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和宠物店
随着扭动车钥匙,发动机熄了火。
一辆破旧的小型货车停在了门口,从车里下来了一个三十岁上下胡子拉碴的男人,叼着一根香烟往店里走。
他穿着一身同样破旧的绿军装,全身上下都铺着白灰,他显然并不是真正的军人,只是个拉货的罢了,这衣服不过是他在废品站捡当地军训完的学生丢掉的而已,这衣服皮实耐用,适合于搬运货物,更重要的是不要钱。
至于稍嫌有些落魄丢面,男人并不在意。
面子是个什么狗屁东西?它当不了饭吃的。
男人叫杨勇,三和宠物店的老板,作为江市宠物市场中小有名气的存在。据说,老板曾经也是一位“三和大神”,在深圳的三和市场游荡了好几年,过着日结一天休三天的颓丧生活,后来在同乡亲戚的劝告下痛改前非,在江市老家做起了贩狗生意。
江市有句老话曾有句老话,“卖狗要讨口”。(讨口指去要饭)然而,人只要勤奋实干,任何一行都能够打开通往富贵的门。
曾经的“三和大神”杨勇就是在吃苦耐劳之下,把他的贩狗生意做的顺风顺水,不到几年,从仅仅到各地收狗做二道贩子到开了一家门店专门卖狗,还在郊区建起了一座规模不小的狗舍。
为了鞭策自己,纪念自己浪费掉的青春,杨勇把宠物店取名三和。
如今,杨勇娶了一个还算得上漂亮的农村媳妇儿,在江市市区买了一套商品房,并且两人已育有一个小儿子,对普通人而言,已经算是幸福美满了。
杨勇仍旧谨记当年的教训,保持现在着勤劳朴素的传统,他是有“懒病”的,但只要一直折腾,就不会犯。
于是杨勇便独自一人忙着宠物店前前后后的大小事务,让妻子一人专心照顾孩子。
这时,杨勇刚刚送完了一批货物,却顾不得休息,等会儿他又要前往郊区的狗舍,这时候已经是该狗子们进食的时候了,他可不敢怠慢自己的这些“衣食父母”。
其实,今天按理来说是休息的日子,他答应了儿子去游乐园玩,但是对方要的很急,作为他主要的宠物饲料供应商和大主顾,杨勇他是万万不敢怠慢的,只得赶忙去送货。
至于失约了自己的儿子,杨勇表示很无奈,不过小孩子嘛,哄哄就好了,杨勇想到。
走进店里只有一个年轻的男店员,他是杨勇的侄子,是他亲姐姐的儿子,高中辍学后临时在这里工作,店里的事情不算难,但很杂,有时会有突发状况,比如狗跑出来了,狗狗生病了需要送医院等等,不过大部分时间侄子一个人也能应付过来。
多一个人总归轻松些,侄儿的到来也总归给杨勇减轻了不少压力。
“舅舅,东西送完了啦。”侄儿见杨勇进来,放下了手机,亲切地问道。
杨勇并不在意侄子玩手机的行为,这个时间店里是不会有事情的,他把烟从嘴边移开,说道:“嗯,送完了,浩子,今天有人买狗吗?”
“没有,有个女的想买那条小金毛,但是她嫌太贵了,倒是门口的那只八哥又有人要,要价还不错,不过我没敢卖。”浩子笑着回答道,眼神中有一丝狡黠。
杨勇听着也笑了笑,说道:“那只八哥可是你二爷托我买的,卖了你二爷不得拿黄金棒抽我。”
叔侄两人相视又是一笑。
“对了,现在就可以把店关了,你帮我把店里的那几只狗崽子放到我车子的后面,那条八哥确实不错,但挂在门口太惹眼了,为了避免我哪天忍不住把它卖了,我还是把它带到狗舍去吧!”杨勇掐掉烟,把它丢到垃圾桶里,半开玩笑地向侄子吩咐到。
“好勒我的舅舅,我马上就去。”浩子痛快地回应道,他手脚很麻利,做起事来毫不含糊,一手提着一个狗笼子就往车后抬。
杨勇看着浩子的背影,笑了笑,一时感到有些欣慰。
“这娃子,做事还算不错,可惜读不进书啊,我们老杨家咋就出不了一个读书人呢?还是要叫媳妇儿盯好儿子的学习啊,咱家的希望可就在他的身上了!”
杨勇嘴里嘀嘀咕咕的,一边走到了店门口的那颗大树上,把挂在上面的八哥笼子取了下来。
令人觉得很神奇的一幕出现了。
八哥歪着脑袋,突然张开嘴巴,大声叫道:“读书人!读书人!”
杨勇扑哧一笑,一下子被整乐了,脸上皱起了好几道“横杠”,笑骂道:“他妈的,你个鸟畜生成精了哈,怪不得那么多人把你看起了,挺会学话啊!狗日的,有点板眼儿!”
说罢,杨勇把八哥放在副驾驶的座椅地下,给浩子交代了一些宠物店的事情,又走上驾驶位,驱车往狗舍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