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城长平街位于浩博中学西侧,街道上行人络绎不绝,这里开满了门店,有卖衣服的,有手机店,有饭店,亦有供学生查阅的书店。
景阳书店中内,有零零散散的学生打扮的男女正挑着书籍,书店一楼看来没有那些儒家的东西,祝清看着一架架书柜贴墙摆放,中间桌上也摆着一本本红绿相间的书,只留下一个回字形过道,看来这里大部分是真题,课本辅助教材,一边想着,他迈步上了楼梯,打算去二楼看看。
二楼与一楼的布置大致相仿,一排排书柜,上面摆满了书籍,让人眼花缭乱。祝清仔细地查阅着,不一会他的目光便停在一处书架上,书柜上贴着标签,儒家十三经....
祝清拿起来随意翻看了两眼,确认无疑,心情放松地拿起了一本,看了有几篇,感觉这些道理与问清风所讲精义有些相同,就是有点皱巴巴的,没味道,他简单做出了评价。
祝清揉了揉眼睛,为了缓解短暂的视觉疲劳,他随手从这排书架旁抽出了一本书,心中乐道,咱这也算文艺青年了吧,爱看书嘛。
翻开目录,上面写着,早写冥读跑,改变武者的原动力.....这是。
早,即早起,人的睡眠时间分着几个周期,快速眼动与非眼动,在每个周期的末端醒来,你将不会感到特别困,这三个周期分别在4.5,6,7.5小时结束,好嘛,正愁没时间练武,今天就拿来试试,祝清若有所思,把这本书和儒家一本经书拿在手上,走下楼准备付款。
柜台前,一名看起来约莫有四十来岁的中年人正戴着黑色眼睛框,身姿端正地翻着桌上的一本书籍。
“老板,这两本书多少钱啊。”祝清将两本书递了过去。
“嗯?”那名中年人恋恋不舍地将视线从书上移开,接过书籍,随手一翻,他抬了抬眼镜框,好奇地看向祝清:“咦,你喜欢看这种书籍?”这一本儒家经典,一本自我成长的书籍平常少有人问津,尤其是看样子还是少年模样的学生。
祝清挠了挠头,打了个哈哈:“我平时挺喜欢看书的”。无视老板惊奇的目光,他暗自补了句不过是武侠小说。
“算你便宜点,四十块”。中年男子看了看价格,开口道。
“四十啊,好的,谢谢老板”。祝清没质疑什么,拿手机扫了下付款码,转身离开。
他的父母在大城市打工,长时间不在家,故而他的零花钱都是父母直接打卡让他自己花的,这也算另一种关心吧。中年男子看着祝清逐渐远去,摇头晃脑地戴好眼镜,继续翻起了书籍。
....
第二天一早,祝清六点醒转,揉了揉略显昏沉的脑袋,他穿好衣服,按照昨晚制定好的路线跑了出去。
呼,迎着仍有些凉意的春风,迎着泛起肚鱼白的天空,迎着即将升起的朝阳,祝清一路向前跑去。
此刻,城市的街道上行人极少,只有一些环保清洁工人在拿着扫帚在街道上写写画画,清理着城市的污垢。
三十分钟后,祝清绕着居民楼附近的兴仁街道跑入了一处公园,开始了今天的锤炼。
站稳腰身,摆开架子,祝清熟练着手脚,感受着身体里血液的奔腾,感受到自身大筋一点点张开,肌肉的松弛,他暗自想道,书上所说果然有着道理,行走坐卧,皆是禅理。
稍稍调息了片刻,祝清运气儒家心法,让那玄妙的气息一点点浸润着血液,打磨着筋骨,内心在可以看的到的进步中得到满足.....
五天后,浩博学校内的体育中心。
诺大的体育馆内,足足有数百人汇集在了这里。
场地上,隔开了两个区域,区域两侧分立两名老师充当裁判,一左一右各有两名学生正你来我往的打斗着,虽然打法看起来还有些稚嫩,但身体充斥着无限的活力,场面一度陷入了僵持。
看台前排,两名老师模样的健壮男子正坐在椅上点评着场地中间来回窜动的学生。
其中最左边一人正是固定教导祝清几班的邢天广,和他挨着的那名略显年轻的青壮年男子叫封玉泉,他和邢天广负责教习太极拳,场地上站着的老师史红钟与焦瑜负责教习散打,跆拳道等一类的打法。
祝清饶有兴趣的坐在靠后的看台上,津津有味的看着台上两人拳脚相加,腾挪闪移,心中暗自估摸着,看起来也是刚刚入炼体第一境不久的学生,虽然说体力很好,但是这个打法就有些稚嫩了,和他在无极世界的师兄们差了好多。
但祝清没有想过的是,临城本身就是地处一线城市中心偏远的小县城,加上现代与古代种种不同,很难做出比较....
祝清一边看着一边在心里暗自演化自身与对方互相出招,以不同的招式招架进攻。
祝清身旁,魏辉正眯着眼养神,马上快要进入炼体第二境的他对场上的战斗有些提不起兴趣,上去的几个实验班的尖子生对他来说,也只能是拳脚熟练。
想着想着,魏辉半眯着眼侧头,看着祝清津津有味的比划着,摇了摇头,重又闭上了眼睛。
这场比赛正好卡住了周六日,尽量不耽搁学生们的上课时间,制度是类似双淘汰制,每人都只有两次对战机会,一次失败进入败者组,再比一次。主要是希望同学能够更能准确发挥自身实力,制造更多机会,避免偶然。
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一个多小时,大约有几十名同学互相比试过了。
只听前方传来呼声:“二十六班祝清,二班李豪。”邢天广站起身子朝后喊道。
魏辉睁开了眼眸,听说这位精品班的学生也是快要突破炼体第二境了,因为学生们之间无聊,定了个浩博中学实力榜单排名,打发乐趣,而这个李豪便是和他排名相左的学生。
呼,祝清站起身来,沿着过道向场地中间走去,他脑海里闪过这些天来一次次切磋比试,一次次锻炼与收获,脚步愈发坚定。
路过看台最前排,祝清对这位老师的印象颇为深刻,前些天他那些话让同学们都记忆颇深,他开口道:“邢老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