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乃前世上古人皇,姬昌则是西周文王,上下不过万年时间。在此世,却已是不记年之前的人物。
一夜入道的陆长生,寿元翻了三倍,按凡人平均七十岁的寿元推算,天道境的大能,恐有三十亿年的寿元。
只入道便得三万寿元的陆长生,不经感慨,这,才是长生啊。
感慨完,净食斋便到了,三位师兄还在里面抄写着经文。熬了一宿的三人,掐着法诀,强制清醒着。
陆长生端着天麻川穹鱼头汤和一碗白粥,快乐的,大口的吃着。
宁宗权看见陆长生吃的摇头晃脑。他张开嘴无声的嘶吼了一声,两条青蛇从耳后滑落,刚掉到桌上,旁边牧师兄斜瞪了一眼宁宗权。
宁宗权赶紧朝着青蛇吹了口气,如烟吹散。
“错了错了,老牧,我错了。”宁宗权双手合十举在脸边,前后摇着。
“快抄,等会儿就要去叙经殿了。”牧师兄和刘师兄两手齐用,左右开弓的握笔快速的抄写着。
没一会儿,三人抄完,走过陆长生身边时,齐齐扭头歪嘴一笑,像是在说,师弟,来日方长~
陆长生感觉自己拜错了堂口,都怪这该死的签到,为何偏偏要得这道体。
他飞快的吃完早餐,想着今后要如何避免被这三个不着调的师兄坑,低着头往叙经殿走去。他没看见的是,净食斋里,坐他远些地方,其他的师兄,都面露歪嘴笑,师父好像,也在呢。
这八方堂,没有好人呐。可惜陆长生已经落了定了,跑不了咯。
叙经殿内,四列六排二十四个蒲团,整整齐齐的摆在中央,早先到来的牧刘宁三人盘腿坐在自身蒲团处,宁宗权右边空着一个蒲团,便是陆长生的位置。
铛的一声钟响,前方二十位师兄与师父凭空出现,盘腿坐定。
都应奎面朝众徒,口中玄妙之音响彻阁中。
是时天尊曰:若诸真人、无量大神行道心时,修慈悲行,得真法地;修舍心时,修智慧行,即此功德,无量劫中,复得何法?诸天圣众,诸大真人、无量大神行此功德,能如是得,不可思议。
天尊今如是说法,令一切皆知是法。
……
而说偈曰:
我于往昔,无量劫中,为诸众生,发明正道。
便视一切,如不转动,而不为害,解脱之力。
若有说者,穷劫不尽。若复至人,及以未学。
当舍难舍,以难舍故,以身无损,是名正道。
此乃上清经灵符也。
……
陆长生坐于最后,手抱丹下,耳听妙音,身周猼訑、狸力、葱聋、足訾浮现,受叙经殿之力限制,缩小体型的四相摇头晃脑的汲取着经文之密。
众师兄身周各有异象浮现。
无论是何道境,经文中的奥秘如三千浮尘世,内中玄奥瑰伟、历久弥新。
总能收得新道理。
就如坐于二排三列的七师兄丁长仁,身旁举父听着经文,右手不断地抚摸着自己的头,左手指着脚下的地面,有那巨石凝聚消散。巨石表面精钢之色悄然跃上,此乃指地成钢之法也。
又如坐于四排一列的十三师兄黄丙炎,身旁蜚踏在地上,上下翻腾着,蛇尾缠在黄丙炎的身上,枯黄草木纷飞,炎热气息吞吐,但他的头顶却有乌云汇聚,呼啸大风凭空而生,不多时,雨水落下,消散在蜚的足边。虽是灾兽之相,听的经文,反倒是悟得呼风唤雨之法。
众人盘腿听经不知岁月,叙经殿两侧有净食斋弟子分发吃食于身前,都应奎口中经文不停,手中法诀掐动,搬运之术信手拈来,将食物分发送至弟子嘴前。
陆长生同样陷入玄妙之音里,只觉口鼻处有美食飘动,张嘴咽下,始终未有睁眼,满心都是经文奥秘。
这一讲,便是把那《太上三十六尊经》阐述了一遍,又接众弟子辩经,师父解惑。
陆长生虽是接不上话,却也是大有所得。
莫师兄莫新宇正是问道境,栖身于天地间,上问苍天,下探大地之时,问题自是最多。莫师兄所问,对于陆长生与宁宗权来说,也是心有所思之项。便是听的更加认真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