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零章 心结_娱乐圈默默耕耘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二零章 心结(1 / 1)

元翘翘将朱桂云回帝都之后,带来的原主昔年读书时的各科学习笔记整理好,来到释肖龙房外。

听到敲门声,释肖龙开门,看到她,忙将她让进屋,“翘翘姐,快进来。”

自从给她起了绰号之后,他开始叫她“小乔姐”,等发现他给她起的绰号变成黑称之后,立刻重新喊回她的名字。

进屋之后,元翘翘没急着坐下,将手中的笔记递给他,“这是我读小学时记的各科笔记,虽然不是对着笔记就能自学,但有些知识只要老师稍微指点一下,一窍通百窍通,你对着笔记看课本,就不需要老师一直跟在身边辅导了。”

“谢谢翘翘姐。”释肖龙满心感激的接了过来,看了一眼,愣住了,随手翻了几下,纳闷的问:“这怎么全是复印的?”不是应该是手写的原件吗?

“因为我那时候成绩好,好多同学跟我借笔记,可我的笔记只能借一个人,而且我自己还要用,因此就复印了不少,给你的是当初复印时剩下的。”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元翘翘没说,那就是这些学习笔记是曾经的元翘翘留在这个世上的东西,但除了她之外,所有人都不知道她现在已经不在了,因此,她想把它们好好保存,不是留作纪念,而是作为原来的元翘翘曾经存在这个世界的一个证明,所以拿给释肖龙的都是复印件。

“对了,这个给你。”元翘翘掏出一个橘皮红田玉雕兔子吊坠给释肖龙,“过几天就是你生日了,不巧那几天我要参加会考,没办法和你一起过,所以礼物就提前送你了。”

根本没在学校上过几天学,只听说过期中和期末考试,还有高考的释肖龙,好奇的问:“你参加的是什么考试,怎么还有会考啊?”

尽管元翘翘知道他的情况,但听了他这话还是忍俊不禁,笑道:“真是个土包子。

会考是国家规定的,测试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的一场考试。

想参加高考,要先参加会考,会考不合格者,不允许参加高考。”

释肖龙知道她的真实年龄,他尽管比她小,但他俩其实岁数差得不大,他现在连初中都还没上呢,而元翘翘都要高考了,惊道:“你都要参加高考了?”

想到她刚才夸口学习好,他在心里算了一下,又好奇的问:“你跳级了?那你跳了几次啊?”

“我没跳级,就是比国家规定的六岁上一年级稍微早了一点。

而且我上的是魔都市实验学校,学校实行国家承认的小学、初中、高中十年一贯制弹性学制,即小学四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模式,所以,我小学只上了四年。

我今年高二,打算提前一年参加高考,因此一般人从小学到高中要花十二年,而我只用了九年,比大部分学生少了三年。

所以这么一来,我的年纪比其他人确实小了不少,不过我并不是什么天才,就是智商一般的普通人,和那些上少年班的天才没法比。”

听了她的解释,释肖龙不由得想到了自己,同样是童星,元翘翘早早的被送去上学,他五岁拍了他主演的第一部电影,之后在学习的际遇上,他俩完全是天差地别,沉默半晌,问:“那个魔都实验学校应该是很好的学校吧?”

“魔都教学质量数一数二的好学校。”

摩挲着手中的学习笔记,释肖龙心中五味陈杂,转移话题,“阿姨又回帝都了,是忙你会考的事去了吗?”

“前几天她回帝都去考驾照,顺便帮我艺考报名去了。

今年过年之后报的名,因为一直跟我东奔西跑的,学得又慢,到这会儿驾照还没考下来,也不知道这次能不能过。

她这次离开剧组,确实是替我忙会考的事去了,不过不是回帝都,而是去天津。

我现在是天津户口,要在天津参加高考,因此会考也在那边。”

忍不住拿元翘翘和自己做了一个对比,释肖龙的语气中夹杂着羡慕和苦涩,“你家里人对你真好,不仅一直陪你进组,还那么早就把你送到学校去上学,之后对你的学习也都很上心。”

