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明朝版《南京条约》一_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647章 明朝版《南京条约》一(2 / 2)

所以,朱慈烺今天就来了一个恶趣味:把与四国签约地点放在南京下关江面的炮艇上。

秦淮河在默默地流淌,它在思索什么?

充满自信的大明,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向全世界开放!

今天,朱大皇帝也要在签订一个条约,关于《五国通商条约》补充条约,不过不是它的附件,而一个新的条约,被后世人称《南京条约》的新条约,就是前段时间,重修商定的新的通商条约,那么原条约就作废了。

身为九五之尊的朱慈烺,大概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个资本家皇帝了,早在他尚为逃离北京的时候,他就开始组建自己的商务团队了。

而在扬州整治盐务的时候,他就开始一边当抚军太子一边辛苦创业了真是太难了!

而在南京“御史之乱”后,朱慈烺辛苦创业的第一阶段就算完成了——真是太励志了!

十六岁的少年白手起家,一边当抚军太子、一边兼职创业,仅仅个把月就完成了至少一个小目标,还都是真金白银和实实在在的地产,简直就是创业界的奇迹啊!

而朱慈烺的创业奇迹,在之后的十几年中依旧得到了延续,成立于兴武二年的皇家工商业集团,现在已经和郑芝龙的“一官集团”,沈廷扬的“沙船集团”并列为大明三大集团(财团)。

而且皇家工商业集团还通过创立海商银行、盐商银行,拖着一官集团、沙船集团一起奔向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康庄大道。

三大集团现在已经发展成了大明国内的三大财阀了!

当然了,17世纪的通讯和交通条件非常有限,产生不了后世那种全球性的垄断财团,要不然朱慈烺也不会让黄江拉着原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总督安东尼去欧洲创业了。

哦,安东尼现在不是巴达维亚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总督了,他们东印度公司亚洲分公司人事有变动。

安东尼出任尼德兰驻大明国大使,也不知道是不是升官了;新的巴达维亚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总督叫德.豪伊尔。

朱慈烺所乘坐的这艘炮艇也是改装过的,是工部侍郎呼延雷的拍马屁之作。

他见皇上特别喜爱乘坐炮艇,所以,就把这艘炮艇改装了,大大地改善了居住办公条件,客厅、会议室(会议室内仅卫生间就有四个)、卧室、书房,都有。

只是面积都不大,炮艇上面嘛,你能指望它的空间有多大,但是会议室里坐个三十来人,还是能坐下的,现在会议室里就已经有人了。

会议室当中,已经错落着坐了二十几个人。

有大明的那个首富郑芝龙伯爷;

有外交部那个风头正劲、简在帝心,现在在大明红得发紫的叫郑成功的尚书;

有商务部的那位号称不爱金钱不爱美色就爱大明爱皇帝的罗大公尚书;

有刚刚卸任的海商行总掌柜黄江;

有荷兰东印度公司总督德.豪伊尔和荷兰大使安东尼.范.迪门;

有英格兰特使马维尔和公使皮特;

有葡萄牙大使施保罗和澳门葡人总督布加路。

竟然还有法兰西亲王孔代(大孔代,那个孔代是英国人,这个是法国人,并且在后世很有名气的)和法兰西国的特使科尔贝尔。

还别说,法兰西的嗅觉还是相当敏锐的,也不知道是因为两位德意志伯爵来大明了,还是其他人给他们说了大明的新鲜事物,反正,朱慈烺这次可没请他们,他们自己就来了,因为法国在亚洲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

所以,他们是不参与今天的《南京条约》的签字的。但是法国总归是个大国,在三十年战争中捞了不少好处,所以,既然来了,那就是朋友,那么就作个《南京条约》签字的现场见证人吧。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