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炎一看,也很满意,便传给群臣看。大家看了以后,都说太子写得好,有的说太子进步很大,有的夸太子表面纯厚,内心聪明,有的甚至高呼万岁。其实,司马炎哪里是在测试太子,分明是作秀给群臣看,意思是说,既然太子不傻,就没有必要更换了。
司马炎始终对弟弟司马攸放心不下,觉得他是太子继位的最大威胁,因此,在司马炎临死的前几年,坚决把司马攸赶出朝廷,让他回封地齐国去,谁说情都不行。
司马炎为了皇位能在他这一支传下去,坚持让傻儿子继位当皇帝。但没有想到,他的儿子太傻了,大权落在皇后贾南风的手里。贾南风无才无德,祸乱朝廷,直接导致了西晋灭亡。司马炎最心爱的孙子,也被贾南风杀掉了。
可见,为了一已私利而不顾大局,其结果往往是,大局遭到损害,自己的利益也不能保全,最终落个鸡飞蛋打的下场。
司马炎和杨皇后之所以选择了丑陋的贾南风做太子妃,是想让她保护自己的傻儿子。可没有想到,贾南风野心勃勃,一心专权,傻皇帝成了她手中的工具。
贾女控制傻皇帝
晋武帝司马炎没有废掉痴呆的傻儿子,也没有废黜凶残的太子妃贾南风,他的美好想法是,贾南风没有儿子,她要想保住自己的富贵,必然会保护司马衷,而贾南风性格凶悍,正好是傻儿子的保护神。
司马炎万万没有想到,贾南风这个丑八怪,却有着很强的权力欲。她把傻皇帝玩弄于股掌之上,自己独揽大权,为所欲为,把西晋江山搞得乱七八糟。
《晋书》记载,司马炎晚年的时候,怠于政事,沉湎酒色,并且宠用皇后家族。皇后杨芷的父亲杨骏,受到司马炎特殊宠信,连续越级提拔,一直升到车骑将军,执掌大权。司马炎知道儿子呆傻,想让杨骏辅佐,但又怕外戚专权,便让自己的次子司马柬、五子司马玮、十子司马允,领兵镇守洛阳附近的要害之地,以拱卫皇室,来了个双保险。
杨骏并不是贤能之人,而是心胸狭窄,野心勃勃。司马炎病危的时候,下诏让汝南王司马亮与杨骏共同辅政。司马亮是司马懿的第四子,很有才能,杨骏忌惮他,便把诏书藏了起来。司马炎一死,就成了杨骏一人辅政的局面了。
公元290年,司马炎病逝,终年五十五岁。傻太子司马衷当了皇帝,被称为晋惠帝。晋惠帝立长子司马遹为皇太子,杨芷成了皇太后,贾南风当上皇后,杨骏辅佐朝政。贾南风虽然是女流之辈,却也是野心勃勃,时间不长,就与杨骏产生了矛盾。
贾南风很有手段,而且手中有一张厉害的王牌,那就是傻皇帝司马衷。贾南风知道,司马皇族的人与外戚杨骏有着很深的矛盾,她正好可以利用这一点。贾南风以皇帝的名义,说杨骏谋反,诏令司马亮、司马玮率兵入朝,讨伐杨骏。
大臣段广听说以后,找到皇帝司马衷,跪在地上,苦苦为杨骏求请,说:“杨骏受过先帝厚恩,尽心辅政,而且他年龄已大,又没有儿子,岂有谋反之理?”可是,司马衷只是干瞪着两只傻眼,根本听不明白,什么话也不说。
贾南风代皇帝发号施令,展开了对杨骏一伙人的大屠杀。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繇,亲自率领四百士兵,包围了杨骏府,把杨骏杀死在马棚里,又火烧了杨骏府邸。贾南风又下令,诛杀杨骏的亲戚党羽,包括中书令蒋俊在内的十几位大臣被杀,段广自然不能幸免,同时诛灭大臣们的三族,被杀的达数千人。
贾南风还把曾经有恩于她的皇太后杨芷,囚禁在金墉城,不给饭吃,将她活活饿死。杨芷的表妹赵粲,也没能幸免。杨芷、赵粲曾经保护过贾南风,如今自食其果了。
杨骏外戚势力被诛灭以后,司马皇族的人执掌了大权,司马亮升为太宰,与大臣卫瓘共同辅政;司马玮升为卫将军,掌握兵权;司马繇升为尚书左仆射,处理政务。贾南风没有达到自己专权的目的,自然不会甘心。不久,司马氏之间为了争权夺利,开始内斗,这给了贾南风一个绝好的机会。
贾南风鼓动司马亮,指控司马繇专权擅政,将司马繇免职罢官,流放到外地。后来,司马亮又与司马玮争权内斗,贾南风假借皇帝名义,令司马玮诛杀了司马亮和卫瓘两位辅政大臣,然后,反咬一口,说司马玮擅杀大臣,又将司马玮一伙杀掉。
