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_农家子日常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93章(2 / 2)

因为下旬要去拜访秋先生的好友,那这读书的事儿要在下衙之后敲定了的。

许泽谨去看了那李家私塾。

教书的是李举人,家就在这里,一家子供着这李举人读书。只是到底底儿簿,屡次落榜之后,只能开一家私塾用以维持生活。这一家离着许家比较近。葫芦巷有到读书年纪的孩子,都是去他家读书。倒是挺不错的。

许泽谨还是去其他几家也看过了。不说路途远,要不就是情况差不多,要不就是秀才。想来想去还是那李举人那儿是最妥当的。至不计,许泽谨两个自己也能教导一些。先看着再说。

要知道,以前许泽谨启蒙也不过是柯先生一个秀才,现在孩子们的起点可跟自己不一样了。权且平日里许泽谨自己也有教导的。这下一代的教育很重要的。

所以找了一日,三个小孩儿都由谢文庆带领着去私塾。因为许泽谨和祝梁师兄两人没有空闲,只能等休沐日的时候再去拜访。只是下旬的日子已经定了的,已经送了帖子过去,不能食言了。索性就等下次再去拜访也是一样的。

谢文庆顺利地带着孩子们在李家私塾报了名。

方永淑倒是不着急医馆的事儿,反而是开始帮着孩子们打理上学的事儿。那小小的书包,这是许泽谨当初就有过的,如今看着用来方便,所以就给每个孩子都准备了一只。还有文房四宝,许泽谨给孩子们都配了一套,都是小号的,适合孩子们初学使用的。

至于拜师礼,方永淑都准备好了,银子东西一式三份都是一样的。

等孩子们顺利拜师之后,就开始每日早起去上学了。

孩子们都上学去了,方永淑这些女眷就彻底闲下来了。

所以,方永淑就开始准备医馆的事儿了。

谢文庆早就在许泽谨说这个的时候,就去找了房屋经济。找了不少附近的好铺子。

这会儿空下来了,方永淑就开始看这些铺子了。

要说医馆,那至少能发下一个药柜的屋子,一个坐诊的屋子。最好还有一个后院,放置其他珍贵的药材。最好还有两三个学徒,否则方永淑一个人忙不过来。

谢文庆把手头的事儿交给掌柜的和学徒。这几天尽陪着方永淑看屋子了。

最终在杂货铺子同一条街上,找了一处附和条件的铺子。

许泽谨也帮着看了,地方不错。只是价钱有些贵,好几百两银子一年的租费。方永淑原本想要放弃的,可许泽谨不同意。再找其他的地方,也没有多少便宜。倒不如这里呢。

至于学徒,想要找女孩子,有钱人家不愿意送孩子过来。没钱的人家,女孩子还要在家里帮忙干活呢,再说做了这事儿,深怕以后不好嫁人,也没有人愿意过来。

所以到了这一步,许泽谨最后还是想到了去买人过来。十岁左右买两个,还有其他年纪的孩子也买两个,到时候在医馆里帮忙最好了。

外边又有谢文庆的杂货铺子里的人照应着,这就能让许泽谨放心了。

又是一旬日休沐,许泽谨和祝梁师兄两个带着南边老家的特产,往秋先生的朋友孙先生家赶去。

孙先生老家是南方的,跟秋先生当初还是同窗。不过孙先生务实,考中进士当了官。不过围着补贴家用,还是重新出山为大户人家画宅子和花园的图纸。这些年倒是也闯出了一片名堂了。

至于秋先生就比较仙了,闲云野鹤,中了举人功名,围着给家人一个交代,就参加了一次会试,不过没中之后,就从此回乡不再考了。整日的游山玩水,写写画画。后来还是左迩书院山长慕秋先生的名声,这才聘了他去当左迩书院的教习。

孙先生和秋先生两天同科一起考过。又是有同一个爱好。对彼此都毕竟敬佩,所以平日历都有信件来往,交流各自的风格。

这次秋先生还是头一次推荐人过来。孙先生早就等着了,等许泽谨和祝梁两人递上秋先生的名帖之后,孙先生连忙给了恢复。所以才有这一次见面。

许泽谨和祝梁师兄两个进了孙家门。被下人堂屋坐下,下人上了茶水点心就下去了。

等了一会儿,那孙先生就出来了。

“哈哈,你们两位就是秋先生的高徒吧。怎么现在才来我这里拜访。一早我就收到秋先生的信儿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