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_逆袭农民工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04章(1 / 1)

ァ8婀值氖牵康庇腥苏镜秸庾闲媲埃蓟峋醯美锩婊褂腥司幼s谑遣槎挂皆旱恼庾闲婢统闪嗽督琶慕亍?br/>

人们路过那里,都会匆匆忙忙快速而去,还经常有夜归人说看到楼上的窗口有人一直往外看。

“别危言耸听啊,那座医院可是鬼屋,你也看到鬼屋了?”罗吉点上一支烟,望着查尔斯医院的方向说道:“我说巴萨,你在讲鬼故事吧?那你进去没有啊?在里面都看到了什么?”

我看着巴萨,也想知道后来怎样了。

“我在那房子前面站了一会儿,盯着那没大门的门口,里面黑洞洞的,还有阵阵阴风吹出来。我既想走又想进去看看,可心里总觉得那黑洞洞的门里会冲出什么东西抓住我。我壮着胆子想往前迈几步,可腿就是不听使唤。最后我还是没能战胜恐惧。我回来后跟队友说了这件事,他们都不相信,第二天我硬拖着几个人又去那片木瓜林,奇怪的是怎么都找不到那雕像和石屋了,你们说这事是不是很离奇啊?”

巴萨似乎还沉浸在对那石屋的恐惧中,就连说话的声音都明显降低了不少。他说完后大口大口喝了几口酒,点上一支烟两手摊开懒洋洋的靠在椅子上说道:“小韦,罗吉,你们相信吗?我现在想起来还有点后怕呢,那石屋给人的感觉太恐怖了。”

“一定是你见到鬼了,那头鹿可能是幽灵使者,你快去教堂让老乔恩给你避避邪吧。”罗吉幸灾乐祸地说道。我也奇怪为什么他们返回去时再也找不到那座房子,一座房子还有那么高一座雕像,立在林子里那得有多大才能完全遮住这些东西啊。

巴萨捡起一个瓶盖,砸到罗吉头上,骂道:“去你的,你才见鬼了,让查尔斯医生天天晚上找你玩。”他转过头来问我:“小韦,你不是一直想去林子里看看吗?有机会我带你去找一找那地方,说不定它又会出现,到时你就会相信我说的话了。”

“你有办法带我去林子里?”我还挺羡慕这些丛林客的,一直在找机会到林子里看看。

“机会肯定有,就看你自己的运气了。”巴萨依旧是那副嬉皮笑脸的德性。

“有啥机会?”我一听有机会可以进林子,顿时来了精神。

“特里出来了,听说他们队上个星期走了几个人。他准备回来带几个人进去。你可以问问他。”

“太好了,我晚上去问问看。”我满心欢喜地答道。

第146章生日聚会

这时,客人来了。罗吉的小酒馆不只是卖酒,还卖日用品。圭亚那乡下的小酒馆都是这样的,还不如叫百货店更为恰当。来人的是村子里的芭芭拉阿姨,她来买沙拉酱,看到我在这里喝酒欣喜地叫道:“早上好,小韦,我正要去找你,今天是索菲亚生日,麻烦你过来帮忙炒米饭好吗?巴萨,罗吉你们两个下午也一起来吃饭吧。”

索菲亚是芭芭拉阿姨的女儿,一个挺漂亮的印度女孩儿,平时跟我们几个关系也都不错。

“好的,芭芭拉阿姨,我准备一下就过去。”我应道。罗吉砸吧着嘴唇一脸馋相陶醉地说:“嘿嘿,咱们今天可以大饱口福了,芭芭拉阿姨的烧烤平时可是吃不到的,香喷喷的烧烤,还有咖喱鸭烩饭,黑布丁,白布丁,用玉米面,白面,豌豆面,混上胡椒,盐,少量咖喱粉炸制的金黄色的小丸子,吃的时候蘸上绿芒果跟辣椒做成的酱,馋死我了,还有小韦的炒饭,还有朗姆酒,还有音乐,还有漂亮姑娘。”罗吉显然已经沉浸在自己臆想出来的美好景象里。

巴萨拍了他一巴掌道:“嗨嗨,你这个吃货,醒醒,准备点礼物咱们跟小韦一起过去。”

