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纵观天下_三国之召唤天下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74章 纵观天下(1 / 1)

要是其他几路人马不顺利,到时候吕布来援张辽,把西河郡给围了,那时候,他可就插翅难逃了。不过刘辩觉得这事的可能性不大,毕竟秦琼等人比起高顺等人来,可是要强上一个等级的。想来秦琼打高顺应该没问题。庞德十万大军,打一个张杨应该也没问题。

而在刘辩还在犹豫攻不攻城的时候,他身边的杨再兴却是按奈不住了,他随即向刘辩说道:“大王,下令攻城吧。咱们今天就把西河郡给他全部打下来。”

他话落,牛皋也是说道:“就是,我看这个张辽不过是插标卖首之辈,我牛皋便能败他。”

他们俩话一说完,岳飞却是摇了摇头,看向杨再兴等人,说道:“今日我岳家军已经久战,此刻再攻城恐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主公,我意我军先驻扎在西河郡,再观望观望,等待时机。”

刘辩闻言,默然点了点头。正如岳飞所言,岳家军久站了那么久,如果现在再战,只怕真的是不太可能打赢这场仗。他倒不如先驻扎在西河郡内,以待时机。

到时候如果风云变化,秦琼,庞德他们若是把其他两郡给打完,那他这边的压力显然要减少不少。

刘辩随即大手一挥,说道:“撤军!”

………………

入夜,并州西河郡内。

刘辩自从占领了西河郡五个县后,就让岳飞吩咐下去,不能让士卒们欺负百姓们,更不能随意抢百姓的东西,但凡欺负百姓者,定斩不饶。所以麒龙军们虽然打下了西河郡的五个县,但是都是在县内原本并州军就设立好的军营中休息的,所以一点都没惊动到百姓。并州的百姓得知刘辩入并州后,也都是闭上嘴,什么都不说,显然,百姓们自知这是要打仗了。

而此刻,在军营中,刘辩账内。

刘辩刚和岳飞,荀彧等人谈论了军事,还有如何攻城的事情,随即便回到了自己的营帐内。

刘辩躺在木床上,正准备入睡时,却突然想到了一个事。就是上次关与他召唤的事情,他上次指定召唤到了荆轲,但是荆轲到现在还没来呢。这种迟来的情况,可不多见他,他随即和系统交流道:“系统,我上次指定召唤的荆轲呢?”

系统突然回声道:“荆轲已经被宿主召唤出来,不过因为他职业的缘故,所以系统并未让他出现在宿主面前,宿主想要荆轲现在现身吗?”

刘辩一听,想想也是。荆轲是个刺客,就要做到十分的隐秘。隐秘到让他麒龙军的人都不知道荆轲的存在,那袁绍自然也不可能知道了。

刘辩想了想,他召唤来荆轲去刺杀袁绍,只是让荆轲去刺杀肯定不够,他还要给荆轲一把暗杀的好武器。不错,就是含光剑了。刘辩想了想,让荆轲佩戴含光剑是杀袁绍,还真是有些可能把袁绍给杀了。

但是他现在也需要含光剑,毕竟含光剑这种宝剑,可以说是他的杀手锏了。留着就算有高他武力值五点的武将,刘辩都有信心在含光剑的辅助下,把那人杀了。所以如果现在他让荆轲去刺杀袁绍,然后把含光剑给他,那到时候自己要是碰到危险了,可就倒霉了。

刘辩对系统说道:“算了,先别让荆轲出来了。”

系统随即应了声。

刘辩不再和系统交流,但是却在静思着,消化他这一天的经历。打仗,不是他想的那么容易,以前他总以为打仗就是武将间的对决,直到他今天亲自上阵了,才知道,一场战役要死多少人。这还是一场小战役,想想后面的官渡和赤壁,刘辩不禁一阵头痛。

他差点忘了,还有一个江东啊。

他想得天下,竟然连江东那块地方都给忘了。话说按照现在天下大势的分布,孙坚死了,孙策应该还没死。而他和周瑜,应该是占据了交州了。

一想到周瑜,刘辩就是一阵无奈啊。周瑜是什么人,刘辩觉得三国文武全才里,就当属周瑜了。

周瑜辅佐三孙,为孙权权衡天下。周瑜与孙坚很早就有缘,孙坚死后,周瑜率兵迎接孙策,孙策从此感到有了希望,孙策与周瑜同娶大小乔是三国佳话,可见,周瑜在吴国的地位不可动摇,孙策之后,周瑜成为孙权最坚定的支持者。官渡之战后,曹操令孙权将儿子送到他那里作为人质,其他大臣不敢表态,只有周瑜坚决反对,在房中给孙权权衡天下,道出能够与曹操抗衡的道理,是为房中对,这才让孙权下定决心对抗曹操。

