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录章京又端起一碗菜汤,吹了吹,细细喝了一口,如同品美酒一样,长啊了一声,形象十分夸张。
闻着肉香味,看着现场直播,已经饿了一天一夜的朝鲜兵,开始不断的吞咽口水,一些人步伐忍不住往前挪了挪。
牛录章京再度加戏,言道:“只要是领了礼包报效大清的,不仅这顿吃饱,到下次大战前,顿顿管饱!”
不得不说,这名牛录章京很会营销,时代和战争耽误了他,如果放在后世,说不定也能在直播平台混个带货网红什么的。
“我吃!”终于,一名朝鲜兵忍受不了诱惑,选择了拿命恰饭。
“反正每次打仗都是前锋,说不定下次就战死了,早死晚死,还不如当个饱死鬼!”有一名朝鲜兵站了出来,加入恰饭行列。
陆陆续续的,不断有人站出来,排成了长长的恰饭大队,连金尼义也在队中。
按照金尼义的想法,就算不领礼包,到时候朝鲜兵也是冲锋在最前面,还不如混吃混喝吃饱几天,到时候再想办法脱身吧。
要是没法脱身,死了便死了吧,生逢乱世,这辈子也没什么活头了。
对于大明,金尼义没什么印象,他年轻时八旗军便入主了朝鲜。
清廷为了保证兵源和炮灰的忠诚,对朝鲜人进行了长期的洗脑,言说明军残暴,从不留俘虏,便是主动投敌,也是死路一条。
在这种情况下,金尼义等朝鲜兵是万万不敢投降明军的,甚至还有些敌视明军。
当然也有聪明的朝鲜人,但聪明人早就主动投降明军当俘虏了。
让金尼义欣慰的是,这次狗鞑子果然没骗人,饭菜很丰盛,也很可口!
金尼义手中捧着一个大碗,碗里是肉汤和大块的肉,手里还拿着两个大饼。
他一口肉一口饼,时不时的再喝上一口汤,脸上露出了比牛录章京还要夸张的表情。
“真舒坦啊!要是每天都能吃上这样的饭,那可真是太值了,香,真香!”
很快,金尼义把最后一块肉塞进了嘴里,细细咀嚼了起来。
最后一块肉吃的时间,比他平时一顿饭的时间还长。
最终,金尼义抹了一把嘴,打了个长长的饱嗝,他看着碗里还有点汤汁,本着浪费可耻的心里,又将碗里的汤汁舔了个干净。
……
济尔哈朗在城头看着一个牛录出了城,出城后清兵们却不急着去杀劝降的明军,只是慢悠悠地向前走,似乎是只要把劝降的队伍赶走就行。
紧接着又一个牛录出城了,似乎后来者的牛录对前面牛录的作法很不满意,大声地斥责着,边说话还边向明军劝降队伍走去,对,是走!
明军劝降队伍见着出来清兵驱赶已方队伍,急急忙忙地向自己防线跑。
清兵的两个牛录却也不急着冲击,只是始终与明军的劝降队伍保持着约50步左右的距离。
当明军劝降队伍快到本方军阵防线的时候,清兵两个牛录突然发力狂奔,快速向明军防线奔去。
他们是想借着明军劝降队伍进入防线阵地的那一刻,跟着打进明军阵地防线。
城头上的济尔哈朗见着明军上当,遂快步下了城楼,策马奔出城外,他要亲率八旗军冲击明军。
八旗师,是济尔哈朗汇聚了所有满八旗老兵组成的一支军队,是大清国的最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