贾南风利用司马皇族的内部矛盾,采用阴谋手段,铲除了司马氏在朝中的势力,开始独揽大权,同时大力培植自己的党羽亲信,她的族兄贾模、侄子贾谧、从舅郭彰等人,纷纷升任高官,把持了朝政。此后,贾南风操纵着傻皇帝,控制朝廷达七八年时间。
贾南风挑动司马亮、司马玮、司马繇之间互相争斗,是八王之乱的开始。所谓八王之乱,不是一次性的,而是进行了多次,断断续续,持续了十六年之久。参加作乱的王爷,也不是八个,而是有很多。因为《晋书》将其中主要的八个王合写为一传,所以,才有了八王之乱的名称。
八王之乱,就像晋朝躯体内长了恶性肿瘤,患上了不治之症,最终导致了西晋死亡。八王之乱的外因,固然是由于贾南风作乱,但其根本原因,却是司马皇族的权力欲所致。
贾南风控制了朝廷,她的侄子贾谧执掌大权。《晋书》说,贾谧的权力,竟与皇帝相当。贾南风的权力欲得到满足之后,开始纵情享乐。她虽然长得丑陋,却喜欢美貌少年,派人四处寻找美男子,载入宫中,玩弄够了,就杀人灭口,以防丑事泄露。
《晋书》详细记载了一个事例。洛南有个小吏,容貌秀美,有一天,忽然失踪了,到处都找不到他。过了一段时间,小吏自己回来了,而且穿着一身华贵的衣服。大家都感到奇怪,有人怀疑他做了盗贼。小吏的上司自然要搞个清楚,问他这段时间到哪里去了?
小吏说:“那天,我正在路上行走,忽然,一辆豪华马车停在身旁,车上下来一个老妇人,说她家中有病人,巫师说需要城南的少年去镇服,必有重谢。于是,我便随她上了车,被装到一个竹编的大箱子里,走了约十多里地,过了六七个门,才让我从箱子里出来。只见精美的楼阁居室,十分豪华,犹如天堂一般。她们让我用香汤洗浴,吃了精美的食品,然后,来了一个中年妇人,大约三十五六岁,身矮面黑,眉后有一块褐色胎记。这段时间,我就和那妇人一块吃住,临走时,她送给我一些衣物和东西。”
上司一听,就明白了,没敢再问,只说了一句:“你小子的命,真够大的。”大概是贾南风特别喜欢小吏,没舍得杀他。
贾南风骄奢淫逸,为所欲为,但她也有一块心病,就是始终没有儿子。司马炎寄予厚望的聪明孙子司马遹,慢慢长大了,贾南风可不希望由他接班,可她自己没有儿子,怎么办呢?贾南风有办法,她在肚子上塞了一些东西,假装怀孕了,然后,把妹妹贾午生的小儿子抱来,冒充自己的儿子。
贾南风有了所谓的儿子,自然谋划着让自己的儿子继位,那就必须要干掉现在的皇太子。下一步,贾南风的魔爪,就要伸向司马炎那聪明的孙子司马遹了。
贾女陷害皇太子
晋武帝司马炎没有想到的事情挺多,他想让凶悍的贾南风充当傻儿子的保护神,可没有想到,贾南风不仅没有保护好傻儿子,反而利用傻皇帝,祸乱朝廷,导致天下大乱。更让司马炎没有想到而且在地下痛心疾首的是,贾南风还杀了他最钟爱的孙子司马遹,使司马炎想让孙子光大晋朝的美妙幻想,化为了泡影。
《晋书》记载,司马遹的生母,叫谢玖。《晋书》有《谢玖传》,说她出身贫寒,父亲以屠羊为业。谢玖美貌贤惠,仪容端庄,被选入宫中,封为才人,是司马炎信任的妃子。
司马衷在结婚前夕,司马炎担心傻儿子不懂男女之事,特派谢玖去言传身教。没想到,傻儿子在这方面并不傻,还挺能干,谢玖很快就怀孕了。司马衷与贾南风结婚后,谢玖完成了使命,回到司马炎身边,不久,生下儿子司马遹。由此看来,司马遹到底是司马炎的孙子,还是他的儿子,谁能说得清楚?司马炎干的这事,也够荒唐的。
由于司马遹是在司马炎宫中生产并养大的,司马衷并不知道自己有个儿子。司马遹长到三四岁的时候,有一次,司马衷进宫,与其他皇子一块玩耍,司马遹也在场,司马炎这才告诉司马衷,说这是他的儿子。司马衷听了,傻傻地笑着,没有任何表示。从这个记载来看,司马炎其实早就知道司马衷呆傻。
司马遹长到四五岁的时候,显得特别聪明。有一次,宫中失火,司马遹告诉爷爷,不要站在亮处,免得遭人暗算。还有一次,司马遹跟着爷爷,走到猪圈旁边,见猪已养肥,便说道:“这些猪都很肥了,再养就浪费粮食了,为什么不杀掉,犒劳大臣和将士们?”
