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回来了就好,吃饭吧!”
跟着关风回到家中,母亲王怡见到他第一眼就是泪眼汪汪地将李砚上下打量了一番,直到真正确认他真的没事这才长舒一口气,接着又是一阵心疼和自责。
“妈,对不起,让您担心了,我没事儿!”李砚虽是鸠占鹊巢,但现在已经打算真正进入这个角色了,不管怎么样,父母对自己的关心永远都是最真挚的。
“不说那些,你爸还在外面呢,我给他打个电话,你先吃着!”王怡悄悄伸手抹了抹眼角的泪花,接着脸上都笑开了花,儿子平安回来,比什么都高兴。
不知是因为换了个灵魂,还是因为原本的身体就没吃多少饭,李砚自从到家后就饿得不行,这个母亲做饭的手艺也算是不错的,饭桌上摆着刚做好的的炒土豆丝、酱牛肉看起来就很有食欲。
“妈,先不等我爸了,我饿了!”李砚很自觉地一边坐下,拿起筷子吃起来,一边含糊不清地说道。
吃了几口,王怡挂了电话,见儿子吃的正香,连忙进厨房把炖好的鸡汤端了出来,盛了一碗递给李砚:“你慢点儿,谁跟你抢似的,再噎着!”
面对母亲面带责备的关心,李砚心里一暖,认真地说道:“妈,您放心,儿子没事儿,高考一定给咱家争气!”
说实话,人活一世,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这也是在回来的路上,李砚大概整理了一下身体原主人的记忆才知道的。
老李家李砚祖父是兄弟三个,前朝的前朝那会儿,家族在京城乃是举人门第,说起李举人来,这四九城但凡有点身份地位的人,大多都知晓。
当时据人们流传,说是这李举人似乎同文华殿大学士李中堂大人乃是同乡,似是而非的,大家虽不敢肯定真假,但总归有些人打着与那位大人交好的打算,有意无意的“照拂”一下李举人,于是这位“李举人”倒也活得颇为如意。
话说回来自家人知自家事,李举人心中清楚,其实自己与那位大人并无任何关系,因此他一生乐善好施,低调做人,从不与别人闹什么纷争,百年后倒也留给子孙不少体面的家产。
然而坏就坏在这些家产上面。李砚祖父排行最小,两位兄长均已成家,李举人过世前将所留财产大多给了幼子。俗话说,父母皆偏爱幼子,不是没有道理,两位兄长虽觉得父亲稍有偏颇,但都是读书人,又想着总归是一家人,也就没说什么。
但李砚祖父的两位嫂子却是颇有主见的人,明里暗里时常有些说法,这一来二去家长里短的,就引得兄弟三人之间慢慢有了嫌隙。
(本章未完,请翻页)
直到后来很长一段时间,一家人竟然没有坐一起吃过一顿饭。
时值新旧时代交替之际,社会秩序混乱,国民思想蒙昧,一家人因各种原因四散流离,出事的出事,出国的出国,反倒是李砚祖父在当时是一个进步青年,虽说并无多大成就,但好歹在京城也能安身立命。
那几年黄河下游连年遭灾,山东山西一带许多人家庄稼颗粒无收,再加上各路军阀混战,青壮劳动力都被抓壮丁抓光了。于是,人们纷纷背井离乡,开始了历史上数量规模最大的人口迁徙,进入东北大地,以求活路,史称“闯关东”。
李砚祖父就是在天津遇上逃荒时与家人失散的冯瑗的,也就是后来他的祖母。
“妈,您说,当时如果爷爷没有遇见奶奶,又会是什么样呢?”回忆到这里,李砚不由抬头,幽幽地问了一句。
“瞧你这孩子,说的是什么话,没有你奶奶,哪儿来的你?”这边王怡给儿子又盛了一碗,见他这么问,愣了一下便没好气地笑骂道。
“嘿,我大伯可管不了这么多!”有着原主的记忆,李砚早已知晓自家与这些亲戚之间的难念的经是什么了。
“吃你的吧,小孩子家家懂什么呀,吃都堵不住嘴!”王怡不愿与儿子说这些,怕影响明天的考试,便开口喝止道。
“可是……”李砚还想再说什么,两人却被一道开门声吸引住了目光。
只见进门的是一个穿着棕褐色皮鞋,藏蓝色西裤,上身着一件米白色衬衫的中年男子,他把手中的钥匙往门后面的挂钩上一挂,转身弯腰很熟练地换了双拖鞋,这才抬头看向坐在饭桌上的两人:“哟,吃着呢,快,给我盛碗饭!”
