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你也不知道,我来自几百年后的人”。
“胡说八道。”
“相不相信无所谓,事实上,我们俩就在一个身体里,现在只有一人能出去”。
“那你给朕滚出去”。
“那我要是不呢?”
“你............!”崇桢气得说不出话,灵体更加虚幻了。
看样这个驱壳很是虚弱,笑道:“这样吧!我们打一架,谁赢了谁拥有这个身体。
“大胆!你居然想取朕而代之,不行!绝对不行,数万万黎民还等着朕排扰解难呢?”
朱友亮了拍手道:“真是的好皇帝,可惜你欧心历血,终究逃不过亡朝灭国的下场”。
“你胡说,在朕治理下的江山;正蒸蒸日上”。
“真是可笑!就凭你那多疑的性格,动不动就杀朝中大臣。如果我没猜错,你这些臣子怕是
欺上瞒下,报喜不报优吧。”
“他们敢!朕的屠刀可不是吃素的”。
朱友亮能感觉他的气息越来越微弱了,猛的一脚蹿过去“啊..............!”
崇桢怎么不敢相信,他敢这么做。随着这一声,他的灵体逐浙消散。
而朱友亮顿感一阵眩晕,一段记忆涌入脑海,他知道这是崇桢的记忆,但这些记忆支离破碎,不完整。
而这一过程,就是导致,这个身体微弱的主要原因。当然,这个问题。也只能保留在这个朱友亮的镦海中,成为永远的秘密。
朱友亮接收了身体,暗想:你放心的去吧,我会帮你建一个独一无二的王朝。
周皇后闻言,脸色一红,从来没有听过这样贴心的情话,娇嗔道:“臣妾不累,只要皇上好好的,就算让臣妾减寿几十年,也愿意!
朱友亮暗想:没想到这个周后,长着真心的不错,一脸担扰的样子,更显得楚楚动人,让人恨不得亲自怜爱一番。调皮一笑:“朕这不是好好,怕什么”。
“皇上身体复元,臣妾这就放心了”。
“皇后,上来”。
“皇上这还是白天的呢,更何况你的身体.........!”
“想什么呢,朕只是想安慰一下,我的小乖乖”。
皇后上去之后,静静躺在他身边,红着脸道:“虽然不明白皇上的是什么意思,不过!臣妾喜欢皇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这么说”
“朕这话,只说给我宝呗皇后听”
“皇上您越来越坏了,臣妾不听”说完小手不依。轻轻拍着他。
咳!咳!咳!..........!这具身体毕竟是大病初愈,说话间,朱友亮牵动了伤势,不禁咳了起来,一阵炫晕,又昏了过去。周皇后连忙叫来太医,直到说皇上没事,才放下心来。
朱友亮自从醒来后,慢慢适适这具身体。十天后,他走在金碧辉煌的大内宫廷,还是感觉有些不真实,换作任何是一个正常人,这种诡异的事件终究让人难以接受,无论现在是什么身份,适应总需要一定的时间。
前世的自己虽然是个几家上市公司的老总,重生了一回,两世为人,不禁有些感慨。
崇桢,这个年代。虽说自己替代了他。但眼前却是一滩残局,历代帝王积累下的弊病,没有十万,也有八千。
魏奸虽然被清除,国库也充盈了不少。但相较于摇摇欲坠的大明江山,无疑是怀水车薪。
即便身为二十一世的老总,善于经营,也不得不为此头疼!就好像一个集团公司,到处漏风,随时都有倒闭的风险。
朱友亮恨恨的一脚踹在白石柱子上,自言自语道:“算了,既然来了,就好好适应吧,好歹重活了一回。崇桢四年中旬,还好!还有时间,可以好好整顿一下。”
思虑期间,朱友亮抬起头一看,竟不知不觉走到了东暖阁,这是皇帝平量处理政务的地方。
王承恩上前说道“奴俾参见皇上,东暖阁的折子,已经为皇上准备好了!”