司马炎一听,觉得很有道理,马上命人杀猪,赏赐给群臣。司马炎抚摩着孙子的脑袋,很高兴地对大臣们说:“这小儿,将来一定会兴旺我司马家的!”司马遹聪明的美誉,从此就传开了。
司马炎认为,司马遹有司马懿之风,于是把振兴晋朝的希望寄托在这个小孩子身上,这是司马炎不肯废掉傻儿子的一个重要原因。《晋书》说:司马炎“知惠帝弗克负荷,然恃皇孙聪睿,故无废立之心。”意思是说,司马炎知道傻儿子不能担当国家大任,但由于皇孙聪明睿智,所以没有废他。
公元290年,司马炎病逝,司马衷继位,司马遹当上了皇太子,当时他十二岁。这个年龄,正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可是,司马遹却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父亲呆傻,自然不会教育子女;杨皇后一家,不久被贾南风杀了;他的生母谢玖,不允许与儿子见面。
贾南风居心叵测,从一开始,就对皇太子不怀好意。她忌惮司马遹的聪明美誉,便指使太子身边的宦官,诱导太子嬉戏玩耍,任其荒疏学业。失却教化以后,司马遹如同脱缰的野马,任意妄行起来。
司马遹的外祖父是屠羊的,大概受其影响,他对杀羊卖肉之类的事情特别喜欢。司马遹不去读书学习,却在宫中设立肉市,他亲自操刀卖肉。司马遹的确聪明,干什么都是一把好手,客人买肉时,说要几斤几两,司马遹手起刀落,竟然丝毫不差。司马遹还在皇宫的西园开设市场,销售鸡鸭米面之物,收入归已,司马遹简直变成了商人。
贾南风见太子变成了这个样子,心中窃喜,便到处宣扬太子的缺点,说他不适合继承大统。这个时候,大家心里都明白了,贾南风这是想要害太子啊!
当初,贾南风的母亲郭槐,想让贾午的女儿当太子妃,聪明的司马遹也很乐意,他想通过这个婚姻,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可是,贾南风和贾午两个人,都坚决不同意,因为她们早就谋划好了,要害死太子,让贾午的小儿子继承皇位,自然不能把贾午的女儿搭进去。
公元299年,司马遹已经二十一岁了,贾南风觉得,必须要下手了。有一天,贾南风诈称皇帝有病,召唤太子入宫。贾南风早已做好安排,司马遹入宫后,没有见到父亲,而被安置于别室,一个叫陈舞的宫女,奉命陪着太子。陈舞拿出许多枣酒,说是皇上赐的,逼着太子饮下,太子便昏昏沉沉地半醉了。
陈舞拿出一篇事先写好的文章,连哄带骗地逼着太子抄了一遍。文章写道:“陛下宜自了;不自了,吾当入了之。中宫又宜速自了;不了,吾当手了之。愿成,当三牲祠北君,大赦天下。要疏如律令。”
贾南风故意写得半通不通的,好像是酒后乱写似的,但意思能看明白,大意是说,皇帝和皇后两个人,都要自行了断,不然的话,我就要亲自动手杀你们了。
贾南风拿了太子手抄的文章,给公卿大臣们看,说太子大逆不道,酒后吐真言,想要弑君谋反,应当赐死。大臣们面面相觑,多数不吭声,大臣张华、裴頠极力反对。
张华、裴頠都是贾南风的亲信,他们倒不是为了太子,而是担心贾南风杀了皇太子,会引发众怒,不好收场。贾南风听了他俩的意见,觉得有道理,便由赐死改为废黜。于是,司马遹的太子之位,莫名其妙地被废掉了。后来,司马遹还是被贾南风杀掉了。
社会上流传民谣说:“南风起兮吹白沙,遥望鱼国郁嵯峨,千岁髑髅生齿牙。”皇后叫贾南风,司马遹的小名叫沙门。民谣的意思,是说贾南风像魔鬼一样,残酷迫害皇太子。
贾南风专横跋扈,依仗权势,硬是废掉了皇太子,真的引发了众怒。许多大臣为太子鸣不平,他们跑去找赵王司马伦,希望司马伦能够出面,为太子主持公道。
司马伦是司马懿的第九子,也是野心勃勃。起初,他见贾南风操纵皇帝,权势熏天,便千方百计讨好她,成为贾南风的亲信,执掌禁军。司马伦手里有兵权,所以大臣们去找他。司马伦见贾南风犯了众怒,心中窃喜,觉得有机可乘,便想借机铲除贾家势力,自己篡位当皇帝。
那么,司马伦的阴谋能够得逞吗?暴虐无道的贾南风,会落个什么下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