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慢慢打磨_重生之九十年代小厂妹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165、慢慢打磨(2 / 2)

但来回一?趟也不容易,光是路费都不便宜,而且很多人还文化程度极低,甚至有人都不识字,长途旅行就更加不方便了。让这样的人自己去搭火车换乘汽车,转几次车才能回家,他们还都不敢,所以?每次回家,还得找个人搭伴。

所以?这些人回家,张进波都会送他们去客运总站搭乘到老家县城的客车。是直达的长途客车,而且司机和车上的旅客们基本都是老乡,甚至可能会遇上认识的人。

搭这种长途客车相对?方便一?些,但是很多人晕车,坐长途客车,真是死去活来啊。而且长途客车还比火车要?的时间更久,甚至车费都更贵一?些。所以?能够自己去坐火车的人都愿意去坐火车。

所以?,这些人都对?故乡有着说不完的眷恋。不像年轻人,见惯了外?面的花花世界回家还不习惯了。这一?群中年人,更愿意留在?家乡。如果?不是家里需要?钱,在?老家也挣不到多的,他们也不愿意出来啊。

“那是。要?是我?们家乡也这么发达,农村的生活也会很好过。”简书枚笑道。

“就是,种菜养鸡,我?们谁不会啊。搞个农家乐什么的,容易的很。可惜,我?们那边没有好山好水,拿什么吸引游客呢?”管大嫂又直叹气。

这些自然资源,是没办法改变的啊。

简书枚说:“其实也不能这么说。其实游客,就是从自己呆腻的地方跑到别人呆腻了的地方。没有人觉得自己家门口就是好风景的。也许我?们那里,也有外?地人觉得很美很好呢。只是这个需要?政府去引导,而且也还得花大量的时间和钱才能慢慢打造出来。”

“你这话有道理,天天看腻了的,见惯了的,也没有人稀罕了。就是你说的这些,我?们小老百姓也没办法啊。”管大嫂笑道。

“我?们就慢慢等着吧,也许再过十年八年我?们老家也会很好了,年轻人不需要?再出来打工养家糊口了呢。”

“那就太好了。跑几千里出来打工,真是不容易。我?们这还是好的,都是自己人,吃的住的都还很好。那些在?建筑工地上打工的人比我?们辛苦多了。”管大嫂对?于自己的这份工作还是很满意的。

她?自在?的很,工作也不累,又没有人管她?,她?只需要?每天三顿饭做好就行了。相对?在?其他地方打工的老乡们来说,已经?是很不错了,她?都会想要?回家,可见人啊,特别是中老年人,真的是故土难离啊。

简书枚也说:“连我?们有时候都会想说回老家去生活,你们就更不用说了。”

“你们年轻人,从很早就出来了,比我?们要?好很多。再说了,你们已经?在?这边安家落户了,赚的钱也足够多,比我?们要?好多了。我?们是迟早晚要?回去的。等我?们干不动,还不得回老家养老啊。”管大嫂又说。

养老这个话题,虽然离他们还远,可迟早也有这一?天的。现在?他们的老人有弟弟妹妹养了,但他们自己的养老却还知道在?哪里了。他们的孩子们,想要?赚到足够多的钱,也不容易,他们也不敢给孩子增添负担。

提到养老这个话题,总是令人很沮丧。

简书枚连忙转移了话题,“明?天我?们去买菜,今天要?把鸡蛋准备好。”

“是的。我?马上去弄。”管大嫂也记起?了明?天说好了,给人家带鸡蛋去的。

现在?买菜都是简书枚陪管大嫂来了。前段时间,因为鸡蛋多,张进波又没时间来拿回去吃,简书枚和管大嫂就试着问了几家自己常打交道的人,比如猪肉摊老板,卖鱼的老板等人,问人家要?不要?正宗的土鸡蛋。

当时她?俩带了一?些过来,再加上又是老熟客了,几个老板都愿意要?她?们的土鸡蛋,所以?隔几天来买菜,她?们就要?带些鸡蛋来卖给别人。其实也不算是卖就是直接和别人换成肉,鱼之类的了。

大家也算是各取所需。山上的鸡蛋也不至于放着坏了,顿顿炒鸡蛋,鸡蛋汤,也挺浪费的。而且在?吃过她?们的土鸡蛋后,有人还直接找她?们订购呢。现在?每次去买菜,都会给别人带鸡蛋去。

简书枚算是给自己家庄子上的鸡蛋找到了一?条销路,虽然不指望这些鸡蛋赚钱,但也算是小有贴补一?下嘛。比如今天换几斤肉,明?天换几条鱼,也都是钱啊。

现在?庄子就是个吞金兽,只进不出的。她?现在?长呆在?这里,很清楚庄子的开销,真是很耗钱。新三角公司赚的钱,都有一?半拿来填在?这里了。

方博洋和张进波程秋华在?一?起?也曾经?感叹道:“庄子真是花钱,果?然搞这个,就是前期投入大。”

甚至都超出了大家最开始的预算,因为这是个新项目,他们以?前都没有干过。真正干了,才知道,这个庄子不好经?营。前期投入太大,不知道几时才能真正盈利呢。

“营业三年,应当能搞回成本吧?”张进波说。

程秋华摇头:“这还要?看我?们经?营的怎么样,要?是没客人来,别说三年了,就是五年也赚不回来啊。”

“那就好好经?营嘛,多想些办法,多拉客人来啊。”方博洋笑道。

“也对?,别人都能赚钱,我?们怎么就不能赚钱了。再过两年水果?起?来了,多少是些收入吧。再说了,我?们还可以?多种些蔬菜,多搞些养殖业。总之,多种经?营吧。看哪一?样最挣钱,就把哪一?样多搞一?些。”

“也行,实在?不行,咱们改行,就搞种植养殖了。”

“温泉不搞了啊?咱们这不是搞笑吗?”

“怎么叫不搞呢,搞农家乐,也有人愿意在?这里住的啊,有温泉不更多了一?项优势吗?”

三个人谈论了半天,也不再担心投入大了。反正已经?进行到这一?步了,这片山也租了那么久,可以?靠时间慢慢去打磨。

简书枚其实也和他们差不多的想法,现在?就想快点把这里搞好,慢慢开始经?营。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