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长生听的云里雾里,之前吃早餐的时候便听到宁师兄说什么问道境,现在又听师兄说悟道。这是修行的境界么?想到了,那就要问。陆长生拍了拍左边吃的正欢的宁宗权,“宁师兄,请问,你们之前说的问道、悟道是,指的什么呢?”
宁宗权右手拿着筷,左手端着一盅汤,咕噜咕噜地喝下,吐了口气,拍着肚皮对陆长生说道,“这呀,是我们修行之人的十六重道境。”
宁宗权见陆长生没吃了,便拉着他的手,轻轻跺脚,一圈波纹自他俩脚下扩散开。脚下本结实的地砖骤然变软,‘啵’的一声,两人从地面梭了下去。
层层台阶,跟随两人的脚步出现、消失。
宁宗权带着陆长生来到了八方堂的藏书阁,松开陆长生的手,宁宗权朝着阁内轻轻一招手,一本《道心修持总序》飞到了他的手中。
“小师弟,你可以先看看这本书,足以解惑了。”宁宗权将书塞到了陆长生的手中,继而又招出了一本《洞真》,找了个地方坐下看起了书。
陆长生学着宁宗权的样子,找了个椅子,将手中的书,放在了书案上,翻了起来。
“入道修持,求己长生。”
“问于天地,学至幽灯。”
“悟善思齐,触类旁通。”
“养贤纳士,得其所幸”
“忘怀得失,舍经从权”
“成物成己,丹心不封”
“人得通避,仙路如翁”
“地无遗利,天自我生”
“……”
“凡我辈修者,长生乃修持之意义所在。如不得长生,也需行那善事,有德于天地,不可恶了天地。”
字数不多的总序,陆长生很快便是看完,了解了师兄们提到的境界之分。
入道、求道、问道、学道、悟道、触道、养道、得道、忘道、舍道、成道、丹道、人道、仙道、地道、天道。
十六重道境,虽分深浅,不分高低。道境只是茫茫修持之人道心的总结,无关法,也无关术。
今日你或是一朝悟得天自我生,却不懂入道修持,那也只是凡世至圣,不得长生。
陆长生看的入迷,原来这是修持,原来这是修道,原来这才是长生之道。
“宁师兄!求问如何入道?”他将书合上,双手抱拳,左手拇指插入右手心,呈那阴阳之形,毕恭毕敬的问着宁宗权。
宁宗权头也未偏,嘟囔道,“小师弟啊,莫急,为时尚早,来日方长呀。今日准你一夜不归,先去找你家小妹吧。”
陆长生恍惚看见宁宗权挥动了一下手,便感觉自己身体一轻,目眩神迷间,再睁眼,发现已是来到了黄素堂。
堂内灯火辉煌,透过窗户,隐约能见到里面,有五大一小六个人影。
陆长生将耳朵贴在门上,想偷听一下里面在讲述什么,哪知刚附耳上去,便听黄素居士的声音在他脑中响起,“长生,进来吧。”
陆长生像是做了坏事般,捻着鬓角,局促的推开门,走了进去。
堂内,黄素居士盘坐在首位,座下依次是四名弟子,正闭目修行着。
只有陆高欣,瞪着大眼睛,这里瞟瞟,哪里瞅瞅。小孩子还收不了心,更何况,陆高欣还才六岁,正是玩乐的岁数。
“师兄,叨扰了。”陆长生站定,执手一礼。
黄素居士微微笑着,“小师弟,你这是,被宗权这孩子赶过来了?”
“师兄,你怎么知道?”陆长生惊讶的看向黄素居士,他确实没想到黄素居士能知道自己过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