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月依好不容易恢复活蹦乱跳,就被江王妃等人勒令不得外出。
今日正好北启国使臣进京,据说侍者是北启太子寻熠。
往常也有使臣进京拜见,大街上都会围满前来看热闹图新奇的百姓。而北启国大约每隔四五年来一次,而这天街上竟然一个女子都没有,连做生意的都是男子。
北启国人天生高大威猛,顿顿无肉不欢,男人的地位要远远高于女人,哪怕是最贫穷的人家,也会有一妻多妾。
大旻的女子多身量娇小,模样清秀,很受北启国男子的喜爱。
早年祈允还没有带兵打赢北启国时,北启国每次进京都会强行抓走好多年轻貌美女子,带到驿站肆意侮辱,大旻却一句话不敢说。
这也成了很多人心中的阴影,直到祈允大胜北启国,打的北启连连后退最终宣告投降,并且承诺对北启俯首称臣。
这也是百姓们为什么这么喜爱崇拜祈允的原因,祈允让整个大旻直起了腰杆子,不用再惧怕北启国人。
但阴影依旧存在,所以北启到达之时,街上比往日冷清了许多。
大皇子、温霁言以及江玥锦三人负责迎接北启太子。
至于祈允,皇帝主要怕祈允往那一站,北启的人就不敢进来了。
北启使臣要留在京城一个月左右的时日,一是向大旻进贡,二是来联姻的这也是当初江王要祈允和江月依订婚的原因之一。最后一点,是因为皇帝马上就要过五十寿辰,此次不仅有北启太子,其他国家也陆陆续续来了不少人,萧王也被特召回京,估计还有几日就该到了。
而祈允主这段时间要负责皇宫和驿站的安全,以确保此次活动顺利进行。
北启太子寻熠,身形高大,脸上留着胡须,琥珀色的瞳孔,极具异域风格。
从马车上下来,大皇子连忙走上前拱手。
“子初奉父皇之名等候贵国太子,太子远道而来,辛苦。”
太子寻熠上前扶了大皇子一把,笑道:
“久闻大皇子独得大旻皇帝陛下宠爱,今日一见,大皇子果真是人中龙凤。”
一旁的温霁言皱了皱眉,抬头时依旧如往常清冷出尘、不苟言笑,带着江玥锦上前。
“温霁言见过太子殿下,太子殿下一路舟车劳顿,还是先前往驿站修整,皇上已经为殿下及使臣们准备了接风洗尘宴,宴会上再与大皇子畅聊。”
寻熠看到温霁言时,眼中笑意不减,但说话用词明显收敛了不少。
温霁言将江玥锦介绍给寻熠认识之后,就带他们到了驿站。
驿站里面的下人都是内侍,外面也有暗卫把守。
路上大皇子主动向温霁言提问,为何刚刚打断他与寻熠的谈话。
这次皇帝让他负责接待使臣,就是让他做出成绩给文武百官看,大皇子一向以贤德著称,平日也很少摆架子,他本意是与寻熠建立友情,所以举手投足都对寻熠十分客气。
“以礼待人是能彰显我大国担当,但大皇子不必太过客气,以免助长对方威风。”
温霁言一语戳破,即便是大皇子他也丝毫不留情面。
既然大皇子面上有些尴尬,江玥锦连忙出道:
“想来也是,祈允好不容易打败了北齐国,才使得北齐国不敢再对我大名边境骚扰,这次是他们来向我大旻进贡,我们可不是得好好出一出从前的恶气。”
江玥锦刚入仕不久,由于大皇子自幼相熟,言语之间尽显少年之气,大皇子听完不禁笑道:
“如此说来是本皇子疏忽了,多谢丞相大人教导。”
“教导谈不上,大皇子乃龙子凤孙,行事举止皆代表了我大旻,稍加注意便是。”
说来温霁言也没有比大皇子大几岁,但行为举止、学识见地皆在大皇子之上,即便大皇子心中对温霁言的态度有所不满,但也不会表现出来。
出发前,其实皇帝早就对大皇子透了底,只要这次北启国出使顺利,皇帝便会当众宣布立他做太子。
大皇子和钱贵妃等这一天已经很久了,所以他们拼了命也会让这次北启国出使圆满结束。
京城之内风云变幻越发的快,众人不管背地里还是明面上都要给出态度,否则不管哪边赢了,他们都没好果子吃。
接风宴来临,江月依随着江王江王妃进宫,祈允带了祈兰过来,正好坐在他们隔壁。
“祈允见过江伯父、伯母,郡主。”
如今祈允升了国公,江月依不能再受他的礼,便站起来回了个万福礼。
“祈国公安好。”
江月依一本正经,祈允也微微朝她颔首,只是目光早就不自觉柔和下来。
这在外人看来,两家举止有礼有度,不失风范,才是门当户对。
坐下之后,江月依便招手让祈兰过来,两人坐在后面一排聊天。
“听说这次北启太子是来求娶一位太子妃的,还好依依姐已经订婚了。”
按道理来说,能嫁给太子的必定得是一国公主。大旻并无公主,所以最好的人选自然是江月依这个郡主。
“唉,皇伯父应该会从世家里面跳出来一个特封为公主吧。”
如果可以选择,谁愿意远嫁他国。
但皇命不可违,皇帝肯定会牺牲一个女子还来整个大旻的和平。
前世江月依是没有参加这个的,因为此时她已经被软禁在燕国公府了,所以关于宴会上发生了什么她一概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