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清晨下了一点小雨,山上空气清醒、鸟兽活跃,一路长满了低矮的翠绿苍松。
走进其中,行人被一片葱绿笼罩,梅落尘不时诧异于随处可见的、粗壮的参天大树,它们仿佛老成了精。
山上古寺年岁悠久,山中地势起伏不定,上山的路曲折而古怪,顾青衣边走边用炭笔做记号,走了许久,他停下来赞叹。
“看来修山路的人精通五行八卦,若非我对周易有了解,恐怕也会迷失在这片密林中。”
梅落尘不明白这路有什么稀奇,在她脑海中,这座山像一件绿衣裳,石阶是衣上的纽扣,而他们便是其中穿针引线的细针。
而且在山中来来回回折返许久不见山顶,她早已失去了耐心,再次催促师父快带他们出去。
顾青衣对山中布局好奇,不急不慢走在山间,他感觉继续往深处走,应该还藏着几处隐秘的庙宇。
“这条路还长,我们兵分两路,你们继续沿这台阶上山,我去后山一探,稍后去追你们。”
梅落尘觉得不妥,想制止师父,没等到她开口,顾青衣已经绕过一棵腐朽的空心木桩往深处走去,眼看就要追不上了。
半夏:“我们先走吧,小心脚下。”
梅落尘:“嗯。”
沿着小路来到山顶,这里人来人往,庙藏在林中,四周树木高耸,唯独庙宇附近分外低矮,一束阳光照在庙顶,顶上大片瓦照出金色的光,使天地万物黯然失色。
庙中香火繁盛,庙中主持不在,有几位德高望重的僧人在主持事务,一旁别院中,有许多男子排队剃度,梅落尘环顾这里,目光停在一座黑色石碑前,“师兄,那是什么?”
“浮屠经。”
一道声音从他们身后响起。
“师父什么时候回来的?”
听到熟悉的声音,梅落尘回头看到师父,长松一口气。
顾青衣站在石碑前,他的眼中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惋惜:“汉朝大月氏使臣将佛经口述给景卢,太学生景卢得缘写下这篇浮屠经,自此之后,佛家在中土落地生根,如今已经过去百年。”
听到师父的感慨,梅落尘心有所感,问道:“师父,你这次要去的祖庭就是这里?”
“非也,附近山上有许许多多寺院,这里是最初祖师创立的寺院之一,我们要去的祖庭远在长安,这里很接近了。”
“这样啊。”
梅落尘似懂非懂,不远处一个僧人赤脚走在泥土中,那满月般的脸庞与白胖的脸让她倏然想起徐氏,心中忽然不安。
一排木桶摞起那么高,徐夫人怎么会在那里?尸体难道会动吗?
梅落尘一直对这件事挂心,此刻应时应景想起,似乎是佛祖冥冥之中对她的告诫。
她花一文钱在庙外买了三根香进庙中参拜,以求心中安宁。
拜佛后,她和半夏各求一支竹签,上面写着一句诗,她没看懂,草草扔在包袱里准备上路时再看。