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学武哪有那么容易....
穿过定西桥,路经城西的东街,不一会儿,两人便到了开阳武馆的大门外。
开阳武馆是城内知名的几家武馆之一。
标志武学是开阳三绝,据说当代馆主向阳曾助官府攻打山贼,一人愣是只靠拳脚生生打死了十几个高手,也不知是真是假。
顾飞扬示意着祝清跟来,转身朝小巷走去,没绕几下,两人踩着靠墙的木箱子趴到了墙头。
“这不太好吧……”祝清暗暗想着,这要是被人家发现,那还不得当场打个半死?
两人只露个脑袋看着院内不断轻声吆喝的少年们。
看着看着,祝清视线逐渐落到少年们演练的招式上。
不知不觉间,那种神奇的状态再度降临。
时间仿佛慢了下来,少年们的动作犹如缓缓展翅的白鹤,竟带了些许优雅与从容,一招一式无比清晰。
祝清看着看着不觉闭上了双眼,双手不自觉比划着。
他有感觉,只要自己再多练习几次,便可掌握基础的招式。
太极基础招式,以及这种神奇的状态,是否会是自身立足古代的底牌呢?
祝清神思飘飞,骤然从专注的状态中跌落,眼前恢复了正常的时间流速。
不多时,一名白衣青年负着双手走过来,叫停了正练拳的少年们,开始说教。
“学武,首先要端正心态,在这个过程里,我们触及到的是招式,招式讲究连贯,从而活络血气,这是外武者。”白衣青年顿了顿,继续说道。
“当你招式灵活,可以随意拆分,不拘于一招一式,信手捏来的时候,基本上就可以勉强称为内武者了。”
此时院内一少年听的入迷,问道“那林教练,那什么是真正的内武者啊。”
白衣人轻轻笑道,“真正的内武者,便是气血贯通,正式接触了内练之法,也就是筑基法。”
祝清听着若有所思,这和现代武道的炼体境有异曲同工之妙。
因着现代科技发展,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到武道的各个层次划分。
旁边顾飞扬赞同地开口,点着头道“这个这个,我也知道,筑基法,百日筑基,练筋练骨练脏,强身,武道初成。”
祝清认真地听着,时不时地点头。
现代武道也是如此,先锤炼肉身,让灵气一点点浸润肉身,等肉身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便可以开始灵气的修炼。
……
夕阳残辉照耀着整片天空,仿佛晕上了一层血色。
路上行人三三两两匆忙地走着,迫不及待感受家的温暖。
祝清与顾飞扬一同向城隍庙的方向走去。
他看着趁日落而返的人们,心中又是羡慕,又是莫名的酸楚与担忧。
羡慕他人有家可归,酸楚自己无钱无身份,担忧未来的兵荒马乱与身处异界.....
晚上,顾飞扬与祝清吃了几个馒头。
祝清险些没噎着,别人都是馒头就咸菜,吃着贼有味,自己这可到好。
好不容易喝了几口水,顺下食物。
不过也罢,都沦落到这份上,也没啥可讲究的……祝清想着想着,就见顾飞扬站了起来。
“呃,飞扬兄,你这是。”祝清愣道。
顾飞扬摆出今天看的拳架子,动作略微僵硬。
“练拳啊!”他笑着,眼神透着坚定,一拳一脚地练了起来。
练武这东西,分为内外,外练,最基础的都是招式,练的是肌肉记忆,当招式练好了,开始涉及,气血活络,强化筋骨……
祝清看着顾飞扬腾挪的身影,心中似乎有什么东西破壳而出。
内心纷杂不安的情绪莫名少了一些,他压下种种情绪。
看着顾飞扬一板一眼的招式,心中有些安定,至少,他还有个同样孤独的少年陪伴。
古代与现代的武道大致相同,都需要勤奋,刻苦的锻炼,望着顾飞扬,祝清逐渐被感染。
他沉思良久,与其想着练太极,而不做,还不如将其践行起来。
只想,不做,一直都是练武的大忌。
所以,只管去做就好了,祝清随即站起身来,与顾飞扬隔着几米,回忆起所学的拳脚招式。
呼~,一道道微弱的气流声乍起,顾飞扬有些疑惑地望去,祝清微笑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