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长见她说的很有条理,思路周密,毫无破绽,且出语婉顺,相貌、气质均不像无赖之人,便不再难为她,于是问道:“你说的证人我们会逐一询问调查落实,你可认得泉阳高晴暮吗?”
翠萦一时搞不清金所长的用意,恐怕会连累他人更说不清,便道:“泉阳市远离本乡,从不认得什么人。”
“你经营日用百货,常来往市镇之间,岂
(本章未完,请翻页)
有无亲戚朋友之理。”
“世间同名同姓众多,不敢拜问,不知为何有此一说?”
“泉阳市江北区政府干事高晴暮,有一封书信与你,可自己开来看。”
“从来不认得高晴暮是何人,如何有书?”
“你只管拆开看,是什么内容就知分晓。”
翠萦接过递来之信,当场拆开读着:
曾经奇遇瑶溪山,不贪钱财只为情。
借问今日天涯客,还似当时江山行?
翠萦读罢,心下明白:“不知高兄今日因何事忽然到此,本不想让他卷入此漩涡之中,故此推说不认得,又不知他通过什么关系,认识这里的所长,若得金所长从中帮助,此事易解,只是不知高兄介入后妥否。”心下踌躇,默然不语。
所长见她沉吟,便提醒说:“你是否回一纸条与他?”
翠萦却故意道:“只是不认识此人。”
所长道:“说那里话?既不愿回书,那就等想清楚再说,只得委屈你在这里多待些时候。”
翠萦急忙答:“我写,献丑了,请给纸笔。”
翠莹心想:正好借此机会再试高兄,提起笔来,毫不思索,一挥而就,双手递过,所长拿来看:
君在城东我在西,兄弟相约犹新记。
若是早日来相访,启能无情在今日?
所长读罢想:“这俩人,甚有意思,现代年轻人很少有这样谈情说爱,不枉喝了点墨水,不是那无聊之徒,况这样一个姑娘,不可能与富翁之流为伍。”
于是将那诬告之辞,当场撕毁,表明此案与翠萦无关,马上让翠萦回去。
翠萦进来时想:无故被卷进飞来之祸,绝非易解,仅凭自己无论做任何辩解,警察也不会轻易相信,没有三两天时间,摆脱不了烦难;现在三言两语,却如此容易得脱,所以翠萦感激无尽,拜谢而去,其实心里明白,背后的高晴暮起着重要作用。
待得翠萦离开后,所长转到会客室见高晴暮和李春絮,把适才的问话述说了一遍,又把回书递给晴暮说:“这样好的姑娘,真是有主见和才华!已经让她回去。”
晴暮大喜,感谢万千道:“来日必当酬谢二位。”
“使不得,如此将会陷我等于是非之中,不过,你为何不立即去见她,当面说明此事。”
“时隔多日,忽然出现在她面前,似有不妥,我知道她地址,来日必当造访。”
“高秘书不愧谨慎之人。”三人又说笑了一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