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利的倒入半斤白糖,现在灶内余火还在,锅内温度正好,白糖渐渐融化变成黄色,接着出现小泡颜色逐渐变成焦褐色,随手将炸好的红薯块倒入锅内翻炒。
“好喽,出锅。”
“公子,这到底是什么?”舞蝶眨着漂亮的大眼睛问道。
“拔丝红薯,趁热吃,凉了就不好吃了。”
孙凯说完用筷子夹了一块儿,放入凉水中浸泡了一下,送到舞蝶的嘴边,如此亲昵的动作顿时让舞蝶面红耳赤。
不过三人这些日子打闹惯了,况且在君蝶的意识里姐妹二人是孙凯的奴婢,迟早是孙凯的人。犹豫了一下张嘴吃了进去,金黄色的拔丝红薯入口外脆而内软,满口甘甜,让人意犹未尽。
舞蝶只吃了一块儿便被拔丝红薯征服,眼睛顿时瞪得溜圆,不顾形象的边咀嚼边含糊不清的说道‘好吃,好吃’说完又夹了一块放入口中。
在三人的进攻下,一盘儿拔丝红薯很快被消灭干净,看着姐俩意犹未尽的样子孙凯得意的嘚瑟道“怎么样?好吃吗。”
“好吃,只是让公子给我们做饭太折煞奴婢了。”君碟有些羞涩
“哎,能为两位美女效劳是本公子的荣幸。”孙凯继续口无遮拦的说着,来自现代的他完全没有这个时代一家之主的风范。
经过半个多月的紧张忙碌,红薯和马铃薯全部收获送入地窖。张大柳则马上开始指挥着军户们播种孙凯从现代买来的冬小麦。
军工作坊内孙凯拿出打印好的米尼燧发枪和后装线膛炮的图纸交给牛坤,又手把手教给牛坤和一些聪明伶俐的匠人如何使用机床拉出枪管膛线,没有电只能把手扶拖拉机的发动机卸下来充作动力。
虽然在吃刀量、进给速度、主轴调速等加工技术上交流有些难度,难得这个时代的匠人都很好学,千户大人可是说了,谁能熟练掌握机床操作,就能享受匠头待遇,他们也明白只有得到千户大人的器重自己才能过上好日子。
明末时期由于炼钢工艺的原因,枪管大多做的粗大笨重,否则火枪便会炸膛,反而伤到枪手,孙凯短时间内也无法提高工艺水平,只能使用从现代买来的无缝钢管加工枪管来解决炸膛的问题。
随着天气的日渐转冷,王徐寨海边的造船坊也连续有五六艘小型渔船下水,刚进造船工坊的大门工坊管事王通禄便小跑着迎了上来。
造船是一项技术活,当初张茂才通过各种渠道招募合格的工匠,几乎把周边地区经验丰富的工匠都过了一遍,反复搜罗之下才请来了三百多人,除了实在不愿的,能请来的都请来了。
孙凯更是一次性投入了三万两白银,并且随时追加后续资金,唯一的要求就是船厂尽快形成规模,在节约成本的同时保质保量。
王通禄是孙凯在王徐寨附近招募的老船匠,有着丰富的造船经验。见过礼后孙凯拿出几张图纸递给王通说“你看看,这船可能造得出来?”
王通禄接过图纸看了一会儿斟酌着说道“大人,这种船小老儿听人说过,应该是西洋的战舰模式,听说此船十分适合海上航行,但小老儿从没造过此种样式的船只。”
这是孙凯打印的排水量600吨的17世纪欧洲的远洋风帆战舰,只是在后仓作了改动,留出了充足的空间以便加装蒸汽轮机。
孙凯点点头,只此一句说明王通还是有些本事的,遂说道“王师傅,咱们可能造出此种远洋船只吗?”
王通禄有些为难的说道“倒是也能造的出来,只是此船巨大花费颇多,所需时间也是颇多。”
孙凯郑重的看着看着王通禄问道“以王师傅经验,造一艘这样的舰船需要多长时间?”
王通禄犹豫着答道“怎么着也得六个月,不,得七个月时间吧。”
孙凯默默的计算了一下日期还是太慢呀,“告诉工匠们,舰船提前一个月完工每人奖励五两纹银,提前两个月奖励十两,以此类推。”
王通禄听到如此的巨额奖励也是心中发热,这年月十两银子足可以买两亩地或是盖几间青砖瓦房了,如此一来工匠们还不得玩命干,千户大人真是好人呐。
“是,小老儿这就安排下去,匠人听到消息定会感念大人恩德。”
拍拍王通禄的肩头说道“继续招募些造船工匠,杂工让张茂才从流民中给你安排。明春最少要有两艘这样的战舰下水,建造战舰王师傅最为费心,待战舰下水王师傅当属首功,本官绝不赏赐。”
王通禄躬身答道“是,小老儿定当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