他是真的艳羡她。

作为童星,释肖龙的起点要比大多数童星高。

五岁出道的他,并不是在戏中演主角的童年这样戏份不多的角色,而是作为主角主演电影,又因为他武打童星的定位在圈中几乎是独一份,鲜少有竞争对手,而且主演的电影部部大卖,因此,他的童年差不多都是在练功和片场中度过的。

在他到了上学的年纪时,他父亲觉得他的演艺事业正处于红火当中,不应该放弃,想学习,以后有的是机会,因此并没送他去学校读书,而是坚持让他继续拍戏,同时高薪聘请了一位老师跟组教导他文化课,所以直到释肖龙长到了童星一个稍嫌尴尬的年纪,事业也开始显颓势,片约减少,才被送到学校插班读三年级。

但仅在学校上了半个月的课,他父亲又就收到少包的剧本。

少包里的少年展昭这个角色正好是一个从儿童到少年过渡的角色,一旦释肖龙出演就可以打破他之前角色的局限,把他的演艺生涯延伸到少年角色上,从而进一步延展到青年角色上。

这还只是第一部戏,少包的制作人打算把这部剧做成一个系列剧,一签就是三部一百二十集的合约,因此,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

因此,他父亲不顾家人的反对,无视释肖龙的意愿,又把只在学校刚上了两个星期课的他打包送到少包剧组。

作为主演,释肖龙在少包里的戏份,从第一单元的“名扬天下”,一直到最后的一个单元“翻龙劫”都有出演,四十集要拍五个月,差不多一个学期又过去了。

之后,如果电视剧打开局面,他这边可能又要不断进组,那么以他父亲的想法,他到学校上学的事只怕又要推后,甚至都成了想都不能想的事。

在外界看来,他父亲在他到了上学年龄不让他去学校读书,反而让他继续拍戏,给出的事业有成之后,他以后有的是学习机会这一理由并不成立,这是把他当成了“摇钱树”。

但处在这个圈中,又是童星出身的元翘翘看得非常明白,不能用“对错”来评价释肖龙的父亲做的决定,只能说他将童星这一行的前景看得特别透彻。

童星虽然不被业内人士认为是真正的艺人,但既然进了这个圈,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圈里的规则影响,所以,不仅同样有激烈的竞争,而且受年龄的限制,一旦童星长大,转型不成功的话,那在这个圈里就会失去位置,因此童星不管怎么当红,也只是有限的那几年。

圈里的钱非常好赚,而且因为童星的特殊性,片酬要比正规艺人高,所以是趁当红这几年把钱赚得差不多了,等不红了之后,拿着这钱再做其它事;还是在红的时候去上学,等再想回来时,圈里已经没了位置,从此赚钱再也不像以前那么容易,反而比较辛苦,但却能像普通人一样过正常的生活?

这两个选择,不管选哪一个,都没有对错之分,只能说见仁见智。

不过这个世上能够不被名利束缚的人非常少,而经历过世情的成年人在做选择的时候,大多都会选第一个。

哪怕再怎么早熟,但他现在才十来岁,五岁就成名,没经过社会捶打,又因为一直拍戏的缘故,生活和交际圈都非常窄的释肖龙终究是一个孩子,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还比较片面,因此,他无法理解父亲的想法,自然也不会认同他的选择。

看出释肖龙似乎对父亲存有心结,元翘翘劝道:“有得必有失,你得到一样,必然要失去一些东西。”

轻笑一声,她缓缓的道:“其实家里给我规划的是另外一条路。

最初家里让我去拍戏,就和学生在专职学习之余,参加唱歌、跳舞、书法、画画等竞赛类似,给我的个人履历增光添彩的同时,顺便开拓下视野,多点见识,……并没有想让我以此为业。

因此,从小学到初中,我接戏大多是在寒暑假,因此大部分时间都能像一个普通的学生一样过正常的校园生活。

但后来我想走演艺这条路,因为我的坚持,家里没能拗过我,可这样一来,因为频繁进组,我无法像以前那样正常上学了,所以目前我只有期中或期末这样的大考才会在学校露面,平常都是和跟组老师,或补习辅导老师学习文化课,和你现在的情况差不多。”

见她拿她自己做例开解自己,释肖龙笑了一下,道:“我不是不明白‘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个道理,但理智是一回事,感情上又是另外一码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