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伙,该不会是干柴遇上烈火,然后搞在一起了吧?
特么的,老子在这吹着寒风瑟瑟发抖,你们两个却在里面风流快活,简直是太气人了!
萧煜叹了口气,望了眼灯火通明的大殿,最后实在是受不了了,就干脆出了感业寺,躲到外面的马车里躲避寒风。
过了大概半个时辰,李治才一脸神清气爽的从寺庙中走出来。
萧煜看了他一眼,轻笑道:“怎么,佛拜完了?”
“对。”李治一本正经道。
“陛下,你这佛拜的还真够诚心啊,拜的脸上都是胭脂水粉…”萧煜幽幽道。
“啊?”李治一慌,随后连忙用手一擦。
“在左边…”萧煜提醒一句。
“哦哦…”
看着李治手忙脚乱的擦拭着脸上的红唇印,萧煜轻轻一笑,心里却是另一番想法。
看来,武氏果然有几分手段,现在已经将李治给迷的神魂颠倒,相信用不了多久,李治就会将她给接回宫了吧?
啧啧,历史上那位功过参半的女帝,终于还是走上了属于她的路。
也不知道,朝中那些大臣知道这件事后,脸上的表情该有多精彩呢?
…
永徽元年二月,萧煜在李治的旨意下,从工部调了一批工匠,然后便前往处于淮南道的扬州。
扬州,是全国最大的经济都会,也是最发达的国际港口城市,有“天下之盛,扬为首”的称誉。
“市桥灯火连霄汉,水郭帆樯近半牛”是对扬州地区贸易往来、商贾云集景象的写照。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更是了道尽了扬州地区首屈一指的经济地位。
扬州繁盛的原因,要归于其地处长江、运河交汇地带的区位优势和便利的水运条件。
一方面,扬州是大运河邗沟段的起点,这条最初由春秋时期吴国开凿的运河,历经隋炀帝时期的疏浚、整治,到唐代已经成为沟通长江、淮河流域的纽带,也是通往长安、洛阳的重要水路。
另一方面,从高祖时期,随着经济重心南移,长江流域的经济地位有所提升,扬州和益州两大经济中心甚至超越北方的长安、洛阳,成为全国工商业和贸易发展最为繁盛的地方,称为“扬一益二”。
扬州正处于长江、运河一横一纵的水系交汇处,其在水路交通和商业贸易中的地位和优势显而易见。
而且扬州与泉州、广州、明州并称四大港口,其中扬州位置最靠北,也是外国人员和商队由长江流域北上到达长安、洛阳的必经通道之一。
正是因为扬州海运发达,所以萧煜才打算在这里造船,然后将扬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对于萧煜下扬州一事,朝中倒是没多少人反对,肯定是之前长孙无忌的宴请起了作用,所以许多人都以为他是自己人。
而面对自己人,他们还是很大方的。
所以李治下旨时,完全没任何人反对,就连户部尚书,也十分爽快的同意拨钱。
而萧煜下扬州之时,还将一家老小都给带在了身边。
女人能出长安的机会不多,李铁心还好,她之前在兵部任职的时候,还出去打了个仗,之后又跟着萧煜一起去西州。
然而临川却不一样了,她从小到大,都是待在长安,没什么机会出去。
反正这次是朝廷拨款,就干脆带着全家老小一起去旅游,至于办事嘛…嗯,那是顺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