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简单的大朝会_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28章 简单的大朝会(2 / 2)

“报纸嘛,就是报告真实之纸!与邸报一样的东西,不过比邸报内容更丰富,版面更多,张家理短、李家理长,都可以刊登。”

“报告真实之纸?”马銮想了想道,“我想想,.,比邸报内容更丰富,版面更多,张家理短、李家理长,都可以刊登。我明白了。那,报纸可是有成本的,我们卖多少钱一份呢?”

“一文制钱,”朱慈烺笑着说。

“一文制钱?这够成本钱吗?”

“差不太多,我就没有指望报纸赚钱,相反我会倒贴一部分,奖励你和你的朋友。”

“这就没问题了,皇家在凤阳府是有汉经厂的,汉经厂有印刷作坊,我们家也有一个售书、印书店铺。”

“皇家在凤阳有汉经厂?规模有多大?”

“当然有了,凤阳原本是做北京建设的,只是建了一半不建了而已,汉经厂的印刷作坊原来有100多人,上次流冠攻破凤阳后,走了不少,现在还有50多人。”

“哦,你为什么对印刷作坊这么了解?”

“哈,汉经厂的管事叫历万书,是我同窗的父亲,我们以前经常去印刷作坊玩,看它们印的新书。”

“好,待会你带我去汉经厂看看。这是我写的文章,是关于建立新明的,你多找人多抄几份、找人约稿、全找各大朝臣、勋贵,就说是奉太子之命约稿,过些时日,本宫举行登基大典,你那时就可以找南京来的,所有不愿意写的,统统记下,交给黄小宝。这是我写的《格物致知之理》共计五篇六卷,你可以等会在马车上看看。黄小宝把铜字拿一套。再拿四千两银子。哦,还有纸,马銮,你可以联系‘皇家玻璃’店掌柜帮你从太平府我们的造纸厂买纸。那儿有一种纸比较适合印报纸,并且还便宜。”

“好,我记下了。”

马銮拿过一本书,看了起来,这一看不要紧,立马被书中内容吸引了。

黄小宝进来说,“小爷,银子和铜字,都装马车里了。”

“那好,我们走吧,马銮,~~马銮,走了。”马銮为书所迷,朱慈烺连叫两声,才有反应。

朱慈烺笑笑说,“这书交给印坊,就不拿走了,你可以在印坊好好看。”

“小民失礼,请太子宽恕。”

“这有什么宽恕不宽恕的,读书人嘛,都爱看书。”

……

汉经厂的规模并不大,占地只有一千多平方,大概有工匠五六十名,印刷设备很是齐全。

朱慈烺问向身后一路相陪的汉经厂管事,道:“汉经厂的印刷制版是雕版还是活版?”

汉经厂的管事叫历万书,就是马銮说的其同窗的父亲,今年四十六岁,是个六品典簿,举人出生,因为文墨还算不错,又通晓佛经,且在凤阳府中有些关系,这才好不容易在汉经厂混个一官半职的。

经过多年来的摸爬打滚终于混到了汉经厂一把手,虽然知道在汉经厂当差没什么前途,但历万书只能如此。

现在举人不值钱,想混个正儿八经的差事非常的不容易,有官做就不错了。

汉经厂的典簿工作量也极少,每天有大把时间研究学问,历万书没事可以写写文集什么的,写的不错的还能自己印刷几本,青史留名。怀着这样的心态,历万书在汉经厂一干就是二十年,对汉经厂的事简直是了如指掌。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