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一场雨,两首诗_风起江南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九十三章 一场雨,两首诗(2 / 2)

碰了个软钉子,中年文士略显尴尬地轻笑一声。

以他的身份,无论是在星界还是人界,可是很少遇得这种冷遇,此番境遇也算是难得。

中年文士自嘲一笑,双手负于身后,也是转身望向亭外的滂沱大雨。

漫天的大雨击打到地面,形成一层薄雾般的水滴层,远处的山隐约可见,漂浮在空中一般,犹如置身仙境。

“秋风瑟瑟愁千缕,墨云落地化白雨。草亭一沐新如许,似与游人洗俗尘。”中年文士望着眼前雨景,一字一句缓声吟道。

温曼珠侧过头望向那中年文士,眼眸微动,心想这莫非就是萧雨哥哥常说的“骚人?”

很显然,她把萧雨所说的骚人后面墨客两个字忘掉了。

看得俏美少女投来注意的目光,中年文士心中的郁闷这才释怀了些许。

他自觉这首诗作得还是有几分味道的,由此底气也足了些许,转身对少女淡然微笑道:“相逢即是缘。在下月昔,不知姑娘芳名?”

“曼珠。”犹豫了片刻,自小的家教礼仪终是不允许她再沉默,温曼珠轻声应道。

“哦?这名字,美则美矣,意味倒是不是太好。”中年文士念叨了下,原本想要称赞几分的心情顿时沉了下去,轻声叹道。

“愿闻其详。”温曼珠侧头平静问道。

月昔仰头望向天际,缓声说道:“曼珠沙华,为彼岸花。传说此花开于黄泉路上。有诗曰:独泣幽冥,花艳人不还。尘世忍离谁再念?黄泉一路凝泪眼。”

“受得此名,怕不是需经许多生离死别,度几番艰难苦厄。”

“哦。”温曼珠应了一声,转回头去,满是忧伤的眼眸轻轻闭上,父母和萧雨哥哥以及鹤的脸庞依次闪掠而过,其间阴阳分隔一幕幕浮现,直痛入心扉,但待她再睁开双眸时,已是平静如常。

月昔转头望向少女,脸上再度浮起一丝轻笑:“不过幸而黄泉尽头如何,却是还未可知,所以也不是不能获得一个好的结局。”

温曼珠微微颔首,轻笑一声:“月先生是算命测字出身?”

“呵,干过几年这营生。”月昔坦然一笑,毫不忌讳地笑着承认了。

“那接下来,是不是要花点钱给你向上天告慰,向冥府劝解,助我消灾解厄?”温曼珠微笑问道。

闻言,月昔稍显错愕,而后仰头大笑一声,微微点头:“哈哈……不错,按照常规流程来说是这样的。不过在下现不缺黄白之物,这个步骤便算了。能和温姑娘聊这些个话,已是莫大的荣幸,在下也再不奢求其他了。”

温曼珠温婉浅笑一声,低声轻道:“方才月先生吟诗之时,我也想到一首,乃是外子所吟,应得此情此景,想来应能与月先生一较高低。”

“哦?”月昔一脸感兴趣的模样,这昊泽大陆能比他文采还高的人屈指可数,这少女在听了刚刚自己所作诗句后仍觉她丈夫作的比自己好,那么只有两种解释:

一是那人确实为惊才绝艳之辈,恐怕自己还曾听其声名。若当真如此,那这少女家世渊源,恐怕也远非自己所想的那般简单;

二便是这少女不懂诗文,优劣不分,那便当是自己看错人,听后晒然一笑,也无伤大雅。

“还请姑娘不吝赐教。”月昔拱手作揖,谦谨请教。

温曼珠转回头,看着眼前渐渐变得淅淅沥沥的雨景,情景相融,柔声吟诵。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话音一落,亭外的雨也恰好停歇,山头映出斜阳高照,在云层间射出几道璀璨的光柱,犹如一幅极美的雨后斜阳图。

月昔呆怔地愣在原地,脑中不断回响着这诗句带给自己的震撼,品味着这诗句的旷达超脱意境。

温曼珠看着月昔那般入神模样,淡然一笑,也不惊扰,牵着小马驹缓缓离开茅草凉亭。

过了许久,月昔这才回过神来,这才发现那神秘少女已然离开,消失在那骤雨初歇,烟雨朦胧的官道之上。

“一名弱女子却敢腰挂长剑,孤身行走人界,想来必然胆气不俗,兼具有勇有谋。”

“随口便作出千古名作,却丝毫不见傲慢之气,是为文思敏捷,却又谦逊知礼。”

“自始至终都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时刻能保持与人的安全距离,是为世事洞明,更有蕙质兰心。”

月昔负手而立,喟然感慨:“真乃奇女子啊。”

这里,却是月昔误以为温曼珠刚刚说那词是外子所吟为谦辞,实则她本人所作,从而对她产生了些许错误的判断。

他观那女子仍是处子之身,从而推测她说自己有丈夫,恐怕也只是担心自己心生歹念。

绝色女子孤身一人闯荡江湖,这点心思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他却是不知,这首诗词的吟诵者,正是那位将星魔两界搅得天翻地覆的男人。

而他更不知道的是,那人其实,也是个剽窃前人诗句的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