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光兄,这位姑娘心肠真不错哟。”后面子石对正光说道。
正光点点头。
“说起来,我们到现在还不知道这位姑娘的芳名呢。”仙仙提醒。
“额……我们也过去看看吧。”正光打岔道,于是三人也跟了上去。
回到老婆婆这,轻罗把债还清的事告诉了她,老太婆激动地要给她下跪,轻罗赶紧一把拦住,老太婆直说谢谢,什么来世做牛做马之类的话也都说了。轻罗也连说不用不用。轻罗想把剩下的钱分一些给老人家,老人家坚决不要,说已经受了姑娘很多帮助,不能再要了,轻罗无奈只得收回。
这时候一个中年男子出现了,非常不好意思的站在众人面前。只见老婆婆一脸没好气,抡起拐杖上前就要打。
“你还知道回来啊!你这个不孝子!老娘为了替你还债吃了多少苦你知道吗!”男子边挨打边求饶。
“我知道错了娘,从今以后,我一定好好做人,好好照顾您。”男子言辞恳切。
“以前都怪我,只知道吃喝玩乐,不懂如何做人。不过以后我一定听您的话,好好做人。”男子在娘亲面前忏悔过往。
“今天要是没有这些恩人,你我这辈子就算完了。”
男子连忙转向四人磕头谢罪,正光上前拉他起来:“不用,以后好好做人,孝敬你娘就好了。”
“对了,子石。我记得经书里面有提过几法令世人得现世安乐,几法得后世安乐,不如你给大家讲一讲吧。”正光向子石问到。
子石也觉得这是个合适的时机,于是点头说道:“佛说有四法令世人现世安乐,亦有四法令世人后世安乐。”
众人洗耳恭听。
“欲令现世安乐,当具备四法:方便具足、守护具足、善知识具足、正命具足。所谓方便具足,即谓善男子以种种工巧技艺营生,如田种、商贾、出仕、书画等等。”
“所谓守护具足,即谓于合理所得财物,善加守护,不令散失。”
“所谓善知识具足,即谓结交善友,所谓善友,即有分寸,不放逸,不虚妄,不凶险,善于宽慰人心,未生忧苦能令不生,已生忧苦能令开觉,未生喜乐能令生起,已生喜乐护令不失。”
“所谓正命具足,即谓掌握收支平衡,称量财物,等入等出。无财不大手大脚,有财不吝啬小气。这就是现世安乐四法。怎么样,简单吧?”
“那怎么样可保后世安乐呢?”中年男子突然求学若渴起来。
“亦有四法,谓信具足、戒具足、施具足、慧具足,不过说多了会不会太啰嗦?”
“公子但说无碍,我和我儿子都会听着的。”老婆婆说道。
“好……所谓信具足,即信敬如来,不为动摇。”
“所谓戒具足,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所谓施具足,即乐善好施,平等布施,见鳏寡孤独贫苦众生,皆能慈悲舍与。”
“所谓慧具足,即如实了知四圣谛:苦、集、灭、道。额……这一点一两句话可能说不完。总而言之如能具备这四点,能得后世安乐。”
“后面的我好想不太明白。”男子有点茫然。
“你呀,先把这辈子过好再说吧!”老太婆揍了他儿子一下。
男子连忙点头,然后致谢:“谢谢这位公子,谢谢各位的帮助,我会尽快找活做起来,好好照顾我娘的,谢谢谢谢,谢谢你们。”
然后男子便带着老人家回去了。
正光欣慰的感慨道:“既有财布施,又有法布施,太好了。今天我们又出了一份力。”
“回去讲给师父听,师父肯定又会夸我们了。”子石也一脸开心。
“我们不愧是‘寻声救苦’小队。”仙仙充满骄傲。
高兴完了,大家定下神来,才发现眼下还有一个情况,这位不知名的姑娘还站在他们眼前呢。
正光不知道说什么好,子石赶紧解围:“我们与姑娘几番相遇,也算是缘分,姑娘若不嫌弃,不妨和我们交个朋友,以后互相照应。”
“当然不嫌弃,公子刚才的法理说得甚好,小女子受教了。”轻罗作礼。
“姑娘谬赞。这样我来介绍一下吧。这位是仰正光,你可能已经认识了,我叫相子石,我们都是明见寺觉融大和尚的弟子,然后这位叫游仙仙,他爷爷是京城仙云观的住持游道长,哦对了,游道长也是正光的师父。啊……不知道姑娘芳名?”