想想赤壁大战,赤壁一战奠定三国鼎立之局势。三国时期最著名的三大战役,其中官渡之战曹操统一北方,但曹操统一天下之战的赤壁之战,却是完败,号称80万大军(实际上只有23万大军左右),面对周瑜的三万军队,竟然最终输得连裤衩都没有了,根本原因是周瑜的胆识过人,能够在敌我悬殊巨大的前提下,找到曹操的弱点:一是军队数量吹牛;二是明白曹军不习水战;三是知晓曹军水土不服,最终瘟疫流行;四是深知曹军粮草不够,几十万大军供养有问题;五是分析曹军战术有误,战船首发相连的最大弱点;六是曹操骄傲,没有将其放在眼中等方面,然后是善听部下计谋,终于找到小得不再小的机会,在冬季竟然捕捉到东南风的机会,而且在东南风之后又迎来暴雨,这或许也是天助周瑜,因为这种可能或许是百年难遇。周瑜排行第二,实在是因为曹操所谓一大群通天的谋士在周瑜面前都不值一提,被扫得无声无息。

而后面孙策死后,周瑜却是一心辅佐孙权,为孙权举荐了大量人才。孙权最终成为三国的一方重要力量,根本原因是周瑜举荐了一批核心人才,主要有三个,一是鲁肃,二是吕蒙,三是陆逊,这三人在吴国那是通天之才,其能力不在周瑜之下,而且最终证明了这三大能人是孙吴政权雄立天下的核心。

周瑜可以说是文武全才,一场官渡之战就能让其封神了。要说诸葛亮在其中以计谋帮助周瑜,那些都是小事了,重要的是,周瑜打败了曹操,而且还是在兵马相差那么多的情况下,而不是诸葛亮打败了曹操。

不过可惜啊,周瑜是天妒英才早逝了。周瑜在三十六岁之际仙逝,否则,孙权谋取天下并非没有可能。

而除了周瑜,江东还有个奇才,就是陆逊了。三国时期,江东人才辈出,众所周知,江东原离中原之地,原本孙坚为孙策孙权二子所留下的地盘可不大,孙策后面都依附袁术去了。但是后面,吴国就是孙策,周瑜。孙权,陆逊他们一点点的建立。

说起陆逊,刘辩觉得陆逊可以说是第二个江东第二个周瑜了,周瑜打败了曹操大军,陆逊则是打败了刘备大军。

当初夷陵之战让刘备政权从此依附。三国最著名的三大战争,大部分人只知道官渡和赤壁之战,而知道夷陵之战的人要少许多,其实,夷陵之战或许并不比官渡和赤壁之战的作用小,官渡之战成全曹操统一北方,而赤壁之战形成三国鼎立之势,但夷陵之战却把刘备差点打回原形,从此只能依附于吴而存在,吴蜀联盟才真正形成。当年刘备为报关羽之仇,不听诸葛亮之劝告,亲率十万大军东征,六百里连营,最终被陆逊打得彻底叭在地上,几乎全军覆没,只身逃往白帝城,最终死在白帝城。此战之后,刘蜀政权已是延喘,幸亏有诸葛亮支撑,否则,蜀不能再成为蜀,即使如此,蜀国从此就只能依附于吴国而存在。

而陆逊的石亭一战,让魏国从此不敢南下。陆逊不但能打败刘备弱旅,而且同样能将曹军打在地下,石亭一战,大败曹军,曹仁也是死里逃生,最终羞愤交加而一命归西。从此,孙权北方安定,曹军再也无力骚扰。

陆逊智救孙权,安然而返。公元234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吴国在东边响应,孙权亲率十万大军北伐,曹睿亲率大军南下,孙权败退,陆逊派亲信韩扁给孙权送信被曹军所抓,可陆逊依然羽扇纶巾,还在那里信步漫游,而另一谋臣诸葛瑾吓得要死,请陆逊退兵,陆逊并不理会,还按照原来的谋划进军,虚张声势,曹军闻其大名,慌乱堵住城门,导致自相残杀,陆逊在安全撤退中还斩俘曹军上千人,演义中诸葛亮的空城计或许取自这里,真不过真实的演绎者为陆逊。

不过可惜,陆逊没有谋划天下的谋略,在机会来临时不敢把握。夷陵之战不乘胜追击,全歼刘备,或许正确,形成了长久吴蜀联盟;但石亭一战,如果依照朱恒之计,天下归吴也未可知,而且战争的未来走向确实如朱恒之计。所以,在战争谋略上并不逊于周瑜的陆逊,却是没那么多人记得,就是因为他的不果断,不对,应该是没有夺天下的胆子。如果是周瑜有此良机,周瑜一定不会错失而取天下,如果诸葛亮有此良机,并拥有吴国之势力,那天下一定会改变。可惜的是曹操在赤壁有此良机,却败得一塌糊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