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剑山庄封山第六天,百无聊赖的陈楚生见到了周礼,自己这位便宜老师似乎更加苍老了。
周礼明显心事重重,将陈楚生叫道屋内,关上房门缓缓说道:“给你的小册子看了吗?”
“回禀师尊,看过了。”
“有什么想法?”
“嗯???”陈楚生蒙了,老师教徒弟不是应该指点迷津吗?怎么反倒问起自己的想法了?小心翼翼的回答道:“弟子觉得,此武学前途无量。”
“放屁,连功法的问题都看不出来,还学什么!”周礼听到陈楚生的回答,顿时火冒三丈。
“呃……这武学路子着实野了些。”
“这还差不多。”
周礼示意陈楚生坐下,随即道:“天降魔石的事过于离奇,描述的也更趋进去神话故事,本来我是不会相信的。”
陈楚生问道:“那发生了什么事,让师尊信了这个传说呢?”
“此事说来话长,五十余年前,残剑流派为了一挽颓势,散布门下弟子在江湖中收集残经古卷,试图从中寻找出抗衡道剑古剑两派的方法。”
“师傅是在这次游历中发现的这部拾剑录吗?”
“为师当年不是残剑流派。”
“什么?!”陈楚生震惊了,若不是残剑流派又怎得成了残剑派长老。
“想当年为师还是道剑派的首席,正在江湖中历练,也有了些小小的名气。直到那年湘江河畔,救了一位残剑门下的师弟……”
大约在五十年前,那时周礼几近而立之年,正是气势锐不可当的巅峰时刻。身为剑客、又是名剑山庄道剑一脉首席弟子,剑招剑意在江湖中同辈人中独占鳌头。
就连同是名剑山庄门下古剑、残剑两派的首席弟子加起来也不及他实力强悍。一切的起源发生在五十三年前的相江河畔。那一年深秋,湘江两岸红叶似火。
飘落的枯叶下有一人在独自饮酒,英武不凡锋芒毕露。远处有一名二十岁左右的少年,磕磕绊绊向此人方向跑来。一瘸一拐,明显是受了不轻的伤势。此少年没有穿着残剑标志性的黑色衣服,所以当时在树下饮酒的周礼并没有认出此人是残剑门下。
周礼从来不是烂好人,也没有不问缘由出手相助的习惯。这倒是与武林对剑客的评价更为接近,冷酷淡漠,不问世事。不多久逃命的少年便被追来的杀手围住,好像是令他交出什么东西。少年宁死不从,随后便爆发了战斗。
少年功夫还算不错,可双拳难敌四手,好汉架不住人多,不多时鲜血便染红了衣裳。若是平常周礼肯定早就寻个僻静的地方继续喝酒了,吸引周礼的是那名少年的剑招。剑招明显不成体系,但偶有精妙之处。
周礼索性便拿这场战斗下酒,直到少年倒下前仰天长啸:“莫非天要亡我残剑!”周礼这才反应过来这少年乃是名剑山庄的某位师弟,顿时纵身加入战团,剑光几次闪烁,便将敌人尽
(本章未完,请翻页)
数斩与江畔。
只是奈何那位师弟伤势太重,已无力回天。周礼万没想到自己作为名剑山庄年轻一辈第一人,居然眼睁睁看着同门师弟被人围杀在自己面前。
无论是出于什么理由,周礼此生第一次觉得自己是如此无能。只好询问这位师弟的遗愿,希望自己能略尽绵薄之力。那位师弟临终前甚至没说完自己的名字,只是把这几张残页塞到了周礼手中,便永远的闭上了眼睛。
周礼守着尸体靠着树,将壶中美酒与师弟对半平分之后,开始看起这位师弟拿命换的几张破纸。残页上所说之事确实太过离奇,一柄剑便代表一种上天传授的绝世剑法,这等理论身为道剑一脉的周礼根本不会相信半分。
但是看了许久的周礼从怀中拿出了一本小册子,放在了几张残页上面,翻了起来。残页上介绍的剑招,之所以不能发挥到极致是因为,没有一门心法可以容纳风格完全迥异的五种绝世剑术,但自己怀中这本拾剑录好像刚好能解决这个问题。
倘若仅仅如此,周礼也不会贸然行事,但或许是这位师弟临终前的眼神太过真挚,这件事总是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待周礼回到山庄,便下定决心试一试,成与不成都算是告慰了师弟的在天之灵。于是向庄主借来了名剑山庄历代庄主身份的象征——轩辕剑。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按照残页上的观剑方式,确实从轩辕剑天然形成的剑纹中悟出了一门剑术。随后便有一个问题摆在了周礼面前。是成为当世第一剑客,还是尝试去看看剑道顶峰的风景。
这件事周礼想了三年,也与掌门探讨过。掌门身系山庄命运自然不可能自废武功,从头修习这残缺不全的剑术。所以最后掌门告诉周礼,无论他做什么决定,掌门都会支持,哪怕是真的从头再来。周礼又想了两年,终于在得到拾剑录的第五个年头,在后山自废武功,从头修习拾剑录。
“师尊,你……就没后悔吗?”陈楚生在故事的末尾问道。
“有什么可后悔的,去等一个唾手可得的当世第一,还是去拼那剑道顶峰的一丝风光。只要是名合格的剑士都会做出我这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