李砚见到他第一眼,就从记忆里想起这就是他的父亲李贵明了,因此虽然他知道李贵明后一句话是对母亲说的,但还是打招呼道:“爸,您回来了,我来盛饭,妈做的可好吃了,快尝尝!”
说罢便起身给这位“刚认”的父亲盛了一大碗饭。
“是吗?那我可要好好尝一尝!”李贵明说着也上了饭桌,接过李砚盛的饭,拿筷子吃了起来。
刚下班就听说儿子不见了,一想到明天就是高考了,李贵明心里可是急得不行,硬是发动了全家和街坊四零去找。费老半天劲关风才在花虎沟找到李砚,收到消息的时候,他还在中关村那边找呢,于是又火急火燎的赶着回来,也是跑得饥肠辘辘的。
“恩……确实不错,夫人最近手艺见长啊!”吃了两口,李贵明便笑着开口赞道:“还好当时脸皮厚,把你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追到手,要不然我可得后悔死!”
“切,贫吧你就,以前也没见你这么会说话过……”王怡翻了个白眼,挖苦道,不过虽话是这么说,但她心里还是忍不住的高兴。
李砚默不作声地一边吃着饭,一边看着这对夫妻在拌嘴,对这个陌生的家原本还有些忐忑,此刻也已烟消云散,心里只觉得幸福无比。
真不明白那个小姑娘有什么好,值得原主这个短命鬼如此掏心掏肺,到头来还不是反误了卿卿性命……
“爸,妈,我吃饱了,你们慢慢吃!”真正接纳这个身份之后,李砚看着父母两人时不时拌下嘴,这么多年依然甜蜜如初,心里也是有些酸涩,饭没吃饱,狗粮倒是吃得有些撑。
“行,吃饱了就回屋休息吧,现在时间也不早了!”李贵明嘱咐儿子休息,丝毫不提今天的事和明天的考试。
其实李砚作为旁观者,是很真切地感受到了父母对原主的殷切期盼和关心,在羡慕同时,心里面也下定决心明天的考试一定要好好考,在这个世界,自己初来乍到,别的没有,知识倒是有一大堆。作为一个原本马上就要当教师的人,李砚不认为明天的考试自己还能阴沟翻了船。
不过,虽然他自己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心里还是决定先给父母一颗定心丸,不然他们大抵是不太放心的。于是,进门前李砚对母亲喊了一句:“妈,明天早上我想吃煮鸡蛋!”
早年间有种说法,说考试前吃两个鸡蛋,就会考双百的高分,最好吃双黄蛋,一定能考好。
王怡似乎也没料到儿子会这么说,但也很高兴,因为她知道,这是儿子在让她放心呢!于是她只笑着说:“好,给你煮鸡蛋!”
……
关上房间的门,李砚看着屋里属于原主那些陌生到成年人不能理解的布局,无奈地笑了笑。
变形金刚手办、坦克飞机模型、随意涂鸦的校服、用玩具车马达改装的小风扇、篮球足球羽毛球、还有各种造型奇怪的积木……没办法,一个是高中生,一个是大学毕业生,审美可以说是天差地别,你让他一时间如何接受原主的习惯!?
不过,本着既来之则安之的想法,李砚并不打算太过纠正这些习惯,毕竟原主从小同父母在一起生活,现在突然把所有习惯改头换面,在他们眼中一定很反常。
因此只看了一眼,李砚便不再有别的想法。置身于原主的世界,李砚从无尽的陌生感中抽丝剥茧般找到了一抹熟悉感觉,习惯性地坐下来,翻开了桌上的书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