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征服个球_大唐:开局被送入洞房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66章 征服个球(2 / 2)

后来,便专门设置了“东选”,以便利关东的选人,就近东都洛阳考试,不必远涉京都长安在常科考试,除此之外,李二还经常下诏命各地官员推荐人才。

科举内容分秀才、明经、进士、明法、书、算六项。

秀才科于贞观中因事废绝,明法、书、算比较专门,一般士大夫都喜欢参加明经、进士二科,进士与明经相较,明经考贴经,进土科除试策问、贴经之外,还要加试诗赋、文章。

贞观时,进士科十分吃香,甚至有“缙绅虽位极人臣,不出进士者,终不为美"之言。

这句话的意思大概就是如果当了宰相,而没有取得过进士头衔,那都是终身撼事。

可见在李二的倡导下,由科举进入仕途者,在大唐有着何等高的社会地位。

当然,也不是谁都可以中举的,贞观时进士中举非常之难,以致从少年考到白头仍未中榜者比比皆是,甚至有终生未中、老死科场的。

“其进士大抵千人得第者百一二,明经倍之,得第者十ーニ”,说的就是这种状况。

科举虽然在隋朝时便已经开始,但是要论实际应用,还是从贞观年间开始。

自从萧煜整出印刷术之后,大唐的文人士子质量便“唰唰唰”的上升,特别是印刷术推广至全国之后,不止读书人变多了,而五姓七望在文人中的影响力也越来越低。

再加上大唐已经废止了从前的推荐制度,选拔官员的唯一制度就是科举,唯才是举,公平公正。

反正现在已经不是士族门阀的时代,而是庶民的时代,这年头书籍已经成了烂大街的东西,人人皆可读书,士子后面,终于可以不用加上门阀二字。

他们不再是为了别人读书,而是为了自己的光明前程而努力。

如今,五姓七望也明白,一旦天下读书人多了,那他们唯一的倚仗也就成了空想,而朝廷也不再需要他们提供所谓的高素质人才,因为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天下的读书人已经够多了,物以稀为贵,多了也就不值钱了。

因为科考即将开始,所以近日长安城的读书氛围越来越浓烈,坊市之中的书店更是增添了几十家。

当然,文书斋依旧是永远的神,除了官府之外,只有文书斋能够用活字印刷,其他店家敢用,那都是侵权行为,金吾卫不介意亲自上门拜访。

除了赶考的学子,还有来自各国的商人,其中,就有一对打扮十分怪异的汉子,风尘仆仆的入了城。

不过,对于海纳百川的长安来说,这群人并没有引起其他百姓的注意,大家依旧忙活着各自的事情。

几个汉子进了城后,就立刻拉住一个大唐百姓,叽里呱啦的说了半天,只可惜,大唐百姓根本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只是一脸不耐烦地甩开他的手,然后继续忙活着自己的事。

几个汉子渐渐有些急了,开始满城乱蹿,逢人拉着问。

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在靠近东市的时候,他们碰到了一群胡商,双方似乎来自同一个国家。

“你们是新罗人吗?”一个商人用奇怪的话问道。

“是,你们也是新罗人吗?真是太好了!”

听到这熟悉的话,几个大汉顿时激动的热泪盈眶,这种远在异国他乡,却能碰到老乡的感觉真好!

主要是大唐人太高傲了,从新罗到长安,无论哪个城池,只要碰到大唐百姓时,总能看到他们脸上露出的轻蔑而又鄙夷的目光,那感觉就好像几个大汉不是人,而是会直立行走并且还会说话的大猩猩…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