“小女子轻罗,有幸与三位相识。”轻罗再作礼。
“今天真是痛快,不仅有助人之乐,还交了新朋友!是不是,正光?”子石拱了一下正光。
“额……是,是,真是幸会,先前有冒犯之处,还望轻罗姑娘见谅。”
轻罗心想算了,不跟你这个榆木脑袋计较,却也不搭正光的话,转而问起仙仙:“欸,刚才你们说的‘寻声救苦’小队,是什么意思啊?”
“哦这个啊,就是大和尚看我们有点小本事,就让我们效仿观世音菩萨,寻声救苦,看看有什么人需要帮助,我们就尽己所能,去帮帮他们。”
轻罗两眼冒光:“哇好棒啊,我可以也加入你们吗?”
“当然可以啊!欢迎欢迎,这样我们的力量就壮大了,以后就能帮到更多的人。”众人一致同意。
轻罗也很开心,然后问道:“那我们平常怎么去找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呢?”
“嗯……就像今天这样,到处察看。”正光答道。
“嗯……”轻罗踱着步子想了一会,说:“我们找他们太难找了,不如让需要帮助的人自己来找我们吧。”
“要怎么让他们来找我们呢?”子石问。
“就像其他的商铺一样,不如我们也开一家店,只是我们不做买卖,只是作为需要帮助的人和我们之间的联络点,然后我们把名声打出去就好了,你们说呢?”
“好是好,可是在这里开一家店铺,需要不少钱吧……”子石担忧道。
这时候轻罗亮出她的银票:“不用担心,我们现在是‘有钱人’!”
“真是令人赞叹!没想到轻罗姑娘如此舍得。”正光感慨。
“随喜赞叹!”子石亦说。
“这个姐姐我交定了!”仙仙也不失时机的跟上。
“那我们明天一起去找店铺吧!”众人一致答应。
商量好明天碰头时间,然后问道轻罗住哪,轻罗表示暂时没有定所,于是仙仙便带着轻罗回仙云观了,正光和子石回明见寺。
回去的路上仙仙不禁八卦起来,问当初是怎么跟师兄认识的,俩姐妹你一句我一句聊得很开心。俩男孩子这边,子石也没闲着,问正光觉得轻罗姑娘怎么样,没想到正光只是说应该会成为好朋友。
“仅此而已吗?”子石追问到。
“是啊,不然呢?”正光不解子石的意思。
“有没有想过将来的妻子会是什么样子?”子石也八卦起来。
“没考虑过,我想我跟这种事情没什么缘分。”正光说的很认真。
“哎呀哎呀,真是铁树一棵啊。兄弟我真是为你操心啊。”
正光洒脱一笑,并不在意。子石心里似乎也知道,有什么事情正占据着正光的心思,他的这一生似乎都是为此事而活,别无其他。
第二天,四人又聚在一起,在京城里各条街道寻找合适的商铺,他们一边找一边吃一边玩,最终在一条不算太偏,也不是黄金地段的街上找到一家不大不小正在出售的商铺,联络了铺主之后,以三百两黄金的价格买了下来,四位年轻人的理想就要在这里起飞。
“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以后我们要让这里成为汪洋苦海中的一叶扁舟。”子石畅想。
正光:“说得好。”
“对了我们的小铺还没取名字呢,叫什么好呢?”轻罗提到。
“既然我们是效法观世音菩萨,按《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所说,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不如叫‘潮音阁’怎么样?”子石提议。
“好听是好听……不过这个名字用的太多了,不如还是取刚才所说苦海渡人舟这个意象,叫扁舟阁吧?”仙仙提出了另一个想法。
“也不错!”子石也同意,另外两人也没有意见,于是便取名“扁舟阁”了,四人欢欢喜喜憧憬未来。
之后又花了一些钱,简约做了一些装修,“扁舟阁”牌匾自然也是少不了的,这样,这条小船就扬帆起航了。
扁舟阁开张之后,除了轻罗留在店里打点相关事务,其余三人继续外出察看,久而久之,扁舟阁这个名字渐渐在大众茶余饭后的聊天中出现,登门造访的人也越来越多,不过两月余,扁舟阁已经在京城小有名气了。有去深山老林请他们做保镖的,有没钱看病到这来的等等,但大多数还是找猫找狗,调解纠纷,甚至还有代管孩子这样的事情,不过四个年轻人忙的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