罗吉嘿嘿笑着收拾着桌子上的酒瓶说:“我那里还有两箱海尼根啤酒,你们都不用带礼物了,一会儿帮我搬过去就行了。”既然他们都带礼物了,也省得我去买,对他们说:“好,那我先回去拿点东西,一会儿在这里会合。”

十几分钟后,我取了做炒米饭的调料回来。巴萨手里又拿了一瓶啤酒舒服的靠在罗吉小店前的躺椅上,看到我来了,他抓起桌上的一瓶酒递给我道:“再来一瓶,时间还早,罗吉让他老妈喊进去了,他让我们等一会儿。”

我看看巴萨递过来的酒,心里也很郁闷。这家伙每次从林子里回来都跟酒鬼转世似的,从太阳升起喝到夕阳西下。不过让我佩服的是极少见到他喝醉。我把酒又放回桌上道:“老兄,我可不想变成酒鬼,一会儿我还要干活儿呢。”

正说着,罗吉出来招呼我们进去搬酒,我跟巴萨一人搬一箱海尼根,罗吉则抱着着一大盒他妈妈刚炸好送给芭芭拉阿姨的芭蕉片。来到芭芭拉阿姨家时,已是中午时分。

村子里来了很多帮忙的人,空气中荡漾着的印度宗教歌曲,有的摆桌椅,有的在院子后边搭成的遮阳棚里忙着备菜,川流不息的人们让人怎么都想不到这只是一个小姑娘的生日聚会而已。

在这个多民族多宗教混合的国家里,节日多的不计其数,他们要过基督教的节日,要过伊斯兰教的节日,要过印度教的节日,还有圭亚那法定的独立日,共和日,加勒比日,等等……我没有具体统计过圭亚那有多少节日,据说一年中所有节日和休息的日子加起来有七十多天,再除去周末,他们实际工作的日子可想而知,这里实在是懒人的理想国度。

我们与在烧烤炉旁忙着的芭芭拉阿姨问过好,放下礼物,巴萨跟罗吉就帮我开始煮米做炒饭。一番折腾后,我做好了一大锅炒米饭,这次的炒米饭不用中国餐馆常用的炸鸡,用的是芭芭拉阿姨烤的鸡腿。

他们的烤鸡腿多汁美味,跟我在国内吃的完全两样。我生活在南方,烧烤多数都很油腻,回国后偶然经过新疆第一次吃到正宗的烤肉串才发现,南方那些烧烤摊上所谓的羊肉串简直味同嚼蜡。圭亚那的烧烤基本保持了肉类的原汁原味,他们非常热衷于烤鸡腿。在林子外面几乎看不到烤别的东西。

后来,我到林子里才发现,我这个饮食大国出来的人,面对那些形形色色的甚至匪夷所思的烧烤制品时,震惊得让我失去思考的能力,原来烧烤也可以这样花样百出,并非只是我在国内见到的千篇一律的烤炉上架着的肉类,蔬菜和海鲜。

冷冻的美国鸡腿四千圭币一盒,折合人民币二百左右,里面大概有三十到四十只鸡腿。烤制之前用刀划一下,然后用盐水泡小半天的时间才上炉烤制。他们的烤炉多数也是自制的。将大油桶割掉一半,中间放上铁丝网,下面再搭个架子。讲究一点的将割掉的另一半油桶做成盖子。

烤制过程中,要时不时的往鸡腿上喷水和橄榄油,快出炉时抹上烧烤酱,再稍微烤制一会儿,撒上洋葱,香草末,百里香后就可以出炉了。烤成的鸡腿鲜嫩多汁,表皮很脆可不干,因为只有盐,没有味精等调料,充分保持鸡肉原有的鲜美,配上烧烤酱香甜的味道,喜欢辣的可以刷一层圭亚那独有的虎牙辣椒与青芒果,酸果,大蒜磨成的辣椒酱,再来一杯鲜橙汁与伏特加勾兑的酒,得尝此美味,夫复何求。

芭芭拉阿姨的烧烤之所以特别好吃,还得益于他的伐木工丈夫带来的白木炭。有一些当地伐木工在林子里砍木头时会自己烧制那种少见的白木炭。说是白木炭,其实是灰白色的。木材大都是银巴利或者南美花梨,小叶紫心木一类有特殊香气的木头,用特殊的工艺烧制出来的。我始终都没弄明白,为什么黑木炭可以烧成灰白色,我尝试过几次都以失败告终。

