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新店_带上家当来穿越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67章 新店(2 / 2)

“我也是,我也不认识自己的名字。”

原来是这样啊。

珍珍她们也不认识太多字,但是床位是她们安排的,她还记得哪张床是谁的。

“这张床上铺是刘三妹,下铺是刘小玲。”

“太好了,我们两住一起!”小玲和三妹是一个村的,她们结伴而来,有一起被选上,很是高兴。

“这铺呢,上面是卢桃花,下面是张小燕。还有这边,上铺李妞妞,下铺廖菊秀……”

剩下的床就是珍珍和小芳的了。

八个一二十岁的年轻一点的姑娘住一间,隔壁是有些年纪的住一间,由莫小琴安排。这样方便大家相处。

“咦?我的柜子里怎么有衣服?”

珍珍解释说:“这个是你的员工服,一人两套,做事的时候穿的。你们试穿一下看看合不合身。”

还发衣服!粉红色的,还有头巾?和组长穿的一样,真好看!

女孩们开心地比来比去。还跑到洗手间照镜子。大部分人好几年没穿过新衣服了,这对她们来说真的很惊喜了。

“还有哦,以后我们的头发都要绑起来,不能披头散发的,明白了吗?”

“知道了!”

招了人,就要进行培训。

李雨晴把女工分成几种:门口领班接待两名,服务员由女孩们担任。后厨洗碗阿姨两名,王大娘和另一个大娘担任。还有块头壮的黎娘子和嘴巴会说的邱娘子当安保。年长的蒋大娘负责打扫卫生。洗手间、公共区域要时刻保持干净卫生。

中间除了去看蹴鞠比赛,李雨晴就没离开过店里。这场比赛羊角县学险胜赢了恭城县学,半个月后又去静江进行比赛。李雨晴也很想去府城看看,店铺要开业的话,需要更多的食材,她要去逛一逛。等这边装修好了,她和小英几个就跟着县学参赛的的马车队去了一趟静江府。

静江府的东西当然比县里的多,除了在莫小琴家的杂货铺里能买的东西,她们把店里的用的碗筷碟、调料都定齐了才回来。

羊角县县学街的人是看着店里一天一天的改变的。每天都有新的变化。

之前小吃店照常营业,食客们也纷纷打听隔壁的新店。开始的时候听说是开酒楼,不免有一些不看好的人:这条街全是学生,哪消费得起啊。码头上倒是来来往往有不少人,但是都是村里的人,不舍得进酒楼吃饭。而城里街上的人都去得月楼那些大酒楼吃饭,看不上这么偏的地方。

直到酒楼装修出来,让来往的人眼前一亮,激起了他们浓浓的兴趣。

待到酒楼挂牌子那天,李雨晴热热闹闹地安排了起来。之前就打了广告,开业免费试吃活动。冲着免费两字,慕名而来的客人纷纷而来。

只见街道旁的桂花树上挂上一串串红灯笼。酒楼大门口摆了一排花篮,上面写了一条条的祝贺。有得月楼、丽人苑、东街杂货铺、南街医馆等熟人送的祝贺。大门口旁一块红纸上面写着:本店开业大酬宾,凡进店充值满九十九文,送十文餐券;满一百九十九文,送二十文餐券。

莫广财和石头来到“静江人”,好名字!越瞧着越感觉新奇。这是要把店开到静江府的势头?

没错,饭店就叫“静江人”!

踏着红毯进到店门口就有姑娘领着他找到一张桌子。在桌上放了一块号码牌,18号!代表着这张桌子已经有客人了。姑娘请他拿着另一张纸牌去窗口点餐。

带着好奇,他刚走到早餐店柜台前。柜子里有各种各样做好的菜,每种菜都标明了价格。小英一看是他,忍住紧张感向他介绍菜品。

“客人您想吃点什么?我们店里有小笼包、馄饨、豆浆……”

“怎么点啊?”

“您直接告诉我你要点什么就行。”

“那我要这个,还有这个……”

“好的,18号客人点餐:小笼包一笼、红豆粥一碗。马上给您送到座位上,您可以到隔壁看看还想要什么。”一边说一边在他的纸牌上记下来。小英不会写字,她用画的把客人点的餐画下来。

啊?就这样啊?

莫广财糊里糊涂地走到下一家。有忍不住点了一锅鸭脚煲,因为这道菜红红的看起来太有食欲了。是放什么,怎么会有这么红的汤?

之后他看到了李姑娘,两人寒暄了几句。

“莫老板大驾光临啊,谢谢您送来的礼物,今天您想吃什么随便点,我请客免单!”

“李姑娘果然是与众不同啊,怎么想出这么独特的开店法子?真是闻所未闻啊!莫某真是大开眼界了!”

“呵呵呵,莫老板见笑了。祝您用餐愉快!”

李雨晴送他一杯奶茶。

回到18号桌一会儿,他点的菜就上上来了。还别说,东西都很好吃。李姑娘的这家“静江人”,他敢保证,这将是羊角县最独特的饭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