不过朱友亮听到后一脑门子的黑线,自己心中不安,根本没什么心情批阅奏折。
不过看他开心成这个模样,就连门都给自己开好了,当下也不好意思拒绝,朱友亮咳咳两声,故作端庄之态,背着手一脚迈了进去。
当看见御案上堆积如山的折子和奏疏,朱友亮步伐不禁一顿,心想:不会吧,这么多,这是要累死一头牛的节奏,难怪历史上说亲力亲为的年轻崇侦皇帝,会少年就白了头发。就这堆批完奏折,哪还心思干别的事。心念一转,立马生出调掉头往回走的心思。
这时,王承恩拱手说道:“皇上,奴俾茶已煮好,请皇上入内批注。
朱由亮看似乎躲不过了,暗想:“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不就是看个折子吗,又不会怎样,就当老师给学生批改作业得了。”
朱友亮端起茶品了一口茶,直接喷了出来,暗想:这茶真tm的难喝。问道:“这是什么茶啊,这么难喝!
王承恩见皇帝的动作及问话,连忙跪下说道:“这是皇上平时最爱喝的参茶啊!
朱友亮心中一愕,心想:最喜欢吗?tmd这死鬼皇帝口味也忒重了,这么难喝的茶,我看也只有古人喝得下去。嘴上却说道:“起来吧,以后,不要再煮这种茶了,太难喝了。
王承恩觉得很奇怪,皇上平时不是最喜欢喝参茶吗,这会儿怎么嫌弃起来了。扯着公呀嗓说道:“是!奴俾尊命。
朱友亮放下茶杯后,犹豫一下,拿起一份奏折,看了起来。哪呢!繁体字!文言文!我的天啊!不但坚着,而且得反着看,这这这!我哪里看得懂啊。
幸好,自己的语文功功底还算不错,从支言片语中,可以看出一点端倪,几条比较重要:
总结几条信息的意思就是九边军队缺饷半年,要银三百万两。湖北湖南,地动加灾荒,要求免除赋税,钱粮三十万担。钱塘江发大水,颗粒无收。各地粮商屯粮积奇,粮价高居不下,不少地方,聚众反叛,虽被镇压,但兵士缺军饷,围剿力度减弱。而这些折子,不是要钱就是要粮,难怪前身崇桢会突然晕倒。作为现代人看到这些问题,都觉得头疼,更何况这是一个这是消息不流通,物流不发达,官员腐败成风的大明朝。朱友亮看完之后,也有有一种无力感在延伸,问道:“大伴,你作为内监大总管,可知道我们内努之中有多少银子。
王承恩作为司礼监贴身太监,掌管皇帝的财政支出,自然清楚有多少银子,闻言说道:“回皇的话,内努现有八千五百万三千五百四十五两,。
朱友亮懒得算,便问道:“如果朕把这些折子都准了,内努还有多少钱。
王承恩以前皇上要考他,便说道:“皇上,这折子要出的钱,跟我们内帑没有关系的。
“那这些钱,从哪里出”朱友亮很是意外地问道
“这个自然从户部来出。而且这些钱是用来皇宫内部花销用的”
“你的意思,是这些钱都是朕的私房钱,想怎么就怎么用”。朱友亮很是高兴道
“也是!也不是。”
“怎么说”
王承恩觉得很是奇怪,皇上病了一场,现在连这最基本的事情,居然不知道。但他是皇帝,哪有他质问的权力,作为老大既然问了,他就得作答:“回皇上的话,这些钱,除了日常花销外,还可用来赏赐一些有功的大臣,将领或内宫中的贵人,才人,等等。
“日常的花销是指宫内这些人吃喝用度”
“是的,皇上”
“那这皇宫内有多少人”
“太监和宫女加起来,两万三千二百五十六人,后宫嫔妃,麽麽,女官,满打满算六千来号人。加上尚膳监,腾衣阁,浣衣局,也有三千号。禁卫军二万来人。总共加起来有五万至六万之间。”
朱友亮闻言,不禁瞪打了眼晴:“这眼睛一睁开,就得六万张嘴要吃饭。还是一日两餐,这一天得花多少银子啊!简单不敢相信自己耳朵,前世自己的公司虽然养活不少人,但还给自己创造收益,而这些人,纯粹就是吸血鬼,只出不进。暗想:不行!不行!这样算下来,八千万多两,这么多人,八千多两银子,看起来虽多,可五,六万多人,一个的花销怕也不是个小数目,必须得开源节流。于是,问道:“大伴,皇宫一天的花销用度,大概是多少。
“这奴才还真没有算过,不过,旬月(也就是一个月)都会统计一次,用度在一百万两到二百万两之间。
“为什么月度之间,差别这么大”
“皇上有所不知,要是主子们平时赏得多,花费得也就更多了”
朱友亮暗暗想:后宫这群败家娘们,看来这后宫,得好好整治一下了”然后才道:“朕知道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