这种木炭之所以少见是因为除了制作工艺只在职业伐木人之间流传之外,他们所用的都是带有汁液的新鲜原木,干后就不能用了。新砍伐的原木外边不容易弄到,也只在林子里才有那么丰富的原材料可以利用。运输的困难也使这种木炭在外边成了稀缺之物。除了使用这种木炭以外,芭芭拉阿姨烤制时还会抹一种自己调配的原料汁,因此她所做的烧烤味道就很特别。用巴萨的话说就是:“芭芭拉的烧烤咬一口,你能感觉到热带雨林里的野性在里面。”

宴会终于开始了。这是全村人的盛宴。村子里大半的人都聚集到这里。院前搭起一个大大的遮阳棚,村民们熙熙攘攘地相互问候着。芭芭拉阿姨和几个帮忙的人穿梭桌椅间摆放着各种饭菜和酒肉,这情形让我想起小时候参加过的农村里的百家宴。我们看到她忙得满头大汗的样子,就过去帮忙上菜。

每桌菜都是相同的,一盘烤鸡腿,一盘普劳瑞加芒果酸辣酱,一盘有辣酱的奶酪块,一盘带沙司的炒鹰嘴豆,一盘颜色分明的黑白布丁,还有一大盘咖喱鸭。然后就是铺天盖地的酒水,各种饮料,伏特加,帕鲍啤酒,朗姆酒,班克斯,姜汁啤酒,黑啤酒,麦芽浆,自酿的菠萝酒,果子酒…………

圭亚那是一个爱酒的国度,而且人们平时喝酒极少吃菜,一般都是一小盘奶酪加上几块咖喱,就能喝上多半天。更多人平时喝酒只是喝酒,一瓶可乐或者一瓶水,一瓶朗姆或伏特加兑着喝,每一个喝酒的人都是真真正正的在喝酒。我可是受不了这种喝法。

人群中游走着一位身穿白衣的女人。索菲亚身着印度宗教盛装在接受村民们的祝福,乌黑的长发,配上纯白色长长的纱裙让她看起来很飘逸。罗吉看得眼睛都直了,巴萨拍了拍他的肩膀嚷道:“伙计!醒醒!喝酒喝酒。”

“去,一边去。”罗吉转过头没搭理巴萨,问我道:“小韦,你们的物流公司快关闭了吧?你有何打算?是回国还是留在圭亚那?”

第147章不明来客

我听到罗吉这么问,心里也没有啥打算,拿起一块鸭翅,随口应道:“不回,我还想到林子里看看呢。”

“年轻人,你想到林子里去吗?”一个苍老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我循声望去,只见特里端着一杯朗姆酒站在我身后笑眯眯的看着我。

“特里叔叔,下午好。我正想问你那里要不要工人呢。我经常听到巴萨说林子里那些稀奇古怪的事情,我想如果有机会,一定要进去走走。”我一边说一边往前靠了靠,好让特里坐到我们中间来。他是亚美印第安人与印度人的混血儿。一个老资格的淘金船老板,从他父辈起就在圭亚那与巴西交界的雨林里闯荡。后来他父亲娶玛库士族的女人生下他和哥哥。两人长大后,子承父业接手父亲的淘金生意。

他哥哥绝大多数的时间都住在林子里,极少见到他出来。据说,兄弟俩关系不是很好,他们的父亲去世后,他哥哥自己组建一个淘金队单干。

特里经常到外边采购补给,出来的时候就住在考维敦的他女儿家里。在我的印象里,他这是一个风趣的老人,络腮胡子围在泛着红光的胖胖的脸上,圆圆的啤酒肚十分招摇的挺着。每次他出来采购时都会到基特的商店喝上几杯。喝到尽情处就随着商店里播放的印度歌曲扭着肥胖的身子边唱边跳。他是很阳光的一个老男孩儿,我也很喜欢跟他聊天。

这时,巴萨拉过来一张椅子让特里坐下。他说了声谢谢后坐在我旁边,抓起一只鸡腿笑道:“哈哈,年轻人,我确实需要几个人,我们一会儿再说这件事。芭芭拉的烧烤可真好吃,比林子里那些南美印第安烤的好吃多了。孩子们,来喝一杯。”

大家共同举杯,冰镇的朗姆酒满口留香,琥珀色的液体带着这个热带国度似火的热情流下喉咙。?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