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_田庄这些年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24章(2 / 2)

“宣传工作什么年代也要做,这几年为什么人心散了,就是宣传工作做得少啦!”

老伴不再争辩,心里话:我就是给做了菜,其他事你就愿意怎么折腾,随你的便啦。

晚上,陈宗贵将陈述宝、田贤文叫到家里喝酒,陈宗贵把自己要组织村民治理西大荒的想法讲了。

三个人都觉得,事是好事;可是好事难办啊!

述宝说:“要凭几个人、几家几户来治理西大荒那可是屁股上挂帘子——没门儿,必须动员全村家家户户一齐干才行。”

还有一个难处是,陈宗贵只是一名老党员,不在位上,没有号召力。

陈述宝和田贤文就觉得陈宗贵是一腔热血,异想天开。

陈宗贵知道陈述宝和田贤文不支持他的做法,只是不忍心伤了他的自尊;所以陈宗贵就把做老伴思想工作的那番道理搬出来了。

陈宗贵如此执着而诚恳,陈述宝和田贤文被他的真诚感动了。

陈述宝激动地说:“宗贵这事成不成先放一边,我跟着你干!我去动员其他党员。”

“贤文,这个倡议书就得你写了。用毛笔多抄几份,村头上,村委会大院宣传栏,多贴几张。”陈宗贵对田贤文说。

“光贴不顶用,没人看。我用油印机在红纸上印出来,发给学生让学生带回家,给家长,没有学生的就让学生送到家。”田贤文说。

“好!这法子好,深入到家家户户啦!”陈宗贵很高兴。

老支书陈宗贵要带领全村治理西大荒,这事像风吹水面一样传遍了全村,因为田庄每家每户都收到一份,落款:陈宗贵的倡议书。

倡议书

尊敬的田庄村民:

入秋以来阴雨绵绵,致西大荒积水成洼,道路泥泞不堪。

丰收在望的庄稼立在水中,如同企盼被抱回家的孩子。

可是进出西大荒的路空手赤脚也是一步一陷,寸步难行。又怎么能去收获庄稼呢?

庄稼成熟了,眼巴巴地看着却不能收回家,怎能不令人心急如焚!

村民们,想当年咱们老一辈人冒风雪,斗严寒,睡地铺,住窝棚,啃干粮,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把西大荒改造成了千亩良田。

这些年来,排水沟,台田沟都被毁了,水利工程破坏了,连田间的路都毁掉了。

天有不测风云,久旱之后,必有大涝。

今年尚不是洪水,都已经内涝成灾,道路难行。如遇大雨洪水呢?

因贪小而失大,我们自食其果,不可不引以为戒!

村民们我们不能眼看着西大荒再成荒芜之地,而无动于衷,坐视不理啊!

行动起来吧,治理西大荒!

“唯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为此,我向全体党员和村民发出倡议,人心齐,泰山移,众人拾柴火焰高,共同治理西大荒。

倡议内容如下:

一、挖通排水沟、台田沟。

各家各户负责自家地头的排水沟,台田沟。(注,沟深沟宽由陈宗贵提供样板示范。)

二、重修西大荒的道路。

各家各户负责自家地头路段,开挖路边沟,路边也要用砌砖石,中间铺沙子。第一阶段工程,完成挖沟砌石任务。(注,修路任务由陈宗贵家提供样板示范。)

三、发扬合作互助精神。

邻里之间互相帮助、互相支援,共同建好西大荒。

四、党员要发扬模范带头作用。

关心群众,关心他人,与家中缺劳力的户结成互帮对子,带领群众,共同前进。

倡议人:陈宗贵

---年---月---日

按照陈宗贵的要求,田贤文又用毛笔在大红纸上抄了三份倡议书。村东头、村西头各一份,另一份贴在村委大院的宣传栏上。

多少年了,田庄人没有见过这种用毛笔写在大纸上的文字了。几张大红纸一排,红彤彤一片,人们都围上来看稀奇。

“《倡议书》……?”

“《倡议书》……干什么的?”

“念念……。”

有人就开始念:“……为此特向全体党员,村民发出倡议,共同治理西大荒……。倡议人陈宗贵。”

“宗贵……,他领导治理西大荒,还想当书记啊?”有人讽刺道。

“什么玩意!”有人对说讽刺的话者不满,“宗贵,前几年一点报酬不要,出义务修西大荒的路,田庄人谁没看见?说话别霉了良心啊!”

“对!老书记就是风格高,人家当官的时候想着老百姓,退下来还为老百姓操心。”有人赞称。

“西大荒再不治理,又成荒洼了!”

“现在人心散了,各人顾及各人啦!”

“事是好事,难办啊!他义务护路三年,谁帮他呢?不说风凉话就算好人啦!”

“我支持宗贵三叔,我家马上动手!”

“如果党员都像你这样,这就好办啦!”

多数人默默走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