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镇无奈的看了一眼妹妹,也向老王妃告辞离去。
老王妃将杨绯辞招到身边拉着她的手笑骂,“你个猢狲,竟这样下他的面子,好歹也是个郡王呢。”
杨绯辞靠在她的怀里不满的反驳,“一个郡王就这样不把阿兄放在眼里,若真等他到了那一步,我镇南王府还有容身之所吗?”
老王妃悠悠叹气,抚摸着孙女的背脊没有说话,阿萝很清醒,也很看得清局势,现如今已经不像前些年一样时常有战乱了,所以帝王也开始忌惮镇南王府了。
“阿萝,洛郡王此次来带了旨意,皇帝要我和你以及阿骁进京。”
杨绯辞的手猛然收紧,“阿爹已经接受了皇帝送来的各种官员,这样皇帝还容不下我们吗?”
“阿萝,你阿爹是这一任的镇南王,你嫡亲的阿兄是下一任的镇南王,有你和阿骁在京,至少百年内镇南王府不会出现造反的情况,就算有,有你和阿骁在手里,你阿爹和阿兄也会投鼠忌器。”
杨绯辞冷冷笑出声,“镇南王府不会造反。”
“但是皇帝不这样认为。”老王妃淡淡的接过这么一句。
杨绯辞满眼的恨意,“祖母,我们什么时候进京。”
“洛郡王什么时候走我们就什么时候走。”
杨绯辞闭上了眼睛,不再接话。
这边杨镇陪着洛郡王出了镇南王府就慢慢的走在大街上,“郡王莫要怪罪,家里弟弟妹妹年幼。”
洛郡王抬了抬手,“世子不必多言,本王理解,今天是本王贸然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杨镇微微的笑着,并不再说话。
南湘的百姓显然是认识杨镇的,看到他纷纷远远的打招呼,“世子陪客人呢?”
“是啊,六婶最近泡馍好卖吗?”杨镇丝毫没有世家子弟的高高在上,反而平易又自然的对人打招呼。
“拖王爷和世子的福,咱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过了不少。”被杨镇称为六婶的女人笑呵呵的说着,手上动作却不停。
“世子快来尝一碗羊肉汤。”
杨镇见她已经弄好了也不拒绝,笑着将洛郡王迎了过去,“多谢六婶了。”
“嘿,谢什么呀,郡主这些日子还好吧,我好久都没见她出来了。”六婶将羊肉汤和馍放下并没有离开,而是坐在一边一脸关切的问道。
“六婶放心,阿萝很好,只是阿骁又调皮了,阿萝忙着管教就没有出来。”杨镇熟稔的将馍撕小放进一旁的空碗,然后将热汤倒上去搅拌。
六婶笑了笑,“四公子是调皮了些,可小孩子嘛哪有不调皮的,咱南湘有几家人的孩子像他那么懂事啊,小小年纪就跟着你和王爷上了战场。”
杨镇笑着听完才慢慢的回答,“这话我可不敢跟阿萝说,等哪天阿萝来了六婶亲自跟她说。”
六婶还来不及说什么,那边就来了客人,她只得起身走过去招待客人。
那客人显然也是认识杨镇的,远远的打了个招呼并不过来打扰他。
洛郡王学着杨镇弄了碗泡馍这才开口,“看来世子很是平易近人啊。”
杨镇笑了笑,“南湘民风淳朴,阿爹时常教导我们不可恃强凌弱,高高在上,这些人好些都是长辈。”
洛郡王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一勺一勺的吃着碗里热乎乎的羊肉泡馍。
杨镇大口吃完见他还有半碗之多便笑了笑,“是臣考虑不周,郡王想必是吃不惯这些街边小食的。”
洛郡王回神看着自己碗里渐渐变冷的泡馍,只得放下勺子,“是本王想事情投入了。”
“走吧,臣再领殿下去别处走走。”杨镇说着便放了十余个铜板在桌上大声喊,“六婶,我先走了。”
六婶那边忙的不行,闻言也只得应了一声,“哎,行。”
“南湘这边不如京城繁华,殿下莫要嫌弃。”杨镇边说边冲着跟他打招呼的人笑了笑。
洛郡王摆了摆手,“世子说哪儿的话,这是皇家的江山,本王怎会嫌弃。”
杨镇失笑,“是臣逾矩了,郡王恕罪。”
两人漫无目的的走着,杨镇时不时的介绍两句,洛郡王应和两句,直到一个兵卒匆匆的赶来。
“世子,出事了。”
杨镇神色一下子认真起来,“说清楚。”
洛郡王面上也严肃起来,心里却是很好奇。
“刘郫将家的公子跟三公子打起来了。”
杨镇脸色难看,“王爷呢?”
“王爷带着人去探查南蛮子的行踪了。”
杨镇咬了咬牙,转身对洛郡王说了声,“郡王,可能得麻烦您跑一趟军营了。”
洛郡王抬了抬手,“世子请。”
杨镇刚翻身上马便一挥马鞭疾驰而去,洛郡王在京城就觉得自己马术不错,可现在他才意识到这才哪儿跟哪儿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