下幽州。”
刘辩闻言,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袁绍竟然行动的那么快,直接就和刘虞对上了。袁绍如今的兵马想来肯定不少,不然不可能直接就去幽州打刘虞的,他刚得了冀州,应该稳固地盘才是,却突然去幽州打刘虞,那想来是因为他的兵马已经足够去打幽州的同时,也守住冀州了。
“然后呢?你莫不是想让我去支援刘虞?”刘辩看向荀彧,问道,荀彧和自己说这事,是为了什么?
难不成荀彧想让他去帮助刘虞?刘虞虽然是汉室宗亲,而且特别亲民,为政宽仁,安抚百姓,深得人心,不过军事上他连公孙瓒都打不过,更别说现在的袁绍了。
袁大头这下子是真的变成大头,如果再让他得了幽州,那他就真的起飞了。
荀彧摇了摇头。说道:“自然不是。”
支援刘虞,那是不可能的事,刘辩现在的六万兵马守一个司州都自顾不暇了,更别说去帮助刘虞了。要知道如果刘辩现在要去帮刘虞,虽然幽州离司隶不远,但是他又能派多少兵马呢?三万不够,全部派出去,他自己就有危险了。毕竟荀彧已经大致算了算袁绍现在的兵马,他在袁绍府上当上宾的时候自然知道袁绍的兵马,当然除了袁绍的兵马,还有韩馥的兵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