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时隔多年,萧煜知道姜岩一定发生了很多事。
但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航海,其他事情都可以以后慢慢说。
…
卢晟在扬州的影响力还是不错的,或者说扬州不缺会水的人,所以很快,七八百人规模的水师便在造船厂附近展开了训练。
这些人虽然会水,但是纪律不足,素质也没办法和正规的部队相比,所以必须得先训练一段时间。
不过也正好,就算以造船厂的速度,要造一整只船队出来,最起码也得花费半年时间。
而半年的时间,将这群会水的人训练成水军,应该是绰绰有余的。
虽然是商船,但萧煜要他们会的有很多,比如熟悉水上作战,还有操控战船等等,这些都是基本操作,他们会的多一些,在海上的危险就少一分。
转眼间,又过了两个月。
这两个月里,倒是没什么大事发生。
造船厂这边,工匠们已经将第二艘船造了出来,并且第三艘也进入了尾声。
正所谓熟能生巧,第一艘船他们就仅花费了一个半月,而后面他们是越来越熟练,造船的速度也越快。
如此看来,半年内将航海舰队组建起来,应该没什么问题。
除了造船厂和训练水师外,长安那边也发生了不少事。
李治写了几封信,告诉他最近发生的事情。
第一件就是在上个月时,他终于将武氏从感业寺中接了出来。
听说最开始提出这个意见时,群臣是表示强烈反对的,特别是长孙无忌,直接大骂武氏乃是“妖妇”,断然不能将其接出来,不然肯定会遭天下人耻骂的。
然而就在李治头疼的时候,一个人却力排众议,直接将武氏接回了皇宫。
这个人就是王皇后。
武氏出的主意不错,李治回去之后,冷淡了王皇后,转而开始独宠萧淑妃。
王皇后作为后宫之主,哪能受这种气?正巧这时候,王皇后忽然在李治的寝宫看到了一首诗。
“看朱成碧思缤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而且还有李治的回信,内容同样恩怨缠绵,王皇后当即就震惊了。
一看署名,她更是连话都说不出来。
武媚娘!
这个名字她可不陌生,当年叱咤风云,风头直逼先帝四妃的才人。
虽然只是转瞬即逝,不过她的名声,却依旧响亮。
只是王皇后想不通的是,李治是什么时候和武氏勾搭上的?
而且看两人这信的内容,两人应该已经相好有些日子了,其中李治更是各种花式表达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